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徽州歙縣蜀源鮑氏文書初探

2019-10-16 08:28:08王振忠
鹽業(yè)史研究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鮑氏鹽商歙縣

王振忠

摘 ?要:本文利用新近所見的徽州鹽商家族文書,結(jié)合此前出版的《徽州民間珍稀文獻集成》一書收錄的相關(guān)資料,指出:本研究介紹的這批文書是清代檔案文獻中頗為著名的“鮑亨大”鹽商之相關(guān)史料,該批文書對于嘉道年間“鮑亨大”經(jīng)營的淮北鹽業(yè)頗具研究價值,特別是對我們了解淮北引鹽“疲岸”之經(jīng)營實態(tài),提供了新的史料來源。

關(guān)鍵詞:徽州文書;歙縣;蜀源;鮑亨大;鹽商 ???????????????????中圖分類號:K206.3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864(2019)03—0033—09

根據(jù)民國時人許承堯的說法,佚名所撰《歙西竹枝詞》應(yīng)作于清乾隆時代,該書對于歙縣西鄉(xiāng)有著頗為細致的狀?。?/p>

人家十戶九為商,積累盈余返故鄉(xiāng),捐過功名娶過小,要開風(fēng)氣造華堂。

上揭竹枝詞提及,歙縣西鄉(xiāng)一帶人家多以營商為生,他們將經(jīng)商贏余反哺桑梓故里。當(dāng)?shù)厣倘说纳钜囝H為奢靡。歙西徽商通過捐輸獲得功名,熱衷于迎娶小妾,競相營造起時尚的新居。根據(jù)歷史文獻的記載,歙縣西鄉(xiāng)是江南各地鹽、典巨商的桑梓故里,因財力雄厚,此處在徽州一府六縣中算得上是最為富庶的地區(qū)。此一背景,也影響到當(dāng)?shù)氐拇迓渚坝^和人文風(fēng)氣。對此,竹枝詞還提及:

煙村無處不風(fēng)光,憩息亭閣共短長,棟宇高標(biāo)茆屋少,繁華彷佛小維揚。

所謂茆屋,亦即簡陋的草屋。上述詩歌刻畫了歙西一帶美麗的村落景觀,當(dāng)?shù)仫@然多粉墻黛瓦的“徽式新屋”,并特意強調(diào)此地的繁華程度與揚州一帶頗相仿佛。的確,在歙縣西鄉(xiāng),棠樾、潭渡、鄭村、槐塘、唐模、稠墅、呈坎和蜀源等,皆是著名的鹽商聚落,盛清時代在揚州等地夸奢斗富的徽州鹽商,有相當(dāng)多皆出自此地。迄至今日,精美的牌坊、宗祠和古民居仍有頗多遺存。

以蜀源為例,當(dāng)?shù)氐拇迓渚坝^令人流連忘返。對此,《歙西竹枝詞》有詩曰:

杜鵑開遍野山紅,競賽琶塘景不同,呈坎寒梅最蒼古,曇花幽徑蜀源通。

詩中的琶塘、呈坎、蜀源,皆位于歙縣西鄉(xiāng)。此處談及西鄉(xiāng)各處植物生長的不同特色,“曇花幽徑蜀源通”,是指蜀源入村水口觀音山一帶的曇花。十八、十九世紀(jì)之交,當(dāng)?shù)赜型ゎ~曰“優(yōu)曇谷”,為清人鄧石如手跡,據(jù)說是時人觀賞曇花的名勝之地。對此,清人程古雪有《蜀源即景詩》,其序云:“蜀源,歙之西鄉(xiāng),去靈金不遠。環(huán)源皆山,層遮疊繞,聚族而居者為鮑氏,雖戶不滿二百,而丘壑窈窕,煙云冪歷,與夫林亭泉石花木之美,殊足游目騁懷?!?sup>②?程古雪即程襄龍,為清康、雍、乾時人,字夔侶,號雪崖,晚號古雪,居住在離蜀源不遠的繁華市鎮(zhèn)——巖鎮(zhèn)。他于雍正七年(1729)受富商鮑氏之邀,前往蜀源充當(dāng)塾師,即景口占,得詩十三首,此即《蜀源即景詩》。這批詩歌,后收入《棠樾鮑氏三族宗譜》卷一百九十二。

