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
想到宋代,首先想起的是一場場大雪,想到宋太祖雪夜訪趙普,想到程門立雪,想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仿佛宋代,總有著下不完的雪。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也是從隆冬畫起的,枯木寒林中,一隊驢子馱炭而行,似乎預示著,今夜有暴風雪。蕭瑟的氣氛,讓宋朝的春天,顯得那么遙遠和虛幻。
《水滸傳》也可以被看作描繪宋代的繪畫長卷。《水滸傳》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文字是關于雪的。文字隨著那份寒冷,深入了我的骨髓。《水滸傳》里的大雪是這樣的:“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边€寫:“(林沖)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p>
大雪,在林沖的世界里紛紛揚揚地落著,好像下了一個世紀,下滿了整個宋代,嚴嚴實實地,封住了林沖的去路。
林沖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其實是沒有任何實權的底層公務員,說他是“屌絲”,并不冤枉他,所以高衙內這個高干子弟才對他百般迫害。但即使如此,林沖想的還是逆來順受,一心想在草料場好好改造,爭取早日重返社會,與老婆、家人團聚。只是陸虞侯不給他出路,高俅不給他出路,留給他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反”。逼上梁山,重點在一個“逼”字,沒有朝廷逼他,林沖一輩子都上不了梁山。連林沖這樣一個慫人都反了,《水滸傳》對那個時代的批判,是何等的不留情面。
那才是真正的冷,是盤踞在人心里、永遠也焐不熱的冷。宋徽宗畫《祥龍石圖》、畫《瑞鶴圖》,那“祥”“瑞”,那熱烈,都被林沖這樣一個小角色,輕而易舉地顛覆了。
宋代的人都沒有讀過《水滸傳》,但一入宋代,中國繪畫就呈現(xiàn)出大雪凝寒的氣象。像郭熙的《關山春雪圖》軸、范寬的《雪山蕭寺圖》軸等等,都是以雪為主題的名畫。雪,突然成了宋代繪畫的關鍵詞。以至于到了明代,畫家劉俊仍然以一幅描述趙匡胤雪夜訪趙普的《雪夜訪普圖》軸,向這個朝代致敬。
這在以前的繪畫中是不多見的。晉唐繪畫,色調明媚而雅麗,萬物蔥蘢,光影婆娑,與絹的質感相吻合,有一種絲滑流動的氣質。
到了宋代,繪畫分出了兩極——一方面,有黃筌、黃居寀、崔白、蘇漢臣、李嵩、張擇端、宋徽宗等,以花鳥、人物、風俗畫的形式描繪他們眼中的世界,田間草蟲、溪邊野花、林中文士、天上飛鶴,無不凸顯這個朝代的繁榮與華美;另一方面,又有那么多的畫家癡迷于畫雪,畫繁華落盡、千峰寒色的寂寥幽遠,畫“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的浩大意境,畫“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清曠虛無,似乎預示了北宋時代的鼎盛繁華,最終都將指向靖康元年的那場大雪。
宋代雪圖中的清曠、寒冷、肅殺,確實有氣候變化原因。藝術史與氣候史,有時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隋唐時代,中國氣候溫暖,所以隋唐繪畫,如實地反映著當時的氣候狀況。
那時的中國人,窩在長安城里,吃著肉夾饃,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暖冬。冬天的氣溫尚且如此,春夏就更不用說了。我甚至想,唐朝女人衣著暴露——袒胸露背,蟬衣輕盈,氣候溫暖應當是一個前提條件——世間能有多少人,甘愿為了風度而犧牲溫度呢?
宋代中國的氣候是冷的,比唐代要冷得多。宋代畫家用一場場大雪,坐實了那個朝代的冷,以至于我們今天面對宋代的雪圖,依然感到徹骨寒涼。有學者認為,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四個寒冷期,分別是:東周、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兩宋、明末清初。而這四個時期,正是群雄逐鹿、血肉橫飛、天下亂成一鍋粥的時候。那亂,可以從氣候上找原因,因為中國是農業(yè)立國,老百姓靠天吃飯,氣候極寒導致糧食歉收,造成大面積饑饉,加上朝廷腐敗等因素,很容易使天下陷入動亂。
宋人畫雪,不是那種歡天喜地的好,而是靜思、內斂、堅韌的好。假若還有希望,也不是金光大道艷陽天的那種希望,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
我看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江湖人稱“小李子”)的電影《荒野獵人》,他演的那個脖子被熊抓傷、骨頭裸露、腿還瘸了的荒野獵人,就是在無邊的雪地里,完成了生命的逆襲。但在幾百年前,在中國的《水滸傳》里,施耐庵就已經(jīng)把這樣一種寓意,轉嫁在豹子頭林沖身上,于是在少年時代的某一個夜晚,我躲在溫暖的被窩里,讀到如許文字:“林沖投東去了兩個更次,身上單寒,當不過那冷。在雪地里看時,離的草場遠了,只見前面疏林深處,樹木交雜,遠遠地數(shù)間草屋,被雪壓著,破壁縫里透出火光來……”
我相信在宋徽宗的晚年,他所有的眼淚都已流完,所有的不平之氣都已經(jīng)消泯,他只是一個白發(fā)蒼然的普通老頭,話語中融合了河南和東北兩種口音,在雪地上執(zhí)拗地生存著。假若他那時仍會畫畫,真該畫一幅《雪江歸棹圖》卷,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對自己顛沛的一生,做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