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暉 吳清云 朱媛 張慧
【摘 要】目的:探討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精神分裂癥患者幻聽的療效。方法:選取2019年1月入院的80例在我院住院的有幻聽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符合ICD-10的診斷),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患者。觀察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下接受15次團體心理輔導,每周1次;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健康指導。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采用PANSS和AHRS評定臨床療效。結(jié)果:15次團體心理輔導后,觀察組PANSS和AHRS評分均較治療前及同期對照組治療后明顯降低(P<0.01);結(jié)論:團體心理輔導在干預精神分裂癥的幻聽、改善人際關(guān)系、提高社會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 團體心理輔導;精神分裂癥;幻聽
【中圖分類號】R74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043-01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9年1月入院的80例在我院住院的有幻聽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符合ICD-10的診斷),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患者。男40例,女40例,每組男、女患者各20名,年齡18-45歲,干預組平均年齡(33.72±8.88)歲,觀察組平均年齡(33.8±8.38)病程3-5年,干預組平均病程(4.08±0.83),觀察組平均病程(4.07±0.83)隨機分為兩組,由家屬同意患者自愿,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學倫理學原則,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P>0.05)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1方法 ?團體心理輔導是以團體動力學、社會學習理論、人際交互作用分析理論(PAC理論)、人際溝通理論(5W)為理論基礎(chǔ),強調(diào)體驗式、互動式學習,感悟式成長,重視在團隊人際互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一種心理咨詢技術(shù)【2】。
1.2.2 干預方法,兩組均用奧氮平維持量治療,觀察組接受干預時間共16次團體心理輔導,每周 1 次,每次 50 min,活動的主題分別為: ①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用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介紹自己,盡快和病友熟知,并介紹干預的方法、目標、輔導時間等;②攜手共進(兩次),接納幻聽,理解癥狀,彼此分享,總結(jié)干預幻聽的方法,在同一病區(qū)的患者同伴支持,并留作業(yè);③與你同在(兩次),分析幻聽的“動機”,與其對話達成良性共識,減少幻聽出現(xiàn)的頻率;④尋找幸福(兩次),通過繪畫勾勒出自己向往的幸福畫面,進行描述、分享; ⑤實踐幸福(6次),進行情景模擬,提高幸福感,建立自信心,給予獎勵,接納自我,分享感受; ⑥珍惜擁有,用自己的方式感謝幻聽,表達情緒,進行宣泄; ⑦感謝相伴 在輕松的音樂中,優(yōu)美的舞蹈中互相感謝同伴15周的相伴和支持,分享收獲和成長,總結(jié)經(jīng)驗,用自己快樂的方式彼此告別。
1.3評定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后給予評定。①PANS量表,由3個分量表組成,7項陽性癥狀群量表,7項陰性癥狀群量表,16項一般精神病理學量表。采用1分(無癥狀)~7分(極其嚴重)7級評分,得分越高說明癥狀越重【3】。②聽幻覺評分量 表(auditory hallucinations rating scale ,AHRS),由聲 音響度、頻率、內(nèi)容及患者痛苦程度4個部分組成,用于評估幻聽嚴重程度,得分越高幻聽越嚴重。【1】。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
2 結(jié)果
干預后觀察組的PANSS和AHRS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干預前PANSS和AHRS評分(P>0.05)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的PANSS和AH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下表。
3 討論
本次用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幻聽,主要讓患者接納幻聽、接納自己、建立自尊和自信新心、提高幸福感、建立長期的同伴支持,分散注意力等應對方法,經(jīng)過15次團體心理輔導后觀察組的 PANSS和AHRS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幻聽的頻率明顯減少,有的只是偶爾出現(xiàn),甚至消失,存在的患者也能在幻聽出現(xiàn)時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精神癥狀也明顯改善。此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干預前PANSS和AHRS評分(P>0.05)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的PANSS和AH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充分說明團體心理輔導合并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幻聽有很好的干預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藥物治療,與其它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 一致【4】,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雪晶,郭軼等.小組認知行為治療對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的療效觀察[J]. 中國康復 .2013,8(04)
[2] Molyn Leszcz . 團體心理治療-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1-5
[3] 張明園. 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3:38.
[4] Davis LW, Lysaker PH,Lancaster RS,et al. The Indian-apolis ?vocational Program cognitive be-hawioral ?approach ?to addressing ?rehabilitation issues in schizophrenia[J].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2005,42(1):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