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留守兒童的德育問題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家庭德育的缺失; 其次,學校德育的重視度不夠以及社會德育環(huán)境薄弱等也是重要原因。留守兒童德育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威脅到家庭自身的問題,更涉及到社會穩(wěn)定以及祖國未來的長治久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努力。要提高家長對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視度,豐富學校德育的內容,搞好農村社會風氣和德育資源投入??傊胗嗅槍π缘靥岣咿r村留守兒童德育工作的水平,就必須多關注孩子們的各種需求。
1 農村留守兒童德育教育的現狀
1.1 心理障礙,逆反心理嚴重
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在整個兒童成長時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勢必會遇到許多問題,父母是最好的傾聽者、鼓勵者,只有搭建起兒童和父母之間溝通與傾訴的橋梁,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敞開心扉,宣泄自己真實的內心情感。事實上,很多留守兒童長期在最需要的時候得不到這種溝通和傾訴,日后即便有這種傾訴的機會,他們就會自我封閉。許多學者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一些留守兒童的祖輩通常不知道該怎樣疼愛孩子,他們一味寵溺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缺失,與此同時,學校教育則片面強調學習成績的重要性,這樣留守兒童的叛逆心理就會加重。
1.2 情感缺失,行為有失規(guī)范
留守兒童則處在一個更加需要父母呵護的階段。對于長期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們長大后難免會埋怨父母,甚至對社會產生厭惡。留守兒童在認識問題、思考問題等方面仍然存在誤區(qū)。留守兒童在參加集體活動時很難融入,因為在家庭教育中他們就缺少這種關系的培養(yǎng)。此外,他們思想單純,自我約束能力差,不能對外界保持清醒而冷靜的認識。在選擇同齡人群體時由于缺乏辨別能力,容易加入不良群體。而同伴群體價值導向的偏差會使兒童在確定生活目標和價值觀的形成初期發(fā)生偏離,易出現嚴重的行為失范。
1.3 價值觀扭曲,認識模糊
留守兒童年齡處于青春的萌動期,是價值觀以及認識形成的關鍵階段,可塑性很強。父母教育的缺失,使兒童正確價值觀、正確認知的形成缺少正確的導向,進而引致價值扭曲,認識模糊等問題的產生。而父母往往對留守兒童存在內疚的心理,采取“金錢”補償來彌補兒童心靈的缺失,一味的認為僅僅滿足兒童的物質需求就能夠填補兒童心靈上的欠缺。這容易導致兒童奢侈浪費、形成不正確的金錢觀,也會忽視父母掙錢的不易、不懂感恩。家長和老師聯系少,即使開家長會也極少到場。因此,留守兒童在成長中比較容易產生心理、個性發(fā)展的異常。
2 農村留守兒童道德現狀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方面重視智育輕視德育
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和思想品德發(fā)展受其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最大,家庭是一個人成長和成功的基礎,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德育觀念、日常言行及家庭氛圍對孩子道德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目前,農村家庭中普遍存在著重視智力教育輕視德育的情況,給兒童的成長帶來了很大的消極影響。現在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每年回家的次數少之又少。照顧留守兒童的多祖輩,他們受教育水平有限,和孩子之間也存在很多代溝,對孩子的關心僅限于學習和物質上,對道德約束和管教方面要求相對較少。
2.2 學校對德育重視度不夠
學校德育隊伍不健全,缺乏切實可行的德育工作激勵和保障機制。學校沒有充分調動老師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積極性。缺乏法制安全教育和禮儀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等教育內容。部分農村老師自身品德素質不高,不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據了解,在農村的小學存在期末考試給學生造假成績的現象,期末考試完填個好成績以得家長認同。因為德育師資不強,很多孩子缺失了接受德育的機會。德育管理簡單化和形式化。當前,隨著教育政策的推進,很多農村學校教育也逐漸涉及到德育,但其做法不夠深入系統(tǒng)。
2.3 教育資源缺乏,成長環(huán)境不佳
據了解,農村學前教育不完善,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縣城的公立幼兒園較少,不夠容納城鎮(zhèn)的兒童。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私立幼兒園較多,管理、教學等都不夠完善,各鄉(xiāng)鎮(zhèn)的公立幼兒園更少。很多留守兒童的家長為追求好的教育資源,把孩子送到縣城上學,致使鄉(xiāng)鎮(zhèn)學校人數進一步減少,出現了有些村子的學校倒閉,村子里的孩子不得不跑很遠的路程去上學,而學校師資力量也逐年短缺。農村文化建設相對落后,文化設施不夠健全,文化活動還不豐富。留守兒童沒能得到一個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另外,某些影視節(jié)目和大眾傳媒的傳播也給農村社會教育帶來了負面影響。
3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德育問題的對策
