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娜
小李今年25歲,研究生畢業(yè),因男友兩個月前突然去世來訪。小李說,她的男友一直都很優(yōu)秀,工作上也很努力,對小李特別好。大學期間,他們經歷了4年異地戀??佳袝r,她特意選擇與男友考到同一所高校。畢業(yè)后,男友簽約到南方某城市,小李也就跟著到了南方。本打算穩(wěn)定一段時間就結婚的,男友卻在沒有任何征兆的狀況下突然去世。
那是一個周六的早晨,小李突然發(fā)現男友呼吸急促,便急忙撥打120求救,但最終男友還是因搶救無效而死亡。那兩天,小李在男友的病危通知書和死亡通知書上一遍遍簽字。直到第二天晚上,他們的朋友和家人才趕來醫(yī)院。小李說,她之前規(guī)劃的所有未來中,都有男友的參與,但現在那個人卻不在了,她不知道自己往后的日子還有什么意義,也不知道生活該往哪里走。為此,她經常壓抑不住自己的絕望,對前來表示關心的親人憤怒咆哮。
另一方面,小李也陷入到深深的自責之中。男友之前也說過,他有肋骨疼痛之類的不舒服,但小李沒當回事,也沒有及時陪他進行體檢。如果她想到提醒他去體檢,也許不會導致這么嚴重的后果……
小李既要承受失去愛人的痛苦,又要承受內心自責的煎熬,導致其痛苦不堪,情緒上難以自控。在咨詢室里,小李一再提到,以后的快樂,男友再也體會不到了,所以她自己也不應該有快樂。我們的咨詢師給了小李足夠的傾訴和表達痛苦的機會,讓她充分表達失去愛人的悲傷,同時又對小李的認知進行調整。
經過一段時間的咨詢和物理治療,小李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她的情緒好了很多,也能感受到快樂了。她說雖然對未來還不是很有把握,但覺得自己有能力去應對未來的各種狀況了。她會帶著男友的愛,認真走下去。
于女士只有35歲,在大女兒去世兩個月后,依然不能連續(xù)說話,晚上睡不著,情緒一直低落。
在咨詢室,我從于女士斷斷續(xù)續(xù)的敘述中得知,她大女兒不幸去世的時候,她正在醫(yī)院照顧自己生病的父親。女兒3歲時,于女士與其生父離異,后帶著女兒再嫁。再婚后,于女士與現任丈夫育有一名10歲的女孩。大女兒去世時剛滿15歲。提到這些,于女士總是不停地哭,說大女兒很懂事,馬上就要上高中了……她說以后長大了要照顧媽媽,讓媽媽成為最幸福的人。
于女士的大女兒是因車禍后去世。為判定責任,進行了尸檢。這是于女士不能接受現實的一個重要原因。她斷斷續(xù)續(xù)地哭著說,大女兒怕疼,卻還做了尸檢,孩子死后還要承受痛苦,自己這個做媽媽的卻什么都做不了。
咨詢中,我通過沙盤游戲讓于女士表達其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內心痛苦,也通過沙盤游戲更多地承載她對女兒的思念和愧疚。在這個過程中,她的情緒由激動慢慢變得平靜。后來在家人與朋友的支持和陪伴下,于女士漸漸走出失去大女兒的痛苦,能夠正常進行交流和工作了。
創(chuàng)傷后障礙,一旦形成,往往靠個人的毅力很難自行擺脫。如果癥狀較輕,可能會隨著時間和生活中的某些正性事件而沖淡,癥狀也逐漸減輕。但多數人還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援助或者接受少量藥物的幫助。這種巨大的創(chuàng)傷想要一下子全部忘記不太可能,只能慢慢地讓她先接納這種創(chuàng)傷,不那么痛苦,做什么事情不受這個問題的干擾,或者干擾少一些。
想要正確接納創(chuàng)傷,情緒管理尤為重要。積極的情緒能使體內環(huán)境保持平衡,減少患病,使人振作。消極的情緒會對身心產生傷害,導致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負擔。結合這兩個案例,我們來談談當自己或身邊人處于創(chuàng)傷性事件時,該如何正確應對。
1.不要隱藏自己的感受,把情緒表達出來,不刻意回避,讓身邊的人了解你,幫你分擔。
2.學會面對,學會接受,多和身邊的人交流。
3.保證睡眠很重要,充足的睡眠會減緩身心疲憊,讓情緒得到改善。
4.有需要的時候一定要提出來,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心情糟糕,焦慮、壓力大,覺得崩潰,狀況沒有得到改善,就需要更多力量的幫助了。
(編輯 余運西)
★散步等體育運動
★看電視電影等
★聽音樂(音樂療法)
★和好友聊天
★做一些平時喜歡做的事情等
★深呼吸
★靜坐冥想
★自我暗示
★身體放松
★意象訓練等
★避免獨處,選擇有信任感和安
全感的人陪伴
★關注吃和睡,不私自用藥
★可以選擇物理助眠,例如睡前喝牛奶、睡前2小時運動、睡前泡腳等
當家人或者朋友受到創(chuàng)傷,我們應該避免抱怨。因為抱怨也是一種消極情緒,會加重當事人的負面情緒,甚至會再次引起當事人的恐慌。此時,我們應該先處理自己的情緒,避免消極的情緒傳遞,更多陪伴在當事人的身邊,讓他感覺到溫暖和陪伴。告訴當事人他不是一個人,是安全的、有支持的。要認可當事人,要用同理心,去感受當事人的感受。更多讓當事人宣泄或者傾訴他的所思所感。
也可以幫助當事人分析造成創(chuàng)傷的誘發(fā)事件,找到面對創(chuàng)傷事件的信念。分析多種可能的情緒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破除不合理信念,讓當事人挖掘自己的力量,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應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