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不見的手”是斯密經(jīng)濟學理論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引用頻率最高和最為著名的概念。只有正確地理解“看不見的手”,才能真正地讀懂斯密理論。本文嘗試通過對斯密不同的著作對“看不見的手”的描述,分析對“看不見的手”的理解
關鍵詞:看不見的手;國富論;道德情操論
一、“看不見的手”理論的提出
亞當·斯密是公認的現(xiàn)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學的鼻祖,他的“看不見的手”理論研究頗具深度和意義。 在斯密的著作中,他曾三次提過“看不見的手”,而且每部著作都只提過一回。第一次是在《天文學說史》這篇論文,第二次使用是在《道德情操論》中,“看不見的手”第三次使用則出現(xiàn)在《國富論》中。近年些年來,“看不見的手”已成為社會生活都熟悉的流行名詞,同時,圍繞這個詞而展開的理論研究探討也持續(xù)不斷,同時在社會各界留下深厚的意義。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說明為什么對進口或?qū)κ褂米约旱馁Y本進行限制為不必要時,使用了“看不見的手”一詞; 在《道德情操論》中,斯密對“看不見的手”有著更為清晰的表述:盡管富人天性貪婪自私,雇傭勞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但他們還是同窮人一樣分享他們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們對生活必需品作出幾乎與土地在平均分配給全體居民的情況下所能作出的一樣的分配,從而不知不覺地增進了社會利益,并為不斷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資料?!痹诖耍姑艿囊馑际峭ㄟ^“看不見的手”,財富會從富人手中分流到窮人那里,從而實現(xiàn)社會在經(jīng)濟上的公平。因此,在《國富論》那里,“看不見的手”指的是“自利”;而在《道德情操論》這里,“看不見的手”說的是“道德”。
斯密把“看不見的手”描述為一種自然的、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但斯密并未明確解釋這個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有人認為,“看不見的手”的實質(zhì)是市場機制這種客觀的經(jīng)濟規(guī)律。也有人認為把經(jīng)濟規(guī)律作為“看不見的手”,失之過寬。
由此可見,正確地理解“看不見的手”顯得尤其重要。
二、對“看不見的手”理論的理解
由看不見的手所造成的并非有意去造成的秩序這種基本思想,不是斯密的創(chuàng)新。在17世紀配第(Petty)和洛克(Locke)的著作中,這種思想已經(jīng)隱約可見。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在18世紀最早的先行者之可見。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在18世紀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是伯納德·曼德維爾(Bernard Mandeville)。雖然關于曼德維爾是否有一種堪與斯密比擬的自行建立的秩序的概念還有一些爭議,但是他的關于貪婪,奢侈和不知饜足這些私人惡癖會導致財富豐盈這種公共利益的名聲不好的說法(《蜜蜂的寓言》,1714年)激起了許多辯論卻是十分清楚的。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們——斯密是其中之——拒絕接受曼德維爾把私利同貪婪等同起來這種聳人聽聞的說法,但是他們創(chuàng)立了這樣一種基本思想作為他們寫作的一個主題:私人行為可以產(chǎn)生行為人所不曾預期的有益的公共影響。例如,亞當·弗格森(Adam Ferguson)把私人財產(chǎn)和一般政治制度描述為“人類行為的結果,但不是執(zhí)行任何人類意圖的結果”(《關于文明社會史的論文》,1767年)。大衛(wèi)·休謨(David HUME)在解釋司法制度怎樣作為關于具體爭端處理的一系列個人為自己謀利益的決定的副產(chǎn)品而出現(xiàn)時,在他主張說人類體制(如貨幣和語言)是從個人指向另一目的的行為而產(chǎn)生時,均曾乞靈于這一概念(《人性論》,1740年)。
其實,斯密的兩處“看不見的手”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個人對自身欲望滿足的追求。這是人類共同的天性,在蘇格蘭啟蒙思想中,遵循這一天性是符合自然秩序的。
這就是“自發(fā)秩序”的道德:每一個人依自利的原則相互交往,促成各種社會規(guī)則,而正是由對規(guī)則的遵從中,產(chǎn)生了道德的規(guī)范,約束我們的自利不至淪落為自私與貪婪,損害社會的公正。
在斯密看來,人的利己之心本就蘊含著道德的力量,這是一種比任何道德說教更為強有力的影響,它使得自我施行的社會秩序成為可能,而此時的社會不僅是有效率的且是符合道義的?!皩ω敻坏淖非蟆瓕κ|蕓眾生來說,是道德改進最重要的源泉?!薄@就是斯密非凡的智慧。
而斯密在緊接著“看不見的手”之后的一個提醒或許更值得我們謹記:政治只有遵從這種“自發(fā)的力量”才能得到尊重,如果政府中掌權的人“認為他能夠像用手擺布一副棋盤中的各個棋子那樣非常容易地擺布偌大一個社會中的各個成員……這盤棋就會下得很艱苦,而人類社會必然時刻處在高度的混亂之中”。
三、概括
一般說來,“看不見的手”如此生動地概括的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改稱為“對社會現(xiàn)象的有機理解”((1883年)1963年,第127頁以上),哈耶克(Hayek)最近稱之為“自發(fā)的秩序”(1973年,第1卷)——是由三個邏輯步驟組成的。第一步是一種觀察:人類行為常常導致行為人所不曾存心和不曾預見的結果。第二步是一種論點:從大量個人或從長時期來看,這些沒有存心而產(chǎn)生的結果的總和,在適合的環(huán)境下,要能形成這樣一種秩序:它是人心所能理解的,它的出現(xiàn)好像是某一個明智的計劃人所造成的產(chǎn)物。第三和最后一步,是一個判斷:總的秩序?qū)τ谶@種秩序的參與者能以他們所不曾存心而又感到可取的方式,對他們產(chǎn)生善果。
參考文獻:
[1]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zhì)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2]斯密.道德情操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3]帕特里夏·沃蛤恩.亞當·斯密及其留給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遺產(chǎn)[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4]喬洪武.“看不見的手”的倫理內(nèi)涵及其重要意義[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作者簡介:
楊珉灃(1985—)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學專業(yè)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