《棠樾鮑氏三族宗譜》編纂于乾隆年間,該書卷四《原族》一文載:

蜀源離城二十里,兩山夾峙如高士髻,一水環(huán)之若帶焉。榮公曾孫居仁公,以葬母故,后遂遷于此,子孫世居焉。族尚仁厚,遷派有巖鎮(zhèn)、外蕃村,外郡則有澛港、運漕、貴池、義一、上保、臨清,亦為著族。

關(guān)于蜀源鮑氏之來歷,成書于明代的《新安名族志》前卷“鮑氏”條下,首列歙縣“棠樾”,其末提及鮑氏后自棠樾遷居歙縣之蜀源,又從蜀源遷往巖鎮(zhèn)。其后,又單列“蜀源”一條,并指出,蜀源位于邑西三十里。從《棠樾鮑氏三族宗譜》所收諸文來看,蜀源與棠樾(慈孝里)、巖鎮(zhèn)各處的鮑氏,共同形成了“宗盟”,而《棠樾鮑氏三族宗譜》就是此一“宗盟”的具體表征。

歙縣棠樾是揚州鹽務(wù)“首總”鮑有恒的桑梓故里,而蜀源鮑氏與之出自一脈,兩地皆位于歙縣西鄉(xiāng),自明代以來就都隸屬于歙縣的二十二都,相距不過十五里,故在明清時代,蜀源鮑氏也多有成員前往揚州從事鹽業(yè)。其中,見諸方志記載,比較著名的就有鮑光甸、鮑光猷兄弟:

鮑光甸,字治南,蜀源人,幼通經(jīng)藝,長往揚州營鹽筴。性儉約而樂于濟人,于族中置祠產(chǎn)、義田,修譜牒,立家塾,于里中設(shè)社田,治壞道,葺廢橋。凡有匱乏者,告必應(yīng)。后以子孫官,累受封贈。

其弟鮑光猷,字立勛,佐兄治鹺淮揚,其為人精于治商,經(jīng)他之手,家族財富大為增加。當(dāng)時,鹽政衙門官員對之亦頗為倚重,凡遇事多與之商議。鮑光猷致富之后,“博施泛愛,周濟貸乏”。乾隆皇帝于四十九年(1784)南巡,鮑光猷獲賜御書“?!弊?。乾隆五十五年,因其攜帶厚禮恭祝高宗八十壽辰,議敘由候選布政司理問加頂戴一級。據(jù)載,揚州功德山上的園亭,原先為歙縣岑山渡程氏鹽商修葺,但后來則由程氏與鮑光猷合作重修?!短拈絮U氏三族宗譜》修成之后,蜀源鮑氏承恩祠公匣輸銀400兩,另有族中各派(如濂公派、渡公公匣、鋮公公匣和鈿公公匣)各捐10~30兩銀不等。此外,鮑光猷亦輸銀10兩,而鮑光甸則捐輸銀300兩,后者位居所有個人捐款數(shù)之首,這顯然與他的揚州鹽商之身份息息相關(guān)。

除了鹽商之外,蜀源人鮑汝翼為兩淮丁溪場大使,鮑嘉蔭為浙江玉泉場大使,這些官職,也與淮、浙鹽務(wù)有關(guān)。就其一般的情況而言,其官職應(yīng)是由捐納而得

以上這些,便是此前方志、文集所見的蜀源鮑氏與鹽業(yè)關(guān)系之零星史料。

近年來新見的歙縣蜀源鮑氏文書,內(nèi)容具體而微,其中就有一些鹽業(yè)方面的史料。例如,有一封信寫道:

