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慶陽市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型題材與風格

2019-10-18 09:18:41史旻
藝術評鑒 2019年17期
關鍵詞:北魏藝術風格佛像

史旻

摘要:甘肅慶陽市南部地區(qū)的北石窟寺群,是甘肅省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總共有五個組成部分,包括樓底村一號窟、石崖東岸石窟、石道坡、寺溝石窟以及花鴇崖。北石窟寺群始鑿于北魏,后期歷朝歷代也都曾在此地開窟造像,有著較為豐富的石佛造像遺存,彰顯了我國隴東地區(qū)在古代時期高超的佛教藝術造詣。文章將簡單闡述北魏時期北石窟寺各個窟龕中石佛造像的題材與風格,以通過文字的形式記錄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型藝術的獨特歷史與文化價值。

關鍵詞:北石窟寺群 ? 佛像 ? 題材 ? 藝術風格 ? 北魏

中圖分類號:J3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7-0185-02

甘肅省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必經要地,沿著這條古道多個國家進行了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流與發(fā)展,也使得處于特殊地理位置的甘肅留存下了大量珍貴的古文化遺產,石窟寺便是其中之一,窟中的佛教造型極具濃重的歷史文化價值,而因受當?shù)氐刭|因素的影響,甘肅省的諸多石窟中只有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為石雕,其余窟中的佛像均為泥塑或者是泥塑與石雕結合。如此看來,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則更顯珍貴和特別。

一、北石窟寺群的地理位置以及發(fā)現(xiàn)簡述

北石窟寺群地處隴東高原董志塬的西面始鑿于北魏,目前發(fā)現(xiàn)的遺存包括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宋朝等各個時期的開鑿,總共有309個石窟龕,其中165窟和北魏晚期的石佛造像,處于覆鐘山的崖壁之上,覆鐘山又地處蒲茹兩河交匯之地,在蒲河的西岸,是居士溝,居士溝南部是聞名已久的雞頭山,居士溝北面又有大坡山,在這種地理環(huán)境中,北石窟真正是遠離喧囂、山水環(huán)繞,十分符合僧侶參禪。

宋朝以前多是造像,宋朝以后基本上是對之前造像的保護與修繕,但是石窟寺群內的各種佛事活動依然延續(xù),例如盂蘭盆會,以及明朝時期的佛燈貢獻等。清朝時期,對165窟進行了修繕,在《重修石窟寺諸神廟碑記》中,對當時的修繕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記錄。然而在清末時期,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動蕩不安,我國西北地區(qū)于1862年爆發(fā)回民起義,戰(zhàn)亂波及董志塬北石窟,導致寺廟中的僧侶逃散避難,北石窟寺自此廢棄。到1920年,我國寧夏地區(qū)又發(fā)生了地震災害,北石窟寺地區(qū)受其震波影響,導致寺院部分石窟佛龕被滑落的崖體掩埋,北石窟寺也因此在人們的眼中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型的題材

北石窟的開鑿與當時的政治文化發(fā)展狀況密切相關,北魏時期的各代皇帝,均熱衷修功建德,不管是皇親貴胄,還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受到僧侶的教化,崇尚佛教,貴族祈求“皇室繁榮、帝業(yè)永昌”。百姓祈求家人幸福安康,但不管是什么身份,他們開窟造像,都是表現(xiàn)了自己對佛祖虔誠的崇拜,也折射出當時人們的精神信仰。北魏時期佛教信仰以迦葉佛、釋迦佛、彌勒佛為主要信仰對象,而這三佛又分別被稱之為過去佛、現(xiàn)在佛和未來佛,從過去到未來的佛像繼承,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是皇室的繼承,彰顯北魏皇室傳統(tǒng)的永續(xù)。北石窟寺群的建造,比較多的石佛造像題材是七佛與三佛造像,這也體現(xiàn)出在當時環(huán)境下,七佛、三佛的宗教信仰,在當時非常盛行。另外還有一佛二菩薩的石佛造像,在北石窟寺群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并且這類造像題材,一直貫穿于整個北魏的佛教造像。

