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對收集的韓國廣告文本進行定性分析,探析文化維度層面韓國廣告自身的特點。對這些特點進行探究的同時融入大量的案例,力圖全面詳盡對廣告文本進行解讀。以此對韓國廣告文化維度特點進行借鑒反思。
關鍵詞:文化維度;集體主義;權力距離;高/低語境;時間導向
從一九八零年后的二十多年間,是韓國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隨著經(jīng)濟的進步,韓國的廣告事業(yè)也日益蒸蒸日上。這時期的韓國廣告從數(shù)量到質(zhì)量均有了質(zhì)的飛躍。這些韓國廣告在文化維度上特點鮮明,通過本研究不僅能為今后與韓國廣告主開展合作奠定基礎,同時為本國廣告中文化維度的運用提供借鑒與指導。
1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指的是人與人之間松散聯(lián)系的社會:人們只照顧自己及其核心家庭。相反,集體主義指的是這樣的社會:人們從出生起就融入到強大而緊密的內(nèi)群體當中,這個群體為人們提供終身的保護以換取人們對于該群體的絕對忠誠。[1]
韓國是集體主義導向的國家,這種集體意識,從一方面可以表現(xiàn)為韓國人的愛國情結和民族主義精神。韓國人很注重對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保護,在韓國廣告中,對于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無疑是韓國人集體意識的一個很好證明。
例如,韓國傳統(tǒng)的食品公司,為了宣傳本公司的韓國拌飯美味可口,食材豐富,該廣告利用了韓國傳統(tǒng)的民族服飾的鮮艷色彩和活力四射的傳統(tǒng)舞蹈,把韓國拌飯的制作過程和美味可口的視覺呈現(xiàn)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得韓國拌飯是民族傳統(tǒng)的正宗風味盡顯。
韓國人的集體主義還體現(xiàn)在愛國的民族精神上,韓國廣告中最常用的一個詞既為“我們”,在韓國,也流行著“我們主義”、“我們黨”。南非世界杯期間,SK公司旗下的大韓電信聘請RAIN作為代言人,拍攝了帶領球迷為韓國加油的廣告,其中的廣告語就是:“我們是大韓民國”。
韓國人喜歡把自己歸類,他們認為自己是集體意識很強的民族,性格上也有著較為統(tǒng)一的一致性。韓國人的性格是一個比較直爽和干練的,日常生活工作不喜歡拖拖拉拉,比較講究效率的。韓國某公司的網(wǎng)絡為了突出自己公司的網(wǎng)絡速度超快,能夠合適急率的韓國人使用,分別用韓國人等不急泡面,等不急咖啡沖泡的時間的急躁性格襯托自己公司4G網(wǎng)絡的迅速。
2權力距離
我們可以把權力距離界定為在一個國家的機構和組織中,弱勢成員對于權力分配不平衡的期待和接納程度。在地權力距離的國家中,下級對上級的依賴性較小,上下級之間更喜歡協(xié)商方式。上下級之間的情感距離較小,下級更容易與上級商討問題并會反駁上級的意見。而在高權力距離的國家中,下級對上級有相當大的依賴性。下級的反應表現(xiàn)為,或者偏愛這種依賴性(表現(xiàn)為專制型或家長式的領導),或者徹底抵制這種依賴性。[2]韓國總體屬于高權力距離的國家。
韓國是一個崇尚酒文化的民族,無論大街小巷,貧富貴賤,酒是人們生活中的每日必備品,同時,韓國的酒文化也是很有講究,對不同的人敬酒,動作也有所不同。某燒酒企業(yè)請當紅明星PSY代言燒酒廣告,廣告中PSY依據(jù)不同的情境行使不同的喝酒禮儀。比如對待長輩、對待朋友、對待上司等等,對待長幼尊卑的喝酒禮儀各有不同。
這種權利具體不僅表現(xiàn)在輩分上,在身份地位上也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比如上級對下屬的權威與震懾。韓國JOBKOREA的找工作網(wǎng)站廣告,就是以對下屬受到上級的人身攻擊為例,上司最終使下屬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由此重新找工作的“良藥”JOBKOREA粉墨登場。
3高/低語境
1976年,美國文化人類學家Edward T.Hall提出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概念,簡稱為HC和LC。Hall認為:任何事物均可被賦予高、中、低語境的特征。高語境事物具有預先編排信息的特色,編排的信息處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僅有微小部分存于傳遞的訊息中。低語境事物恰好相反,大部分信息必須處在傳遞的訊息中,以便補充語境中丟失的部分。[3]Gordon E. Miracle等學者認為韓國的溝通方式為“適應、調(diào)和導向”而不是沖突導向。在韓國正面沖突在韓國的交往中通常是不愉快的不常用的。所以韓國廣告經(jīng)常是非直接和模糊性的信息。[4]
