陳艾婧
盛夏的阿壩,天空晴朗而遼闊,一朵朵高原格?;ㄔ陲L中搖曳。見到代瑤時,她剛從60公里外的阿壩縣茸安鄉(xiāng)阿斯玖村幼兒園參加完志愿活動回來。
“那是他們村新建起的第一所幼兒園?!苯衲?3歲的藏族姑娘代瑤來自理縣雜谷腦鎮(zhèn)日底村,是我省藏區(qū)“9+3”免費教育計劃的受益者之一,她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藏區(qū)的教育越辦越好!”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理縣17所中小學校全部不同程度受損,6000多名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課堂?!霸谄渌胤揭恍┬∨笥堰M入‘帳篷學校學習的時候,我們寨子卻因地處高山無法在短時間內復課。”代瑤說,“很多弟弟妹妹不能去學校,就到處亂跑,很不安全。我便和幾個同齡的小伙伴決定,像那些志愿者姐姐一樣辦一個‘希望小學,帶著他們上課”。
想法得到村民們的支持,很快,日底村的“希望小學”開課了。在露天課堂上,磚塊搭成了孩子們的書桌,黑炭代替了粉筆在木板上書寫。17個學生根據年齡分為兩個班,學習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等課程……
不久后,俄羅斯向中國伸出援手,邀請四川災區(qū)兒童前往“海洋”全俄兒童中心療養(yǎng)?!巴尥蘩蠋煛贝幮疫\地踏上了這趟旅程。她的家里,從未有人走得這樣遠。
“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和同伴們受到了中心教職員工無微不至的照料,上課、做手工、玩游戲,每天都那么充實有趣?!贝幮χf。雖處異國他鄉(xiāng),但在這片傾注無數愛的“海洋”里,代瑤逐漸走出災難的陰霾,心里踏實又幸福。
2018年,作為四川青少年赴俄羅斯交流團代表,代瑤同部分當年的災區(qū)小伙伴再次回到溫暖的“海洋”,并見到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爱敃r大家都哭了?!被貞浧甬敃r的情景,代瑤依然很激動?!傲曋飨瘜ξ覀冋f,‘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這里是‘海洋……你們要以無限的愛回報自己的祖國?!边@句話,在代瑤心中久久回響。
2012年,代瑤初中畢業(yè)了。她說:“我們這些山里的娃娃學習成績平平,勉強能上個普通高中,但我從小能歌善舞,只是條件所限,沒有跟專門的老師學習,‘9+3免費職業(yè)教育正是適合我的路?!?/p>
代瑤口中的“9+3”對四川藏區(qū)的老百姓來說都不陌生,即在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讓藏區(qū)初中畢業(yè)生到內地接受3年的免費中職教育。這是省委、省政府關注藏區(qū)發(fā)展,為培養(yǎng)少數民族地區(qū)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做的一件大實事,也為代瑤的舞蹈夢點燃了希望。
通過考試,代瑤進入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9+3”民族音樂與舞蹈專業(yè)學習,她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
“不僅包吃、包住、免費讀書,每月還有補助。再加上我平日里勤工儉學,一點不給家里增加負擔。”代瑤回想起“9+3”的校園時光,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院抽調了最優(yōu)秀的教師執(zhí)教,甚至還從阿壩、甘孜派來幾位駐校老師,照顧我們的生活。入冬的時候,學校還會給我們配發(fā)棉衣。厚厚的冬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感恩之情化作努力學習的動力,“國家給了我們免費學習的機會,就要好好學”。小姑娘從早到晚“泡”在練功房里壓腿、拉筋,對著鏡子反復練習舞蹈動作,不斷強化舞蹈基本功。在校期間,代瑤還積極參加各種文藝活動,抓住各種社會實踐的機會鍛煉自己。
隨著我省公共教育資源越來越多地向民族地區(qū)傾斜,全省已有124所中職學校和5所高職院校承擔藏區(qū)、彝區(qū)“9+3”教育任務,每年招生人數達1萬人。
為滿足學生們繼續(xù)升學的愿望,省教育廳啟動了面向藏區(qū)“9+3”免費教育計劃畢業(yè)生單獨招生工作。
“我一直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但由于文化課的欠缺,我不得不放棄普通高考?!碑數弥猩龑W機會時,代瑤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好幾家企業(yè)伸出的“橄欖枝”,選擇了繼續(xù)深造,并順利被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音樂師范專業(yè)錄取。
在代瑤終于走出大山、學有所得之時,她時刻提醒自己要常懷感恩之心。大學畢業(yè)后的她毅然選擇回到理縣,回報家鄉(xiāng),成為了汶馬高速收費站的一名收費員。與此同時,代瑤依然割舍不了對舞蹈的熱愛。于是,她又和姐姐一起創(chuàng)辦起理縣第一家舞蹈培訓工作室,把她在學校學到的一切,悉心教給家鄉(xiāng)那些像她一樣有夢想的孩子們。
“在理縣,以前人們都不重視娃娃教育,更別說興趣班了?,F在大家觀念變了,覺得有一技之長總是好的?!甭犝f縣城里有了舞蹈培訓班,很多家長慕名前來,他們說:“家門口開了培訓班,每天有專業(yè)的老師教孩子跳舞,我們山里娃也能享受到與城里一樣的教育,簡直太好了!”
如今,我省通過“學生自主擇業(yè)、學校指導就業(yè)、企業(yè)吸納就業(yè)、招錄干部、部隊選征入伍、高職單招升學”等多種途徑,全力促進“9+3”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學生初次就業(yè)率超過95%,為全國民族教育的改革發(fā)展提供了四川經驗。(責編/劉艷梅)
藏族,理縣人。2012年,通過藏區(qū)“9+3”免費教育計劃進入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民族音樂與舞蹈專業(yè)學習,現就職于四川汶馬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