3.1 深化家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父母外出務工時,孩子正上小學期間,父母雙方盡可能留一方在家陪伴孩子的,以避免孩子脫離家庭教育。此外,經常在外的一方要經常和孩子聯系,在這個過程中要變換聯系方式,可通過QQ聊天和微信等方式經常性和孩子保持交流。同時,父母也應該與老師多交流,共同商討教育策略。家庭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之一,具有學校和社會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家庭放松對子女的教育,使孩子的品德養(yǎng)成受到了一定影響,因此要高度重視流動家庭人口的子女教育問題。 外出務工的父母要與孩子多溝通,更要全面的了解孩子。
進一步完善教學大綱,將教學目標設定在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上是當前《計算機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在教學內容方面,需要把過于具體以及重復性的內容進行摒棄,突出少而精。更多的反映。當代教育特點的多學科間知識互補、交叉及滲透的教訓內容,剔除陳舊的教學內容,突出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案例,此外應經常性的關注國內外學科教育的發(fā)展和動態(tài),時刻注重引入新的思想和成果。
3.2 注重學生主導地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教學中,應注重尊重的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習慣,教會他們在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發(fā)展自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此外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堂作業(yè)中為學生提供更多靈活運用知識,勤于動手的機會。同時,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經常性的安排學生進行主題發(fā)言以及小組討論,鍛煉他們流利的表達以及交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有意識的安排時間活動,鼓勵學生從觀察社會現象中提升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以及對未知領域的合作探索精神。
3.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
創(chuàng)新型教學法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導性,活躍課堂氛圍,它不具有固定的形式,有著豐富的內容體系。傳統(tǒng)教學中《計算機軟件工程》的教學以教師為主體,課堂教學突出教師的講授,而對學生的主動性缺乏重視,在創(chuàng)新型教學中,就要改變這樣的狀態(tài),從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注入式”以及“受訓式”和“就范式”的教學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案例法”以及“問題法”和“討論法”、“角互換法”、“頭腦風暴法”和“課堂實驗法”等創(chuàng)新型的方法。
3.4 建立和創(chuàng)新綜合考評體系與方法
在創(chuàng)新教育法中考核方式的創(chuàng)新,也是重要內容,針對《計算機軟件工程》來說,其考評要突出對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師教學效率的反反映,要對學生的提出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質進行考核,建立綜合新的考核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包括以下這些方面,即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是基礎,綜合應用實踐能力是核心,課堂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以及日常的出勤狀況是必要的補充。
4 總結
當前創(chuàng)新教育在諸多的高校中已獲得一定的實踐經驗,在《計算機軟件課程》課程的教學中,綜合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既可以促進學生在進行多媒體課程以及網站平臺的開發(fā)上實現更大的結果,同時也為教學累積了更多經驗??偟膩碚f,對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型教育改革,應該堅持這樣的基本思路,那就是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為核心宗旨。重視教師的創(chuàng)新型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因為只有當教室的理念獲得改變,教師隊伍整體的素質得到提升,才能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好的指導。此外,創(chuàng)新型教育改革還應該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促進學生主導性,探究性學習習慣的形成,為他們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創(chuàng)新型教學改革還需要以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革新為主體內容,從而更為全面深刻的推進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型改革與發(fā)展。
(作者單位: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