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文
李承貴教授勤于著書立說、長于綜合創(chuàng)新,這在中國哲學圈里是眾所周知的。以這兩年他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推出的大部頭為例,2017年3月出了五十萬言的《哲學的解釋與解釋的哲學》,2018年6月出了八十萬言的《生生的傳統(tǒng)——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認知范式研究》(以下簡稱《生生的傳統(tǒng)》)?!渡膫鹘y(tǒng)》甫一出版,《光明日報》國學版就刊登了他與陳衛(wèi)平、景海峰、柴文華三位學者的對談。2018年10月27日,92歲高齡的著名中國哲學史家李錦全先生打電話給我,說他讀了《光明日報》發(fā)表的對談,想找李宗桂教授、張永義教授和我聊一聊“范式”的問題。11月15日上午,我們到先生家里,圍繞“范式”等問題,聊了整整三個小時。李錦全先生是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在場者與過來人,薈萃其畢生學術精華的10卷本《李錦全文集》將于近期出版。他對“范式”問題如此感興趣,足見李承貴教授提出的問題極具基礎性、普遍性、前沿性。
《生生的傳統(tǒng)》包括三個關鍵詞:一個是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一個是認知范式,一個是生生。如何理解這三個關鍵詞?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既是我們的知識資源,又是我們的價值根源。從這一判斷出發(fā),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認知范式、生生之間的關聯在于:認知范式是對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作為知識資源進行的第一次抽象,生生是對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作為價值根源進行的第二次抽象。有第一次抽象,又有第二次抽象,正所謂“梅開二度”?,F在要追問:從第一次抽象提升到、落實為第二次抽象如何可能呢?
《生生的傳統(tǒng)》講的認知范式,具體是指唯物認知范式、科學認知范式、人文認知范式、邏輯認知范式、自我認知范式。對于理解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而言,這五大范式不同于并已超越平常講的中西古今比較這類解讀模式,其突破口則是自我認知范式。賴永海先生指出:“自我認知范式是‘逼出來的,也代表著中國哲學的立場?!惫R勇先生認為:“《生生的傳統(tǒng)》發(fā)明了考察和研究中國傳統(tǒng)哲學在20世紀存活狀況的特殊視角?!薄氨啤迸c“發(fā)明”這兩個說法很貼切,因為“自我認知范式”確實是被“西方哲學用于理解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實踐和情勢”逼出來、發(fā)明出來的。
自我認知范式在五大范式中的地位,令人想起五常(仁、義、禮、智、信)與五行(水、木、火、金、土),尤其是信、土。《孟子·公孫丑上》說到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并首次提出仁、義、禮、智,但沒有提到信。程頤說:“四端不言信者,既有誠心為四端,則信在其中矣?!敝熳訛椤睹献印纷黾ⅲ顺填U這句話,又說:“四端之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無專氣。而水、火、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故土于四行無不在,于四時則寄王焉,其理亦猶是也。”孟子沒有提到信,是因為信已經包含在仁、義、禮、智之中。五常之信就像五行之土:與水、木、火、金相比,土在中央的位置;與仁、義、禮、智相比,信有涵攝的功能。
信、土在各自的體系中居于關鍵地位,這與“自我認知范式”有點類似。無論人們如何運用唯物認知范式、科學認知范式、人文認知范式、邏輯認知范式,歸根結底都要指向并棲居于“自我認知范式”。它不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自大與狂妄,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自信與大度。所以,“自我認知范式”恰似五常之信、五行之土,目的是以充滿高度自覺自由的本位文化信心,與時俱進地展現中國故事、中國哲學、中國精神、中國夢想。
假如沒有“自我認知范式”,對于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作為知識資源的第一次抽象就難以完成。而要完成對于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作為價值根源的第二次抽象,沒有“自我認知范式”,也是不可能的。自我認知既是范式,又不是范式;它是范式中的范式,亦即元范式。正因此故,在認知范式與生生之間,自我認知范式承上啟下、起承轉合,作用很重要。它既是第一次抽象的終結,借此結束五大范式的使命;又是第二次抽象的開始,借此奏響生生的號角。接下來要思考的是:怎么從生生的傳統(tǒng)講到生生的哲學?