禮之年四兄大人閣下:春間曾奉一函,諒塵青睞。邇維四兄大人政猷茂著,德祉恒膺,引睇吉云,彌殷忭頌!弟樞曹承乏,故我依然,歷碌公私,毫無佳狀,惟幸賤軀粗適,差堪慰注存。懇者,鮑□□舍親辦理鹺務(wù),茲以店業(yè)已歇,別覓枝棲,因思交情之切,惟閣下尚稱不棄,用特予以一函,執(zhí)此晉謁,務(wù)祈推愛提攜,代薦縣幕征收一席,或于就近場屬,仍在鹽務(wù)中位置,俾得糊口有資,仰荷鴻施,實無紀(jì)極也。肅此布懇,虔請升安!伏希朗照,不盡。

致海州知州王用賓州尊。 ?年愚弟徐上鏞頓首。

從信函所用的紙張來看,該信應(yīng)屬便箋,或當(dāng)為抄錄信函的底稿。而從其內(nèi)容來看,此信是著名的徽州官僚徐上鏞寫給海州知州王用賓之信函。

寫信人徐上鏞,字序聲,號蓉舫,為歙縣徐村人,出自鹽商世家。他于道光五年(1825)應(yīng)順天鄉(xiāng)試,得中丙戌科(1826年)進士,同年即供職兵部,編入額外司員,任兵部主事,曾續(xù)編《重續(xù)歙縣會館錄》。而收信人王用賓,則是淮北鹽場所在的海州之地方長官。王用賓,字禮之,安徽懷寧縣人,為嘉慶二十三年(1818)舉人,道光六年進士,后以督撫保薦為海州知州。因二人同為道光六年進士,故徐上鏞自稱“年愚弟”,而將對方稱為“禮之年四兄大人”。徐氏以同年之誼,懇請王用賓為自己的親戚——當(dāng)時已歇業(yè)之原鹽商鮑氏在海州屬下之縣級衙門或鹽場中謀一位置。

在這批文書中,另有一份運判趙祖玉的稟文:

試用鹽運司運判趙祖玉謹(jǐn)稟大人閣下:敬稟者,竊卑職奉署司札委,赴固始縣口岸,立提鮑亨大岸課十一萬七百六十八兩三錢二分五厘,解庫歸繳。該商已運之鹽。自上年八月初十日起,至本年五月二十九日止,到限戊子引內(nèi)正、雜錢糧,均須趕副奏銷。鹽價一項,應(yīng)隨正課上納報撥,亦萬不能后完。該員務(wù)即趕赴該岸,查明存課,盡數(shù)先行提解,并將到岸日期星馳稟報。一面趕將日逐售課,隨時解繳,照單開銀數(shù)提齊,回?fù)P銷差,等因。奉此,卑職稟辭后,旋即束裝。因沿途遇雨阻滯,于二月二十八日甫抵固始口岸,詢知該岸商于二月初十日曾解銀五千兩,約計二十三日堂期可以繳庫。所有未繳課項,除俟查明存數(shù),即行提解,并將日逐售課隨時解繳外,合將卑職到岸日期,先行稟報。肅泐寸稟,敬請鈞安,伏祈憲鑒。卑職祖玉謹(jǐn)稟。

道光九年二月 ????日

從相關(guān)文獻可見,趙祖玉與兩淮鹽商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據(jù)光緒《兩淮鹽法志》記載,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初一日內(nèi)閣奉上諭提及,兩江總督李星沅曾上奏,因緝獲船只夾帶私鹽,遂提請將運判等分別撤任革職,其中就涉及對趙祖玉的處理:

江南通州分司運判趙祖玉、試用知縣顏晉敏督捆官鹽,雇船裝運出場,經(jīng)委員查出私鹽一百十五萬九千余斤之多,實從來未有。藉官行私,通同故縱,非從嚴(yán)查辦,何以懲私蠹而儆官邪?

