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杞縣人民醫(yī)院(475200)朱圣科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5~72歲,平均(58.5±5.4)歲,病程1~12年,平均(6.5±2.3)年;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3~72歲,平均(57.5±5.2)歲,病程1~14年,平均(7.5±2.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表現(xiàn)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biāo)準(zhǔn)》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1]中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診斷標(biāo)準(zhǔn),坐位時患者舒張壓范圍在95~110mmHg,收縮壓范圍在145~180mmHg,每日心絞痛次數(shù)在3~4次;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嚴(yán)重腦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惡性腫瘤、甲亢、腎功能疾病及藥物過敏者。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biāo)對比(±s,mmol/L)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biāo)對比(±s,mmol/L)
TC TG HDL-C L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87±0.58 4.03±0.42 2.70±0.28 1.28±0.12 0.88±0.12 1.37±0.23 4.01±0.48 2.81±0.30對照組 6.78±0.59 5.88±0.58 2.68±0.26 2.08±0.13 0.89±0.17 1.01±0.11 4.05±0.43 3.43±0.38 t 0.8426 29.7463 0.4054 35.0262 0.3722 10.9375 0.4807 9.9194 P 0.4011 0.0000 0.6859 0.0000 0.7104 0.0000 0.6316 0.0000組別(n=30)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生產(chǎn)企業(yè):地奧集團成都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zhǔn)字:H10930145),溫水口服,每次20mg,每天2次;觀察組使用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藥方為:人參、郁金、柴胡、半夏、延胡索、桂枝各10g,白芍20g,全瓜蔞、葛根各25g,薤白、丹參各15g,白酒10mL,加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1.3 觀察指標(biāo)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高脂血癥(TG)、血脂指標(biāo)包括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收縮壓、舒張壓[2]。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數(shù)據(jù)運用SPSS20.0處理,計數(shù)資料(%)比較行X2檢驗,計量資料(±s)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biāo)對比 治療前TG、TC、LDL-C、HDL-C各項血脂指標(biāo)表現(xiàn)相近(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血脂指標(biāo)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及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附表。
2.2 兩組患者血壓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收縮壓(124.31±13.52)mmHg、舒張壓(75.63±7.73)mmHg相較于對照組(142.67±4.97)mmHg、(89.42±8.56)mmHg表現(xiàn)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中醫(yī)認(rèn)為高血壓、冠心病屬于“胸痹”、“心痛”范疇中,病理機制主要為心肺氣虛、寒邪內(nèi)侵、心脈瘀滯、胸陽不振,臨床治療時主要以宣痹通絡(luò)和溫通心陽為主,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出自《金匱要略》[3],藥方中含白酒、薤白、半夏、瓜蔞實等藥材,其中半夏具有降逆散結(jié)、燥濕化痰功效,瓜蔞實、薤白具有理氣寬胸、豁痰通陽功效,再在藥方中添加丹參、桂枝、白芍、人參、葛根、柴胡等中藥,可起到益氣溫陽、化痰祛瘀、開痹通脈、疏肝理氣、益氣溫陽、祛瘀止痛,抗心肌缺血等功效,從而減少心肌耗氧量,抑制脈粥樣硬化和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體內(nèi)微循環(huán)及血流循環(huán)。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不同方案進行治療,結(jié)果顯示,采取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進行治療,患者血脂、血壓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硝苯地平緩釋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取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