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高爾基體、線粒體和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三者都存在于藍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場所
D.三者的膜結構中都含有蛋白質
2.下列與真核生物細胞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的染色質存在于細胞核中
B.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場所
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合成需要能量
3.下列不利于人體散熱的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戰(zhàn)栗
B.皮膚血管舒張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膚
4.若將n粒玉米種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發(fā),得到n株黃化苗。那么,與萌發(fā)前的這n粒干種子相比,這些黃化苗的有機物總量和呼吸強度表現(xiàn)為( )
A.有機物總量減少,呼吸強度增強
B.有機物總量增加,呼吸強度增強
C.有機物總量減少,呼吸強度減弱
D.有機物總量增加,呼吸強度減弱
5.下列關于人體組織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血漿中的葡萄糖可以通過組織液進入骨骼肌細胞
B.肝細胞呼吸代謝產生的C02可以進入組織液中
C.組織液中的02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組織細胞中
D.運動時,丙酮酸轉化成乳酸的過程發(fā)生在組織液中
6.假設在特定環(huán)境中,某種動物基因型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發(fā)育成個體,基因型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F(xiàn)有基因型均為Bb的該動物1 000對(每對含有1個父本和1個母本),在這種環(huán)境中,若每對親本只形成一個受精卵,則理論上該群體的子一代中BB、Bb.bb個體的數目依次為()
A. 250、500、0
B.250、500、250
C. 500、250、0
D.750、250、0
三、非選擇題:共39分,第29-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7-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39分。
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卮鹣铝袉栴}。
(l)植物細胞內,在核糖體上合成的含氮有機物是____,在細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機物是______,葉綠體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
(2)農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銨態(tài)氮( NI-14+)和硝態(tài)氮(N03-)。已知作物甲對同一種營養(yǎng)液(以硝酸銨為唯一氮源)中NH4+和N0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03同時存在時,對一種離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種)。請設計實驗對這種偏好性進行驗證,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
30.(11分)動物初次接受某種抗原刺激能引發(fā)初次免疫應答,再次接受同種抗原刺激能引發(fā)再次免疫應答。某研究小組取若干只實驗小鼠分成四組進行實驗,實驗分組及處理見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l)為確定A、B、C、D四組小鼠是否有免疫應答發(fā)生,應檢測的免疫活性物質是____(填“抗體”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組小鼠中能出現(xiàn)再次免疫應答的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機體能產生記憶細胞,再次注射同種抗原后這些記憶細胞能夠一____。
(3)A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時間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會出現(xiàn)沉淀,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
(4)若小鼠發(fā)生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特點一般有________(答出2點即可)。
31.(8分)回答下列與種群數量有關的問題。
(1)將某種單細胞菌接種到裝有10 mL液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M)的試管中,培養(yǎng)并定時取樣進行計數。計數后發(fā)現(xiàn),試管中該種菌的總數達到a時,種群數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該種群增長曲線為____型,且種群數量為時____,種群增長最快。
(2)若將該種菌接種在5 mL培養(yǎng)基M中,培養(yǎng)條件同上,則與上述實驗結果相比,該種菌的環(huán)境容納量(K值)____L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在5 mL培養(yǎng)基M中接種該菌的量增加一倍,則與增加前相比,K值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原因是____。
32.(9分)玉米是一種二倍體異花傳粉作物,可作為研究遺傳規(guī)律的實驗材料。玉米子粒的飽滿與凹陷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卮鹣铝袉栴}。
(l)在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中,雜合子通常表現(xiàn)的性狀是_______。
(2)現(xiàn)有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一些飽滿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這兩種玉米子粒為材料驗證分離定律。寫出兩種驗證思路及預期結果。_________.
(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2道生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7.[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回答下列與細菌培養(yǎng)相關的問題。
(l)在細菌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基中能同時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或“NaN03”)。通常,制備培養(yǎng)基時要根據所培養(yǎng)細菌的不同來調節(jié)培養(yǎng)基的pH,其原因是____。硝化細菌在沒有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上
(填“能夠”或“不能”)生長,原因是________。
(2)用平板培養(yǎng)細菌時一般需要將平板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單個細菌在平板上會形成菌落,研究人員通??筛鶕涞男螤?、大小、顏色等特征來初步區(qū)分不同種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養(yǎng)基在丟棄前需要經過
處理,這種處理可以殺死丟棄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38.[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培養(yǎng)胡蘿卜根組織可獲得試管苗,獲得試管苗的過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l)利用胡蘿卜根段進行組織培養(yǎng)可以形成試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細胞可以培養(yǎng)成完整的植株,這是因為植物細胞具有____。
(2)步驟③切取的組織塊中要帶有形成層,原因是________。
(3)從步驟⑤到步驟⑥需要更換新的培養(yǎng)基,其原因是________。在新的培養(yǎng)基上愈傷組織通過細胞的____過程,最終可形成試管苗。
(4)步驟⑥要進行照光培養(yǎng),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5)經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種的____,這種繁殖方式屬于____繁殖。
參考答案:
1.D2.B3.A4.A5.D6.A
29.(l)蛋白質 核酸 葉綠素
(2)實驗思路:配制營養(yǎng)液(以硝酸銨為唯一氮源),用該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作物甲,一段時間后,檢測營養(yǎng)液中NH4+和N03剩余量。
預期結果和結論:若營養(yǎng)液中N0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則說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03-;若營養(yǎng)液中NFl4+剩余量小于N03剩余量,則說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FI4+。
30.(l)抗體
(2)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
(3)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
(4)發(fā)作迅速、消退較快
31.(1)S a/2
(2)減小 不變 K值是由環(huán)境資源量決定的,與接種量無關
32.(l)顯性性狀(2)①兩種玉米分別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②兩種玉米分別自交,在子代中選擇兩種純合子進行雜交,F(xiàn)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③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F,都表現(xiàn)一種性狀,則用F.自交,得到F2,若F3中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④讓子粒飽滿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雜交,如果F1表現(xiàn)兩種性狀,且表現(xiàn)為1:1的性狀分離比,則可驗證分離定律。
37.(l)蛋白胨不同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最適pH不同 能夠硝化細菌可以利用空氣中的CO:作為碳源
(2)倒置
(3)在一定的培養(yǎng)條件下,不同種微生物表現(xiàn)出各自穩(wěn)定的菌落特征
(4)滅菌
38.(1)全能性(或形成完整植株所需的全部基因)
(2)形成層容易誘導形成愈傷組織
(3)誘導愈傷組織形成和誘導愈傷組織分化形成試管苗所需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分化(或再分化)
(4)誘導葉綠素的形成,使試管苗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5)遺傳特性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