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設(shè)計說明:
《草原》一文共五個自然段,在文中作者先描寫了所見到的草原的美麗景色;接著描寫草原主人迎客場面和聯(lián)歡的情形;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jié)束全文。為了能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在設(shè)計中我依據(jù)課標的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自讀中思考、感悟,同時運用了一些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聯(lián)系時代發(fā)展理解課文中心思想,這樣學生的理解在探究中就會更加深刻、全面。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漢民族的情深,激發(fā)學生了解西部、熱愛西部之情。
2.感受文章語言特點,體會作者在寫作中所運用的表達方法,深刻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具體含義。
3.能熟練地背誦第1自然段。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蒙古的美好風光,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聯(lián)系全文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具體含義,激發(fā)學生熱愛西部之情和珍愛蒙漢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搜集有關(guān)草原的資料,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習俗。
2.教師準備有關(guān)草原美景和現(xiàn)代蒙古發(fā)展的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和作者一同走進了蒙古大草原,通過初讀課文,大家了解了課文的大意,現(xiàn)在請你們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內(nèi)容?(重點引導學生說出草原景色優(yōu)美,主人熱情好客。)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仔細閱讀課文,沿著作者的敘述脈絡(luò),在品味語言中探尋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精讀訓練
1.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有關(guān)描寫蒙古草原景色的優(yōu)美詞句,并用筆在課文或筆記本上寫出自己閱讀后的感受。
(2)組織小組交流,學生自主發(fā)言。
(3)教師運用多媒體出示句子“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苯M織學生說說從這句描寫草原景色美麗的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十分愉快)
(4)學生先圈畫詞語,后說說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草原景色美麗?(天空更可愛、空氣清新、天空明朗)
(5)教師運用多媒體出示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①組織學生說說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見到的景色?(重點從感受和草原顏色,讓學生說說“一碧千里”的意思,并用它說一句話。)
②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所描寫的意境。
(6)教師運用多媒體出示句子“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說說這句話采用什么修辭手法來寫草原美景的?(比喻)
②學生分組討論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把羊群比作白色大花。加深理解“綠毯”“繡上”等詞語。)
③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寫法。
(7)教師運用多媒體出示句子“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說說這句話中哪些部分是直接描寫草原景色的?哪些是寫作者感受的?在寫作中具體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
②教師點撥。(作者直接寫“小丘”,把“小丘”比作中國畫。通過理解“渲染”“勾勒”等繪畫專業(yè)詞語體會草原綠到了極致的特點。)
③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8)教師小結(jié)
①在這樣優(yōu)美的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這說明了什么?(草原景色是多么迷人、讓人陶醉?。?/p>
②展示蒙古草原風光的視頻內(nèi)容,讓學生談?wù)劯惺堋?/p>
(9)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第1自然段。
2.閱讀課文第2~5自然段。
(1)要求學生閱讀這四個自然段,并用簡單的詞語概括各段內(nèi)容。
(2)學生分組交流、匯報,教師總結(jié)。(主人遠迎——主客相見——主人款待——主客話別)
(3)閱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字詞,說說蒙古主人遠迎的熱情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抓住“男女老少”“像被一陣風吹來”等詞句來體會蒙古族主人歡迎的人多、盛裝、心情的急切。)
①看圖描述草原熱鬧的情景。
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4)指導學生按照上述方法(閱讀課文——概括內(nèi)容——分析詞句——朗讀體會)分組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教師進行總結(jié)。
(5)主客相聚、一起聯(lián)歡,越是高興,大家就越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夕陽西下了,主客仍然是依依不舍,這一切正如作者所概括的那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蓖瑢W們,你們說說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和感情。
(6)分組表演。一組同學扮演客人、一組同學扮演主人進行話別表演,加深對“蒙漢情深”的理解。
(7)教師總結(jié)學生的表演情況。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說說自己與別人惜別的情景。
三、總結(jié)談話
1.通過精讀課文,我們了解了蒙古草原的景色優(yōu)美,主人的熱情好客,感受到蒙漢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蒙古草原和蒙古人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更要為民族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建設(shè)作出新貢獻,抒寫更加壯麗的篇章。
2.學生觀看現(xiàn)在蒙古族同胞發(fā)展、生活的相關(guān)視頻資料。
3.組織學生聯(lián)系過去、現(xiàn)在,再讓他們暢想蒙古的未來。
四、課外練習
1.課外閱讀艾平的散文集《聆聽草原》,抄寫喜愛的句段。
2.欣賞、學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呼倫貝爾大草原》等歌曲。
3.在背誦第1自然段的基礎(chǔ)上,學習作者寫法練習描寫自己見到的一處美景。
4.閱讀《56個民族家國的故事》,講講現(xiàn)代蒙古草原的新氣象和牧民的美好生活。
板書設(shè)計:
景色優(yōu)美
草原 蒙漢民族情深
主人熱情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