(一)北石窟寺中的七佛造像題材

“七佛”造像,源自于古印度的健陀羅藝術,七佛實際指的就是包括釋迦佛以及釋迦佛之前的六佛,在《七佛經》中有關于七佛的記載,其佛號分別為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俱留孫佛、俱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等。石像工匠師傅常常將七佛與彌勒或者是西方的無量壽佛進行組合造像,多為常見的是七佛與彌勒佛的組合,在這類造像組合中,彌勒有時候是佛裝、有時候是菩薩裝,與七佛共同組成八佛。

大約在公元2世紀,佛教藝術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在河西石窟以及克孜爾等地,都發(fā)現(xiàn)了關于佛題材的造像。北魏時期,在北石窟寺群的數(shù)百個窟龕中,有兩處窟龕以七佛題材的石佛造像,一處是165號窟龕,另外一處是北1號窟龕。165號窟龕是以七佛為主尊佛造像,分別置于三壁處,在正壁有三尊石佛,南壁和北壁各立兩尊,并且每尊石佛的身后都各自配備了兩尊侍立菩薩。窟龕的西壁設計為窟門,窟門的兩側各立一尊彌勒菩薩石像,在165號的外窟,還雕刻了阿修羅與普賢菩薩的石像??偟膩砜?,北石窟寺群中165號窟的石佛造像,主要以七佛為主,彌勒菩薩為輔,這種沿襲了古老佛教題材石佛造像,與健陀羅藝術以及河西地區(qū)的七佛相比,有了很多創(chuàng)新的地方,特別是8米高的主尊主佛,在之前的造像中是非常少見的,另外就是165號窟將七佛與彌勒菩薩的布局設置進行了改變,主佛設置為三壁三龕,彌勒菩薩則是放置于正壁的對面,彌勒菩薩的高度為5.8米,次于主佛,也是凸顯彌勒菩薩的補處身份。

在北1號窟龕中,也有七佛題材的造像,在其中心柱上面的八面龕中,雕刻有八尊結跏趺坐佛,也可以說是八佛題材。在《北石窟寺論文集》中有對其論述:佛著通肩式袈裟,胸前有“U”形衣紋,兩腿向外的平行紋,兩腿之間有“U”形紋飾的圓形衣角。在其兩側面方位,各立一菩薩。這與北涼佛塔上的七佛像造像十分相似,區(qū)別也只是在兩側多加的侍立佛像。

北石窟寺群中的165號窟龕與北1號窟龕,都有七佛石像題材,這也就體現(xiàn)了當時當?shù)氐陌傩諏ζ叻鸬某绨菖c信仰,究其原因,之所以在北魏時期盛行七佛題材造像,主要緣由首先是因在很多相關的佛教典籍記載中,有關于七佛的各種功德,這是吸引七佛信徒的主要因素。在《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中的《念七佛品》中提到,觀七佛造像,能夠富貴榮華,死后有佛祖接引,來世再生還能有佛像或者是菩薩像,除此之外,還能祛除妖魔邪祟,治病救人等諸多益處。

(二)“三佛”造像與“一佛二菩薩”題材

三佛也就是三世佛的信仰,在公元2世紀左右就傳入我國,特別是《法華經》、三昧嬋法等對三世佛信仰的宣揚,使其在魏晉時期都極為盛行。北石窟寺也受三世佛宣揚的影響,在石窟寺造像中將三佛作為造像題材之一。第229窟就是三佛造像題材,東面正壁以及南北的側壁各有一龕,均為一佛二菩薩石像,佛像均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姿勢為結跏趺坐,兩側則為侍立的菩薩像。