此處所謂的“藉官行私”,應(yīng)當(dāng)是指與鹽商通同作弊。而在上揭道光九年的稟文中,趙祖玉提及的“鮑亨大”,應(yīng)當(dāng)就是蜀源鮑氏行鹽的旗號。

關(guān)于“鮑亨大”,在道光年間的不少鹽政史料、鹽務(wù)官員文集中都有提及。例如,“淮北疲商領(lǐng)借一百三十二萬五千兩公攤完帑”一款,就引證了“淮北商人鮑亨大等”的說法:“北商疲多殷少,借項公還,公皆樂從,與南商無涉?!?sup>②另外,《淮北票鹽志略》卷十記載:“又委員、候補運判許惇詩捆發(fā)封貯鮑亨大壩鹽,運赴舒城官鹽二千三百一引?!?sup>③

根據(jù)鹽法志等資料的記載,道光年間,淮北綱鹽共行安徽、河南兩省四十一州、縣。其中,除了安徽江運八州、縣及安徽、河南湖運暢岸十一州、縣外,其他的安徽風(fēng)陽、懷遠、鳳臺、靈璧、阜陽、潁上、亳州、太和、蒙城、英山、泗州、盱眙、天長、五河,河南之汝陽、正陽、上蔡、新蔡、西平、遂平、息縣和確山二十二州、縣,例由湖運,一向是極滯口岸,“久已商逋課欠,配運不前”。上揭稟文中的“固始縣口岸”,就屬于淮北的“豫岸”。而在這批文書中,就有《河南光州固始縣由廬江、荻港至徽州路程》:

東關(guān) ?三里 ?徐家嘴 過河,五里 ?八里店 ?七里

柳樹店 ?五里 ?沙崗店 ?十五里 ?清河集 ?五里

邱家橋 ?十五里 ?劉家集 ?五里 ?沿城澗 ?過橋,入江南霍邱界,十里

魯家店 ?二十里 ?五郎廟 ?二十里 ?西谷店 ??二十里

洪家集 ?過河,交六安界,十里 ?羅家集 ??五里 ?東谷店 ?十里

椿樹店 ?五里 ?煙墩集 ?十里 ?柳家畈 ?十里

新店 ?五里 ?高店 ?五里 ?吳家巷 ?五里,過河

六安州 ?十里 ?霍家崗 ?五里 ?白水堰 ?五里,又名牌坊店

先生店 ?十里 ?沉香店 ?十里 ?半個店 ?五里,又名西皋店

椿樹岡 ?五里 ?桃花岡 ?五里,即余家店 ?榆樹店 ?五里

牛尾岡 ?五里,過岡上土地廟,交合肥界 ?劉家院墻 ?五里 ?大煙墩 ?五里,即夾街

小煙墩 ?五里 ?斗岡 ?五里 ?棟樹店 ?五里

界河 ?十里,過河,交舒城界 ?蔡家店 ?十里,松林庵轉(zhuǎn)灣[彎] ?五里拐 ?五里

舒城縣 ?三里 ?三里街 ?二里 ?靈官殿 ?二里

……

上述文字,顯然是鹽商“鮑亨大”由河南光州固始縣返回徽州本土的陸路程(部分)。此一路程,應(yīng)是徽商根據(jù)自己的行商需要編制的路程,其涉及的交通路線,未見于此前的商編路程圖記,故頗具參考價值。另外,在該批文書中,還見有鹽引派銷的數(shù)量:

淮北各總認(rèn)運口岸額引數(shù)目共二十七萬O二百七十二引。

王允泰共認(rèn)運四萬一千三百五十七引:

汝陽縣認(rèn)運八千五百七十二引;

羅山縣 ???七千O四十六引;

霍邱縣 ???八千一百四十一引;

鳳臺縣 ???五千四百三十一引;

壽州 分認(rèn)一萬OOO四引;

確山縣 ???二千一百六十三引。

所謂淮北各總,應(yīng)指淮北的各位鹽務(wù)總商。其中的“王允泰”,所占淮北額引之份額超過七分之一。根據(jù)史料記載,王允泰亦即王恒源,為淮北鹽商。在兩江總督陶澍所上的《山、清二縣紳商捐賑議敘題本》中,除了看到“捐職同知鮑亨大”的名字外,亦提及“捐職道員王允泰”,從捐款的數(shù)額來看,其財力還遠高于鮑亨大。另外,王允泰在《特參恃符插訟京員疏》一文中多次出現(xiàn),而且,在該奏疏中,凡是提到“淮北商人”者,皆以王允泰為首,他是時人眼中首屈一指的“殷商”。直到道光十二年票鹽改革時期,王允泰仍被委以重任。當(dāng)時,根據(jù)陶澍的建議,官府在海州所屬之中正、板浦、臨興三場要隘之處設(shè)局抽稅,并遴選誠實可靠之商充當(dāng)局商。其中臨興場的臨浦局,就由王允泰負(fù)責(zé)管理。根據(jù)道光十五年鹽務(wù)官員的報告,“北商均多疲乏不堪,止有王允泰、程人和尚能辦運”。

