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看鏡有感》,我讀過一遍,便再難忘懷。先生在文中寫道:“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新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來充裝飾的花紋。唐人也還不算弱,例如漢人的墓前石獸,多是羊,虎,天祿,辟邪,而長安的昭陵上,卻刻著帶箭的駿馬,還有一匹駝鳥,則辦法簡直前無古人?!逼溲瞿匠缟兄?,溢于言表。
漢唐氣勢恢宏的文化氣象,固然與其開放的社會風(fēng)氣不無關(guān)系,而這社會風(fēng)氣自然來自時人對文化差異的認知,更來自他們對自我的底氣,也就是文化自信。清朝自稱天朝上國,而閉關(guān)鎖國,一邊卻又津津樂道于西洋進貢的各種稀奇物什,究其原因,不過是骨子里虛弱,缺乏文化自信罷了。
文化自信,一方面表現(xiàn)在人們對自身文化的信心。所謂物各有性,有的人看到別人的文化與自身文化的不同,就會立即躲去角落里,生怕叫別人恥笑了去。實際上,差異只是客觀存在,如果因差異而分好壞,且人很自覺地將自己歸到末等里去,那他是絕對算不上有文化自信的。這方面,我非常佩服印度文藝創(chuàng)作者的底氣。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地球上的星星》,“一言不合就載歌載舞”的狀況為觀影人所詬病,但是這并沒有讓印度人放棄這種做法,相反,因為這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一系列后來上映的電影里,我們依然能看到這些熱情歌舞的痕跡,這就是底氣的表征。而對于觀影人來說,正因為有了這些差異的存在,他們才可以在電影藝術(shù)的天地里看到法國人的浪漫、美國人的奮進、日本人的細膩……如果失去了差異,大家都步調(diào)一致,文化的意趣也就大打折扣了。
而文化自信的另外一方面還表現(xiàn)在人們對外來文化的大膽接受和欣賞。費孝通老先生所謂“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其深意正在于此。喜歡吃中餐的人吃不慣漢堡,自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他因此斷然否定漢堡的價值,尤其是在不愿親嘗的情況下否定,我只能把這種現(xiàn)象定義為“文化傲慢”而非“文化自信”。勇于肯定他人,這既是一種胸襟與氣度,更是一種能力。一種文化只有具備海納百川的包容力,才能存續(xù)和發(fā)展。當然,還有一種人是,其原本就被漢堡的香味吸引,卻因為漢堡是舶來品而捂住了鼻子,死活不肯嘗試,只在背地里做口水直流的丑態(tài),那也算不得文化自信,頂多算是嘴巴硬罷了。還有一種人,他垂涎漢堡的美味,不但將它一把搶過來囫圇吞棗,還硬要說漢堡原本就是本國出產(chǎn)的,大張旗鼓地宣傳出來,這種“文化自信”的實質(zhì)不過是恬不知恥罷了。近年來一些某國人常常熱衷此道,樂此不疲,臉皮也不可謂不厚了。
“文化自信”固然重要,“文化他信”也必不可少,“自信”與“他信”相結(jié)合,共同造就了參差多態(tài)的繁榮局面。不管是中國古代的百家爭鳴,還是歐洲近代的文藝復(fù)興,二者都是由這種自信與包容的心態(tài)鋪就的。
自然,文化是變化的、發(fā)展的,今天的文化樣態(tài)實際上也不可避免地由過往多種文化融合而成,雖然有時候這種融合是經(jīng)過長時間潛移默化進行的。但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和主觀意愿,如果一味地胡亂融合疊加,那究竟能否促進文化發(fā)展恐怕也要打上問號了。
(編輯:于智博)
這是一篇實力派議論文,實力有三:一是提煉能力。作者從魯迅先生的《看鏡有感》入手,在對漢、唐、清文化氣象的觀照中,提煉出了“文化自信”這一形成中心論點的核心概念。二是論證能力。作者用“文化自信,一方面表現(xiàn)在人們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和“另外一方面還表現(xiàn)在人們對外來文化的大膽接受和欣賞”這兩個分論點展開全文的論述。在論述中不僅列舉了印度電影這一典型而又大氣的例子,而且嫻熟地運用了類比、仿詞等手法,頗有魯迅雜文之風(fēng)。三是思辨能力。文中對“文化自信”與“文化他信”關(guān)系的梳理,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必要前提“遵循客觀規(guī)律和主觀意愿”的闡釋,都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思辨能力。三力并發(fā),自成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