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燕
原來我是井底蛙
16歲的小桐是珠海市金灣區(qū)一所重點中學的高一男生,因近期出現(xiàn)煩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異常情緒反應,對學校產(chǎn)生恐懼心理,強烈要求休學,最后在其媽媽張女士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詢。
張女士告訴我,小桐小學、初中都在珠海市香洲區(qū)就讀,始終是學校的學習尖子,初中時曾代表學校參加全市英語演講比賽和奧數(shù)比賽,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年中考,小桐如愿被現(xiàn)在就讀的重點中學錄取。在錄取成績排行榜上,小桐名列第3名,一時春風得意。
“小桐是全家族的驕傲!”張女士自豪地說,“在堂兄弟姐妹中,小桐學習成績最好,是同輩人學習的榜樣。每次小桐取得好成績,我都在家族微信群中公布,以此鞭策同輩人努力,各家的父母都羨慕我有這么一個爭氣的兒子!”
“后來發(fā)生了什么?”我委婉地制止張女士的炫耀,因為我看到小桐已經(jīng)鄙夷地把臉扭到了一邊。
張女士茫然地搖頭,囁嚅道:“可能是班里競爭太激烈了吧?!?/p>
我把目光轉向小桐,微笑著沖他點頭,請他發(fā)表意見,并保持這個姿勢。
小桐見躲不過,不大情愿地說:“父母只知道我的入學成績年級第3名,全班第1名,卻不知道班里與我成績相差5分以內(nèi)的有11人,根本就是同一水平嘛!入學后的幾次月考和一個月前的期中考試,我都沒有再拿第1名,勉強保住了前10名的地位?!?/p>
“前10名已經(jīng)是不錯的成績了!”我插話給他寬心,“我知道那所學校,學生幾乎都是各初中學校的學霸,能在班里保持前10名的水平,兩年后考上重點大學不成問題,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小桐沖我笑了笑,算是接受了我的好意,繼續(xù)說:“您說的沒錯,我考第10名的時候,總成績與第1名也只是差了7分,差距很小。但是,我感覺如此小的差距就像天塹般不可逾越?!?/p>
“為什么呢?男孩子這么沒志氣!”張女士忍不住斥責兒子。
“因為綜合素質(zhì)!”小桐突然暴發(fā)了,大聲回懟媽媽,“你只看學習成績,卻不知道分數(shù)背后隱藏的實力!”平復情緒后他告訴我,班里的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在知識面、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特長發(fā)掘方面都比他強。在宿舍聊天時,他幾乎插不上嘴,于是產(chǎn)生了越來越強的落伍感。
張女士焦急地問:“你倒是說說看,都差在什么地方?”
小桐說:“比如有一半同學出國旅行過,做過志愿者的同學也超過一半,至少五分之一的同學參加過全國性知識競賽,見識明顯超過我。跟他們相比,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提問課本以外的問題,我根本不敢舉手,就怕被同學們笑話?!?/p>
我問:“你被同學們笑話過嗎?”
小桐馬上漲紅了臉,嘴唇緊閉,痛苦地搖頭。看來,他一定有過此類經(jīng)歷,而且十分令他不堪,以至于他不愿回憶。
我轉換話題,問小桐:“后來呢?是什么讓你產(chǎn)生了休學的念頭?”
小桐告訴我,期中考試以后,他感覺上課時越來越煩躁,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做題時有思維停頓的感覺,老是不由自主地關注同學的一舉一動,繼而失眠,有時凌晨5點才睡著。服了校醫(yī)給的安定類藥物,睡眠有所改善,但情緒問題沒有解決?!皩W校的一切都讓我害怕,黑板、課桌、宿舍的床、操場上的雙杠……一切的一切。”小桐說。
我問:“你懷念小學和初中那段歲月嗎?”
小桐頓時淚流滿面:“幾乎每天都在懷念啊!想起過去的同學、老師,我總想大哭一場。有一次我在宿舍里陷入回憶,同學大吃一驚,急忙問我怎么了,我的思緒回到現(xiàn)實,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默默流淚。我知道回不到過去了,但現(xiàn)在的學校我待不下去,只好休學一年。”
盲目自卑要不得
通過交談,我深入了解了小桐的心理狀態(tài),輔以兩份心理自測量表,我診斷他患有中度的學校適應不良綜合征。
張女士大吃一驚:“世界上還有這種???”
我告訴她,學校適應不良綜合征是適應性障礙的一種,在中小學生中比較常見。小桐表現(xiàn)出多種情緒癥狀,如緊張不安的焦慮狀態(tài),信心喪失的抑郁狀態(tài),無法自控地注意他人的強迫狀態(tài),對學校、對同學的恐懼狀態(tài)等,但都不嚴重;同時,他又表現(xiàn)出無法積極思考、聽課聽不進、作業(yè)做不下去等能力抑制障礙。不難看出,進入高中后,他在同學中地位的改變是產(chǎn)生癥狀的主要刺激源,在自己成績不能遙遙領先時,他不能正確應對,導致心理失衡?!?/p>
張女士問:“這種病有哪些負面后果?”