在前述的記載中,壽州、鳳臺屬安徽省鳳陽府,霍邱屬安徽省潁州府,而羅山、汝陽和確山則屬于河南汝寧府。若將上述諸縣之引額相加,數(shù)量恰好是41357引,故顯然為王允泰所認(rèn)運的各口岸,其引額約占淮北總數(shù)的15%左右。

在這批文書中,還有其他的一些相關(guān)賬目,如《復(fù)運費賬》:

張莊

卸鹽 ?每引錢一百卅八文

給攬頭 ?每名賞錢一千文

開鹽例 ?每名錢一百○一文

史湖鹽房 ?每引錢三十文

莊店鹽房 ?每引錢五文

秤客卸鹽擔(dān)夫 ?每名錢三百五十文

押水 ?仝

卸鹽零星物件 ?臨用開支

北廟

至張莊運力 ?包錢 ?每個十六文,間有十六個半者

讓耗 ?每石五兩

每百斤 ?莊至北 ?六十三(足毫底) ?如陰雨時候,要加三十余文

票頭 ?每石四文 ?一百二十斤一石 ?包錢 ?每個十六文

鹽房 ?又二文 ?仝 ?每百斤扯約九十六文

黎集

十四簰力 ?每擔(dān)錢五十文

鹽房例 ?每擔(dān)錢五文,戊十二月加至八(文)

下河 ?每擔(dān)錢五文,(戊十二月加至)七(文)

凈包 ?每十擔(dān)錢四文

蒲包 ?每擔(dān)錢五十六文

至店起力 ?每擔(dān)錢八文 ?折十二文,戊十一月加至十六(文)

如有凈鹽到店 ?每擔(dān)賞錢廿文

蒲包裝簰回 ?每擔(dān)錢二文

又店下包 ?每擔(dān)錢一文,舊加半文

橋溝

擔(dān)橋上往流力九百文。賞勞往流鹽房三千文。雇工一千二百文。鹽貨、木掀、掃帚一千四百六十文,補底六百卅五文,十二石。

讓耗每石四兩。

車力 ?符 ?每擔(dān)往至橋錢九十文。

蒲包 ?符 ?每擔(dān)錢五千六文。

戊九月卸六十三引,計六九五錢,十五斤。

卸鹽費 ?代給掃地葷酒例,每引約五文。往店該用若干,每引照派。

史湖鹽房例,每引約派卅二文,押鹽川每石約廿文,每百斤扯約一八六七文。

往流

符。浮用最多,不能細開

卸鹽扛力 ?每引錢一百○四文

每引起四石力 ?每擔(dān)錢六文

扛頭例 ?錢二百文

攬頭例 ?每名賞錢一千文

拉旱掃地 ?每引約五文

史湖鹽房 ?每引錢四十文。每引約扯五十文

商城

簰鹽交卸折食,每石四文

車鹽 ?符。每擔(dān)錢二百四十六文。車攬押川,每石八十。

簰鹽 ?每擔(dān)錢二百文

又酒例 ?每擔(dān)錢五十文

包價 ?每擔(dān)錢五十六文。車鹽、簰鹽,每戶約在二百四十一、六七。

車鹽讓耗 ?每擔(dān)十二兩

簰鹽讓耗 ?每擔(dān)八兩。幫下河力,每擔(dān)十五文。

九斤,簰鹽包價照石數(shù)算。

金寨

鹽貨二斤,扎繩三百、二百七不一。轎力二千四百文。

十四簰鹽 ?每擔(dān)錢一百七十文。

鹽房例 ?每擔(dān)錢五文。

攬頭 ?每十擔(dān)錢一百七十六文。每石一七六。

包價 ?每擔(dān)錢五十六文。(后注:是五十)