在北石窟寺群的窟龕造像中,一佛二菩薩的佛教造型題材較為多見,165窟龕的七佛題材主尊都在其佛像兩側配有兩名菩薩侍立,還有北1號窟龕的主尊、八面龕以及四方龕中的佛像,都是一佛二菩薩的造型,這些都可以被理解為一佛二菩薩題材的佛教造像。包括在113號窟、237號窟以及244號窟中的佛像造型,也都是一佛二菩薩,但是因為很多被風化嚴重,而且在造型上極為相似,所以很多佛像類型難以確定。

三、北石窟寺群佛教造像的藝術風格

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由當時甘肅隴東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不同階段人民群眾以及制作工匠的審美意識所決定,他們在塑造自己的信仰時,就是依照自己的情趣去塑造自己所需要的佛與菩薩。

首先是犍陀羅藝術風格的佛教造像。在北石窟寺群眾開鑿較早的窟龕北1號窟,其中心柱上端的八面龕中八尊佛像,其面龐方直,結跏跌坐,身穿通肩袈裟,佛衣衣批是對稱的弧形排列,特別是通肩袈裟是犍陀羅藝術中最為普遍常見的樣式。

其次,在第165窟的七佛石像的造型上,佛像面龐方直,略顯圓潤,雙肩圓實,整體造像的身材顯得健壯厚實,面部表情威嚴,帶有一種北方人特有的堅毅、醇厚的形象特征,與當時同時期的云岡石窟中曇曜五窟中佛像面相特征較為相似。

再次,北石窟寺群的佛教造像風格,還帶有南朝士大夫獨特服飾與畫風的影響,帶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元素。服飾上,南朝的士大夫多喜歡寬襟寬袖、褒衣博帶的裝扮,這種裝扮有一種說法是與當時社會政治環(huán)境相關,南北朝時期政治局面動蕩不安,文人士大夫既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抱負,但是又因官場變化朝不保夕的時局,擔心自己人生的起落浮沉,為了釋放內心的苦悶,他們追求玄學,主張精神自由,體現(xiàn)在服飾裝扮上就成了寬襟寬袖飄逸自然的褒衣博帶造型。

北石窟寺群是甘肅省極具代表性的石窟遺存,相對于其他石窟來說,更加受到學者與研究人員的關注,我們期待更多的人參與到對北石窟寺群的研究中來,能夠更加全面的探索北石窟寺群的文化藝術奧秘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魏文斌,唐曉軍.關于十六國北朝七佛造像諸問題[J].北朝研究,1993,(03).

[2]董華峰.試論北魏隴東石窟的八面體中心塔柱[A].北石窟寺論文集[C].慶陽市瑜華印務有限公司,2009.

[3]史葦湘.產生敦煌佛教藝術審美的社會因素[J].敦煌研究,1988,(07).

[4]王霞.“秀骨清像”、“褒衣博帶”——論北魏石窟漢化造像樣式的確立及成因[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6).

猜你喜歡
北魏藝術風格佛像
淺談“太和壺”的藝術風格
山東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淺談“長青壺”的藝術風格
山東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4
古意流轉——評改琦《紅樓夢》畫的藝術風格
紅樓夢學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32
佛像面前的 菩薩
劉紅衛(wèi)
書畫世界(2017年3期)2017-04-15 07:29:16
北魏樂籍制度考
黃鐘(2016年3期)2016-12-26 12:42:41
淺談北魏以來莊浪地區(qū)的石窟營建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4:07:44
尼瑪澤仁佛像畫欣賞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2:54:28
畢加索的藝術風格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13
南和县| 曲麻莱县| 东莞市| 汉阴县| 牟定县| 万安县| 桐城市| 沐川县| 阿巴嘎旗| 札达县| 漾濞| 郎溪县| 万载县| 龙山县| 井研县| 克拉玛依市| 交城县| 兴安县| 望城县| 龙山县| 卢氏县| 大悟县| 凌云县| 徐汇区| 望城县| 邢台市| 马关县| 宜昌市| 英山县| 静海县| 芒康县| 丹东市| 元阳县| 古交市| 罗甸县| 新和县| 营山县| 同仁县| 英吉沙县| 苗栗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