我說:“面對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患者在心理上無法適應,會出現(xiàn)異常情緒變化,輕者出現(xiàn)迷茫、困惑、苦悶、迷失、煩躁、失眠或日夜顛倒、拒絕與人交往、沖動任性、做事無耐心、注意力難集中等癥狀;重者容易誘發(fā)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甚至出現(xiàn)各種犯罪或自殘、自殺傾向?!?/p>
張女士說:“小桐可是尖子生啊,怎么會不適應學校呢?”
我說:“臨床統(tǒng)計顯示,學校適應不良綜合征的患者多為尖子生,他們具有刻苦學習的主觀愿望,而且學習十分用功,但由于身心因素的影響難以如愿,幾番掙扎之后,漸漸對學校產(chǎn)生抗拒心理。”
張女士問:“您說的身心因素,包括什么?”
我告訴她,造成學校適應不良綜合征的身心因素包括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孩子人際關系不佳等。具體到小桐,大致包括以下內(nèi)容:
第一,優(yōu)越感喪失。剛進入高中時,小桐信心十足,但這種自信帶有一定盲目性,因為他對新情境中主、客觀條件的變化缺乏認識。該高中是尖子生集中之地,同學之間的差異縮小了,競爭十分激烈,自己原有的優(yōu)勢地位不復存在,小桐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鶴立雞群了,而他對這一變化缺乏客觀的認識,出現(xiàn)挫折體驗后又不能正確應對,從而使心理落差被放大。
第二,綜合素質(zhì)的劣勢逐漸顯現(xiàn)。小桐是考試型學生,靠勤奮刻苦和大量訓練對課本知識掌握得較好,考試成績優(yōu)異,但由于家庭條件限制,他在課外知識和能力方面發(fā)展不夠,導致他在與同學的對比中感覺自卑。
第三,對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應。高中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律能力要求較高,老師不再像小學和初中老師那樣手把手地教。小桐對此沒有思想準備,出現(xiàn)抵觸情緒,所以經(jīng)常回憶小學和初中的溫馨時光,客觀上造成了對高中的排斥。
第四,自我調(diào)整能力較弱。環(huán)境改變了,對策也要變,這是每人都要具備的本領。進入高中后,成績波動和地位改變是正常的,每個學生都要根據(jù)新情況調(diào)整自己,適應新的環(huán)境,但小桐未能清醒認識到這些,仍用習慣了的行為方式應付新環(huán)境,當優(yōu)越地位開始動搖時,他不能客觀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而是轉向盲目自卑,產(chǎn)生種種不良的適應障礙,說明他的自我調(diào)整能力較弱。
第五,性格有缺陷。不能適應新環(huán)境,暴露出小桐性格發(fā)展上的弱點,如長期在順境中形成的挫折耐受性較差、虛榮心較強、自我期望值過高、認識問題較偏執(zhí)等。
找回丟失的自信
對我的分析,張女士和小桐都高度認可,小桐更是急切地要求接受我的輔導。
我對小桐的心理輔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解除局部癥狀,恢復上學。我采用暴露療法和脫敏療法,利用圖片、視頻、音樂和學校實際景物,幫助小桐漸漸解除對學校的恐懼和憎惡,再引導他全面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強調(diào)適應學校的可能性。其間,我通過張女士聯(lián)系上小桐的班主任,請他配合我的治療,發(fā)動班里的同學探望小桐。兩周以后,小桐逐漸對學校產(chǎn)生了好感。他對我說:“其實同學們都挺好的,沒有瞧不起我的意思,甚至公認我是班里的學霸!我的自卑純屬妄自菲薄?!彼廊换匦I蠈W,心理輔導的效果初步顯現(xiàn)。
第二,客觀分析形勢,端正認知。我采用認知療法,對小桐出現(xiàn)學校適應不良綜合征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指出環(huán)境的變化、自己地位改變是正常的,適應不良主要是自身原因所致,如對新境遇沒有心理準備,不能正確評價環(huán)境,從而主觀上感受到強烈的負面刺激而庸人自擾。鼓勵其正確面對現(xiàn)實,客觀、全面地評價學校、班級、老師和同學,從而建立適應環(huán)境的信心。
第三,重新認識自己,增強自信。我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多次啟發(fā)小桐,不是他的成績下降了,而是別的同學趕上來了,若把自己放到全市、全省及至全國的范圍中比較,自己仍是佼佼者,只是身在尖子群體中顯現(xiàn)不出來而已。另外,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勤奮刻苦、基礎知識扎實正是他的長處,是學習進步的重要基礎。這樣的分析對小桐悲觀情緒的緩解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四,制訂全面計劃,督促執(zhí)行。我指導小桐制訂具體的學習、活動計劃,包括課外閱讀、特長開發(fā)等提高綜合素質(zhì)的內(nèi)容,并要求張女士負責督促小桐執(zhí)行,使小桐通過具體可見的進步,不斷鞏固自信。
第五,培訓社交技能,融入集體。應張女士的要求,我對小桐開展了為期4周的社交培訓,從見面如何打招呼到如何贏得別人情感上的共鳴,從拓展共同話題到化解爭端,我?guī)椭⊥┙⒘巳娴耐榻煌呗?,使他能夠欣然接受同伴的缺點,并在集體活動中獲得歸屬感。
經(jīng)過8周的心理輔導,小桐完全擺脫了學校適應不良綜合征的困擾,每天開心地上學,學習成績有所提升,還被同學推舉為校學生會干部。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