桶價 ?每擔(dān)錢八十文。

起鹽 ?每擔(dān)錢八文。

裝桶力 ?每石廿文

讓耗,埠交 ?每石一斤,每百斤約扯一九十四、七

丁埠

寨店運

簰力 ?每擔(dān)錢四十九文

起鹽力 ?每擔(dān)錢六十二文

簰戶賠斤例少二斤,四十二文 ?照算二斤,以。每石約扯六十七、八文

外五十照算。

就上述文書的筆跡現(xiàn)狀來看,其中顯然存在兩種字體。據(jù)此可以推測,比較潦草的文字,應(yīng)是后來根據(jù)實際運營情況,在原有記錄上所做的補充、說明。

關(guān)于運鹽途中的各類成本,以往的鹽政史料中雖偶有涉及,但皆語焉不詳。而在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徽州文書中,時常可見較為詳細的資料。譬如,《清乾隆至嘉慶初年淮北鹽商程德中公文匯抄》中就提及:“程德中本店,每百斤出價三千八百文,加以簰運,中途起車推店,及包繩捆工、撥灑風(fēng)耗、上下起腳運錢,至舟車力,房租、客身工食等,每斤實合本四千三百余文,沾利無多?!?sup>① 而上揭的資料,則是更為詳盡的史料,可供進一步的研究之用。

在上揭文書提及的諸多地名中,張莊、北廟皆在今河南淮濱縣,史湖即河南固始縣的史湖街,黎集、橋溝、往流等也都在固始縣境內(nèi)。商城即今河南省商城縣,金寨、丁埠則皆位于今安徽省金寨縣境內(nèi)。上述各處多為沿途的重要集鎮(zhèn),有的還設(shè)有巡檢司,顯系交通要道。文書中提及,就其運輸方式而言,有“車鹽”和“簰鹽”兩類。其中的“簰鹽”,還有相關(guān)的“簰戶”和“簰力”。據(jù)徽州鹽商程德中、鮑逢吉等稱:

……(光州)各屬引鹽過洪湖澤之后,由正陽關(guān)分入山河,水程一千五、六百里不等,仍須更換山河小駁及竹簰運送。又有陸路數(shù)十里至百余里,甫抵縣城。銷售之處,不但山河淺窄,簰駁費重,較鳳陽已增數(shù)倍。而換錢、挨簰,且多兩層拋撇,苦累又屬顯然。

徽商程德中的相關(guān)文書中還指出:“商辦運憲治引鹽,因山河淺阻,向于光州策散,改囗囗囗囗,用簰裝運來縣,以濟民食。”所謂“策散”,應(yīng)是指將大包的引鹽改捆成小包,以便以竹簰運往山區(qū)各地。另,《為稟請賞示以別官私事》更明確指出:“商辦運憲治引鹽,因山河淺阻,官鹽船不能抵縣境,向于州地策散,捆包分運憲治?!`商水運則發(fā)有簰票,陸運則發(fā)有車票,載明發(fā)運地方?!?sup>② 這些,都反映了淮北鹽運的水、陸兩道,也是“車鹽”與“簰鹽”出現(xiàn)的不同背景。根據(jù)晚明以來的徽州商編路程,固始縣至光州140里,由光州至光山縣也有40里路。而在層層轉(zhuǎn)運的過程中,鹽斤之損耗在所難免。但與此同時,簰戶的偷盜亦時有所見?!斗A為盜囗囗鹽囗懇恩追償事》中就指出:

茲于六月廿九日在州憑行價雇簰戶謝永秀、陳有富裝鹽六百包,詎簰戶中途盜賣,到縣收秤,共計少鹽一千八百八十斤,為此叩懇太爺賞拘追償,以固商本,懲治以儆刁風(fēng),實為公便,上稟。

也正因為這一原因,上揭的《復(fù)運費賬》中“商城”條下就規(guī)定“車鹽讓耗每擔(dān)十二兩,簰鹽讓耗每擔(dān)八兩”。超過“讓耗”的部分,無論系被偷,還是自盜,損失皆由代運者賠償。

