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姍姍
近年來,隨著影視文學藝術的傳播普及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小說改編成各種風格的影視作品。不論是名著《飄》、《傲慢與偏見》、《達達尼昂三部曲》還是現(xiàn)代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貓鼠游戲》、《永不妥協(xié)》從小說到電影的改變都是比較成功的典型。文本本身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改變之后的電影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同,從小說到電影的改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說常被視為傳統(tǒng)文學的代表,電影常被視為現(xiàn)代藝術的典范。小說和電影文本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二者雖然屬于不同的藝術門類,但是共同完成的是藝術對于人和人生的闡釋。這兩種藝術盡管被冠以不同的名稱,例如語言藝術和視聽藝術、精英藝術和大眾藝術、高雅藝術和復制藝術、傳統(tǒng)藝術和現(xiàn)代藝術等多種相互區(qū)別甚至對立的名稱,而事實上二者都是人類文化生態(tài)圈中的一個部分,他們相輔相成,各自開啟了一個新的地平線并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一個新方面。斯蒂芬·金的小說《春天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于1982年在其小說集《四季奇譚》中出版。小說的背景是上個世紀30年代,那時,“美國的政治腐敗已經(jīng)遲到 了商人面前”,甚至波及到了監(jiān)獄。故事中,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判無期徒刑,由于監(jiān)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監(jiān)獄飽受了各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摧殘。然而,安迪并沒有被多舛的命運毀掉,他經(jīng)過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于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長的污糞管道中爬出,重獲自由,在墨西哥海邊過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收錄《肖申克的救贖》的小說合集《四季奇譚》在當年上市后奪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至今全球已翻譯超過30種語言?!缎ど昕说木融H》這部作品取得的文學成就己經(jīng)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在小說發(fā)表不久,《肖申克的救贖》就己經(jīng)被制作成電影,并得到好評。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jiān)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diào)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xiàn)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huán)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泄。在IMDB當中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并被選入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jīng)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nèi)頁被挖空的《圣經(jīng)》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jiān)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恒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jīng)意的沖動。在監(jiān)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nèi)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huán)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
小說和電影這兩種異質文本在故事、敘述和文本三個層面上除了某些相同之處外,又分別保持了小說和電影的獨有特征,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美學風貌和故事主題。但二者在帶領讀者和觀眾進入藝術世界的可能性和隨之產(chǎn)生的感動卻是殊途同歸的。
參考文獻:
[1].黃書泉.論小說的影視改編[A].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3
(2):67-74.
[2].侯克明.女性主義背景的英雄主義敘事-《金陵十三釵》從小說到電影的文本轉移[J].電影藝術,2012,(1):13-16.
[3].劉爽.復調(diào)結構與多元敘事:小說與電影的互文[A].齊魯藝苑,2006,(2):88-90+96.
[4].歐陽敏.淺談英文電影折射出的西方文化[J].電影文學,2009,(2):16-17.
[5].仇云龍.論《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權力運作[A].東疆學刊,2011,28(2):34-37.
[6].邱璇.文藝傳播學視域下小說文本到電影文本的轉變[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2.
[7].[美]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M].施寄青、趙永芬、齊若蘭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8].王愛娟.《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哥特式?jīng)_突.[A].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杜會科學版),2007,16(5):80-82.
[9].姚偉偉.由文本向電影的成功轉向-論作家凡一平和他的《理發(fā)師》[J].文藝評論.2010,(15):88-89.
[10].于志新.《肖申克的救贖》:對人性的深層思考[J].當代外國文學,2008,(1):60-63.
[11].張佳著.小說文本與電影文本的互文闡釋-以時空轉換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2].莊新紅著:《莎士比亞戲劇的倫理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第98頁。
[13].周尚琴、吳德利.《霸王別姬》小說文本和電影文本的敘事學比較[A].閩江學院學報,2011,32(3):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