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摘要:“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1]這是課標對低段孩子寫話的目標要求。文章總結了筆者在一年級寫話教學中的新思路,倡導理解童心,欣賞童趣,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作激情。
關鍵詞:思維方式;充滿童趣;表現(xiàn)手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2-0070-01
多年來,在寫話教學中卻存在著不少問題,歸結到一個根本點,是將充滿人性美的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活動變成了枯燥、機械的應試訓練,失落了孩子的童趣,扼殺了孩子的童心。我是一年級的語文教師,在本學期的寫話教學中,我做了一些探索,努力克服以上的弊端,使我的學生們用他們的童心去譜寫一篇篇充滿童趣的樂章。
1.信任孩子,鼓勵個性化的思維方式
孩子充滿想象,他們是想象的天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去描繪所見、所聞、所想。作為老師,我們要信任他們,放開手,讓他們大膽地去嘗試。不要提太多的要求,不要有過多的綴述。因為這些都是孩子們寫作的羈絆。請看這樣一個寫話訓練。
要求:1.這是什么地方?
2.都有誰?
3.它們在干什么?
在領悟了三個要求的精神以后,孩子們寫道“這是在草地上,有一只老鷹和一只小雞,老鷹要吃小雞?!蹦憧赡芤f,文通句順,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夠不錯的了。其實不然,一年級的孩子,詞匯固然貧乏些,可他們的想象豐富;但是繁瑣的要求,善意的提示,像一個框子框住了孩子的思維,失落了孩子的個性。
第二天,我又在課堂上出示了同樣一幅畫,只是把要求變成了:開動小腦筋,編個好聽的故事寫下來,看誰是故事大王。孩子們興趣盎然地去寫,有的甚至一節(jié)課都沒寫完,有的說“老師,我明天再交吧!我能寫好長好長,保證有意思。”有的說“老師,我把我寫的故事讀給你聽聽,你肯定笑掉大牙!”……翻開孩子們的寫話本我驚呆了,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寫了兩百字以上,而且正如他們所言,非常有意思。一個孩子寫道:
“雞媽媽生了好多孩子,她天天教育孩子們要注意安全,不能亂跑,可是有一只小黃雞偏不聽。有一天,這只小黃雞悄悄地溜出去玩,真是太倒霉了,正好碰到了一只老鷹。老鷹的爪子長長的,嘴巴尖尖的,它沖下來要把小雞吃掉,小雞嚇得昏死過去了。可就在這時候,老鷹突然肚子疼,原來她要生寶寶了,老鷹趕緊飛回窩去,等她生完寶寶飛回來,小雞早就被爸爸媽媽救走了?!?/p>
像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每一篇都是精美的童話。我不由得感嘆:孩子,你們真棒!老師們再不要自以為善意地送給你們拐杖,因為你們的思維是飛翔著的。
2.理解孩子,欣賞充滿童趣的語言
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他們敢想敢說,而且怎么想就怎么說,沒有顧忌,沒有邪惡??春⒆拥淖髌芬幸活w童心,要學著用兒童的眼睛看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理解孩子的思想,才能真正去欣賞孩子們那些充滿童趣的語言。
“五一”節(jié)的時候,我布置孩子們寫一篇日記,內容不限。節(jié)后回來時,一個孩子拿著另一個孩子的日記本,急沖沖地來找我,一臉嚴肅地說:“陳老師,你看葉世順好流氓?!蔽覈樍艘惶簩懭沼?,怎么寫出流氓來了?我趕緊接過來,打開一看,只見寫道:
“今天晚上,我在家看電視,我看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親嘴,他們親得真帶勁。男人愛女人,女人愛男人,這是為什么?真是太奇怪了……”
讀到這里,我笑了,對前來告狀的孩子說:“葉世順不是流氓,他只是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老師常跟你們講,怎樣想就怎樣寫,不要說假話。老師也想知道你的小腦袋瓜里裝著哪些有趣的事,還有哪些不解的疑問,你也把它們寫出來好嗎?”上課的時候,我特意讀了這篇日記,并評價說:“有些事情,你們現(xiàn)在不懂,可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就會懂了。葉世順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老師喜歡他?!边@件事以后,學生寫話更加真實大膽了,很少有學生再挖空心思去胡編亂造。欣賞著這充滿童趣的語言,我漸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使我有機會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3.賞識孩子,提倡多種表現(xiàn)方法
低年級孩子的寫話,大都是以記敘的形式出現(xiàn)的。我想,這跟歷來強調“小學生寫記敘文為主”不無關系。從根本上說,“記敘”只是一種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的文章,我們稱之為記敘文。但文體與表現(xiàn)手法還不是一回事,人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靈活選擇。孩子們也有選擇的愿望,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他們的閱讀范圍較廣,涉及到兒歌、童話故事、謎語,甚至散文。他們一旦對哪一種體裁的作品感興趣,就會去模仿。然而孩子的這種模仿是小心翼翼的,在老師沒有要求的情況下,特別是在正正規(guī)規(guī)的寫話訓練中,他們是不敢造次的。
走進孩子的世界,做一名童心未泯的老師,就能看到更多的美好。這些美好開啟了孩子們的習作之旅。對孩子們而言,寫話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交流,是內心世界的展示。教師的責任是更深地挖掘孩子的這種潛能,因此我們都要有一種鍥而不舍的探究精神。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