生生,一方面充盈傳統(tǒng)的深厚積淀,生生的傳統(tǒng)歷久彌新;另一方面富有哲學的強烈訴求,生生的哲學勇往直前。套用以上思路,可以把生生的傳統(tǒng)當作第一次抽象的理論結晶,把生生的哲學當作第二次抽象的智慧體現。從生生的傳統(tǒng)過渡到生生的哲學,這是反思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以及展望21世紀中國哲學應有的重大問題意識。目前已有不少學者致力于生生哲學(也包括生態(tài)哲學)研究。典型代表除了李承貴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儒家生生思想研究——以易學為中心”)之外,還有喬清舉(主持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生態(tài)哲學思想史研究》)、楊澤波(主持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儒家生生倫理學引論》)、楊立華(著有《一本與生生:理一元論綱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版)等學者。大家都講生生,表明生生也成為了范式。怎么理解作為范式的生生呢?范式是集體性的共識,是可以轉變的。作為范式的生生,它是連續(xù)的,不是斷裂的;它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它是多元的,不是獨斷的;它是生機勃勃的,不是死氣沉沉的。但是,一旦把生生作為范式,并且是基于生生的哲學進行第二次抽象,可能尚需展開更多具體的工作。
在一般人看來,生生的傳統(tǒng)是講繼承,生生的哲學是講創(chuàng)新。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其實是復雜的,至少有四種講的方式:一是照著講,這是溫故知新;二是接著講,這是推陳出新;三是反著講,這是破舊立新;四是對著講,這是綜合創(chuàng)新。從價值根源看,“綜合創(chuàng)新”的段位高于前面三者;從知識來源看,“照著講”的分量重于后面三者。
要有高的段位,先有重的分量。胡適在《致劉修業(yè)(1946年3月7日)》中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一分證據,只可說一分話。有七分證據,只可說七分話,不可說八分話,更不可說十分話?!睋耍焉膫鹘y(tǒng)提升到、落實為生生的哲學,還得再次回到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本身,也包括再次回到20世紀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認知范式研究,這是生生特有的含義使然。如果不這樣做,生生就是斷裂、封閉、獨斷、死氣沉沉的。
再次回到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本身之際,任何研究者都無法規(guī)避“中西馬”的宏大敘事框架。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猶如三駕馬車。展望21世紀的中國哲學發(fā)展,必須高度重視、嚴肅對待這三者的關系:它們應該是并駕齊驅的,絕對不能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拆臺。方克立先生最近十多年來反復論述并倡導“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三流合一,綜合創(chuàng)新”,這個觀點是當代中國哲學界對于中西馬關系最精準的概括。有此穩(wěn)健的大局意識,才能把生生的傳統(tǒng)綜合創(chuàng)新為生生的哲學,將21世紀中國哲學發(fā)展推向新的時代高度。
一直以來,李承貴教授的著作總是給我很大的啟發(fā)。以前,我為他的兩本書寫過書評。這次讀《生生的傳統(tǒng)》,因為它提出的不是一般性問題,而是牽涉整個中國哲學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所以感受特別深,聯想特別多。這本書已經以“梅開二度”敞開了認知范式、生生與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之間的豐富內涵,正在以“三生萬物”召喚從生生的傳統(tǒng)到生生的哲學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我們投身于這個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歷史進程中,既需要照著講、接著講、反著講,更需要基于前面三者對著講;既需要溫故知新、推陳出新、破舊立新,更需要基于前面三者綜合創(chuàng)新。否則,21世紀中國哲學就不可能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張發(fā)賢 ? 責任校對:任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