韓國是一個高語境的國家,韓國廣告內(nèi)容的表達相對不是非常直接,正如上文所言,韓國廣告更偏重用一個故事化的情節(jié)或一個場景的設置來影射廣告主想要傳達的思想意圖。比起直白如水開門見山的廣告形式,高語境廣告更能夠滿足廣大受眾的獵奇心理。
例如韓國有一款名為hot 6 的飲料,其目標消費者主要是年輕人,其功效主要是抗疲勞。為了突出年輕人的疲勞,該廣告并不是用淺顯的文案進行語言敘述,而是分別通過諸如場景一是年輕人因為著急干事,不小心把文件當做了廢紙放進了廢紙機。場景二是一個女士因為邊趕車邊與上司通話,上車時不小心把手機當做了硬幣扔進了投幣箱。場景三是一個年輕人辛苦完成了一項工作,在電腦提示是否存貯時,由于太疲勞,選擇了否,以至于資料丟失。場景四是一個年輕女士由于太累,錯把膠水當成了唇彩涂在了嘴上。這個廣告是想表達年輕人很累很疲勞,以至于影響了工作和生活。但廣告并沒有直接的低語境式的直接呈現(xiàn),而是通過這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小例子,才更加突出了年輕人的疲勞。
4時間導向
在《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這本書對39個國家的時間的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韓國得分79,排名第6,屬于長期導向的國家。所謂長期導向意味著培育和鼓勵以追求未來回報為導向的品德——尤其是堅韌和節(jié)儉。所謂短期導向意味著培育和鼓勵當前的品德——尤其是尊重傳統(tǒng)、維護面子、履行社會義務。[5]本文認為,由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的提出只是根據(jù)IBM員工進行的實驗,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推廣到復雜的國家維度。有趣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韓國本身不僅有長期導向的特征,同時也具備短期導向的特征。對此本文不做深入探究,但是這個維度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
例如我們可以從國家角度進行思考,會發(fā)現(xiàn)韓國注重的是長久利益的保持和形象的維護。從家庭角度思考,在長期導向高的國家中,婚姻是一種實用的、以目標位導向的安排。韓國人非常注重婚姻和家庭生活,韓國廣告中很大部分是圍繞家庭和婚姻生活展開的。從學校教育角度看,韓國人是非常重視子女的培養(yǎng)和教育的。例如某品牌雞尾酒的廣告因在其平面廣告中聘請明星代言,示范把飲料和雞尾酒進行混合,這則廣告本來應該出現(xiàn)在超市大賣場,但是其它場所也有出現(xiàn)。在韓國青少年中,飲料摻著喝很流行。這則廣告引起了父母和醫(yī)療、教育團體的擔憂,他們認為孩子們很容易受這則名人廣告影響,去把飲料和酒摻著喝。由此他們提出抗議,最終此廣告在除超市外的地方禁止刊登,同時,也引發(fā)了超市內(nèi)飲料和酒的貨架擺放的大調(diào)整。
參考文獻:
[1]? 吉爾特·霍夫斯泰德.《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80~81頁。
[2]? 吉爾特·霍夫斯泰德.《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49頁。
[3]? 唐德根、章放維.兩種會話方式與高低語境文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5),第91頁。
[4]? Gordon E. Miracle,Kyu Yeol Chang &Charles R. Taylor.Culture and Advertising Executions:A Comparison of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Korean and US Television Commercial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2(4),5~17
[5]? 吉爾特·霍夫斯泰德.《文化與組織》:心理軟件的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20~249頁。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