除了上述這些直接與鹽業(yè)相關(guān)的資料之外,在這批文書中,還見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鮑鼎裕開設(shè)油坊和嘉慶五年(1800)鮑氏家族鮑若亭、鮑匯江、鮑其坦兄弟叔侄的分家文書等,從中頗可窺見徽州鹽商之多種經(jīng)營以及社會生活。

清代前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盛清時代,徽州鹽商與兩淮鹽務(wù)之研究一度頗為熱烈,這主要是拜《揚州畫舫錄》等重要史料所提供的豐富細節(jié)所賜。此后,因史料發(fā)掘上的原因,有關(guān)的研究進展稍顯緩慢。不過,近十年來,隨著新資料的陸續(xù)發(fā)現(xiàn)與刊布,相關(guān)研究可望有進一步的推進。在這方面,筆者以為主要有兩個來源的史料值得進一步重點發(fā)掘:一是《清宮揚州御檔》;二是徽州民間文獻。關(guān)于后者,包括鹽商信函、家族文書、鹽商路程、鹽商分家書、鹽商訴訟案卷和鹽商族譜等,提供了諸多具體而微的全新線索,可以大大推進相關(guān)的研究。

本文介紹的歙縣蜀源鮑氏文書,顯然是清代檔案文獻中常見的著名的“鮑亨大”鹽商之相關(guān)史料。鮑氏因其主要經(jīng)營淮北鹽業(yè)而頗為世人矚目,這是因為,在兩淮鹽業(yè)中,淮北素稱“疲岸”,“查淮北岸商,因暢滯毗連,慮及民販票鹽侵入暢岸,或愿認(rèn)運一二滯岸,為自固藩籬之計”,所以“淮北向來認(rèn)岸之商,多有認(rèn)定后并不行鹽,以致岸懸引積”。嘉慶、道光年間,諸多徽州鹽商皆百般推諉,有關(guān)這方面的史料,以往所見較少(管見所及,比較重要的有歙縣棠樾宗祠所保存的碑刻以及《兩淮鹽法志》中的一些記錄),其具體細節(jié)尚不夠清晰。所幸的是,在這方面,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徽州文書中,保存有多種相關(guān)的史料。而目前新見的“鮑亨大”文書,即與此一問題相關(guān),值得學(xué)界關(guān)注與進一步探研。

(責(zé)任編輯:周 ?聰)

The Discussion on the Documents of Bao's Family in Shuyuan of

Huizhou Shexian County in the Qing Dynasty

WANG Zhenzh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ly found documents of Huizhou salt merchants and the relevant materials collected in the book "The Collection of Rare Documents in Huizhou" published befo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manuscript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famous "Bao Hengda" salt merchants. These documents provide a new sour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are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Huaibei salt Industry, especiall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uaibei's salt management .

Key words: Huizhou documents; Shexian County; Shuyuan; Bao Hengda; salt merchants

猜你喜歡
鮑氏鹽商歙縣
安徽歙縣:看這場宣傳性別平等的超級辯論賽
徽港
攝影世界(2022年2期)2022-02-22 06:18:10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感染鮑氏不動桿菌的耐藥性及預(yù)后分析
鮑氏不動桿菌醫(yī)院感染的耐藥性分析
《書畫世界》改刊題賀作品選登
書畫世界(2017年5期)2017-07-12 14:51:20
重癥監(jiān)護病房鮑氏不動桿菌感染分布及預(yù)防控制措施
歙縣找尋王茂蔭
燭光有煙
做人與處世(2016年5期)2016-04-20 05:17:16
燭光有煙
凤凰县| 仁寿县| 花莲县| 肃宁县| 华容县| 新源县| 剑阁县| 汶上县| 德安县| 石首市| 琼结县| 兴化市| 宾川县| 莱阳市| 德兴市| 巨鹿县| 永善县| 普兰店市| 泸西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投县| 孙吴县| 怀集县| 台南县| 大竹县| 西城区| 库尔勒市| 静乐县| 偏关县| 金沙县| 皋兰县| 冷水江市| 乌拉特前旗| 绥化市| 郯城县| 虎林市| 章丘市| 平湖市| 西乌珠穆沁旗| 古田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