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光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一看到春字,人們可能就感覺到暖洋洋,溫意融融;一想到春字,人們的眼前可能就是熱鬧鬧,百花搖動。立春的時候,其實不然。古語云:“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對于華北平原的山川大地來說,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拉開。
不過,立春一過,陽光就明亮起來了,由于前兩天浮云遮住太陽,立春的陽光竟有些耀眼。將近中午,走在小路上,身邊一片亮花花的,雖然天氣依然帶著十分涼意,但心里還是很喜悅的,畢竟春天就在眼前了,這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jié)。
立春第三天,我和朋友相約見了面,稍事寒暄,便驅(qū)車朝著我們的山野前進。我們喜歡爬山。由于一二十天沒有見面,也許是因為春天氣息的感染,一路上話語交織,氣氛熱烈,我知道了他的謀劃,他知道了我的憧憬,彼此間交流著,品味著生活的辛苦,世事的艱難,做人的不易,兩個人都在喜悅之中沉靜著。
車子開到山腳下,我們停車選路出發(fā),山口處,我們遇到一棵偉岸的兄弟樹,之所以叫它兄弟樹,是因為它們連根而生,枝臂相交,冠梢互禮。之所以說它偉岸,是因為此樹黑粗茁壯,虬枝向上,高出其他樹許多,歲約百年之久。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感慨一番,拍照前行。
朝著選定的山峰一路蜿蜒而上,這些荒山上沒有路,我們腳下的山石和荒草就是路,我們無所顧忌地攀援,大山也敞開胸懷任我們信步,像一個老人任他的孩子在他的懷里亂鬧騰。四周的山野一片沉靜,仿佛還不知道春天的來臨,也許是不敢貿(mào)然出頭,被突來的寒風(fēng)細雨吹了去,打了去,一冬儲藏的能量和努力白費了。
這是一片很原始的山嶺,許多石頭也許自天地有史以來就這樣趴著,坐著,躺著,有的倒是從從容容安靜在那里,有的卻自暴自棄把頭埋在土層里,它們都意想不到,隆冬未去,春光乍現(xiàn),此時此刻會有人來,經(jīng)過這里,并很認(rèn)真地注視它們。它們有的風(fēng)化得很光滑,有的歲月的記憶很清晰,有的紋路保養(yǎng)得很美麗。
終于,我們攀上第一座山峰,四周景物盡收眼底。東南方蜿蜒而去的是這群山的最高峰,有許多松樹們綠油油地圍著它。西南方是一個水庫,先前很小,經(jīng)過這幾夏的天雨,周圍山谷的水都往那里流,現(xiàn)在積蓄得好大。水庫的西邊就是遠近聞名的宿州八景之一——煙寺晨鐘,現(xiàn)在大家都叫它鎮(zhèn)頭寺或大龍泉寺,正宗的夾溝香稻米就產(chǎn)于此。西北方我們的來處,是一個村莊,莊上人大都姓武,是明成祖朱棣表舅武忠后代。村莊北面的山谷里,立著一位孝慈千古的皇后——馬皇后的漢白玉雕像。再遠處,山谷的后面就是美麗的杏花村啦,陽春三月,滿谷云霞,美如仙境,因白居易詩而出名,因明成祖屯兵而落魄,前些年去時,風(fēng)韻依然。東北方朦朧處是秦山嶺,有古跡秦山寺已倒塌,秦龍關(guān)尚在。仙人張果老的蹤跡尚或可尋,我不曾見。
興致剛好的我們,順著山梁向前走,突然我發(fā)現(xiàn)腳下有一棵不知名的小草芽,我高興地喊朋友趕快來看,朋友亦十分興奮。放眼去尋,石縫間,土層里有不少火紅的、嫩嫩的草芽長出來,有的才破土而出,有的已經(jīng)長到小拇指般高。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呀,誰言山中春來遲,春已在不知不覺間布滿天涯。
望著眼前的山峰,峰下的河水,水中的夕陽,一陣山風(fēng)吹來,枯黃的谷草,還在忘情地搖曳,卻不知已換了季節(jié)。
立在最高峰處,一個飛鳥劃過天空,我脫口而出,老鷹給小鷹的是天空,大魚給小魚的是河水。朋友大笑道,我們給后代的是春風(fēng),我亦笑。
轉(zhuǎn)過山峰,日暮天際,下山歸去。山上的樹木仿佛還在沉睡,山上的石頭似乎已被我們吵醒,黑暗中的它們見證過遠古的風(fēng)雨,見證過歷史的烽煙,見證過我們來過,而我們的人生見證過什么?路邊的莊稼郁郁蔥蔥,頻頻在向我們點頭。
早在春天的時候,我就許過朋友去看荷,夏天便隨著急切的心情一路走來。
今年的夏天熱來得特別早,未進初伏,人們便無處藏身。這時,朋友想起了我,想起了荷花,我也想起了荷花,想起了朋友。終于相約那天清晨,我們?nèi)チ撕苫ㄗ√帯?/p>
那片荷花我是去看過的,因為去過心里便一直想著,八百畝的荷散落于村莊田野之中,寧靜而又悠然地默默于天地之間,那神情會讓一切沉重于社會的人釋然,讓一切焦躁于生活的人心靜如水,讓一切浮動和狂妄的人安然無語。荷無聲無息,并不說什么,但他有無上的感染力,使你很快會被他消融,會很輕松,會很愉悅,會很怡然。心會不知不覺隨著荷葉、荷花在微風(fēng)中搖曳。
友是沒見過這么多荷的,是沒有聞過這么香荷的,望著她臉上的笑容,我就知道她早已喜不自勝。她一會兒用手去撫摸碩大的荷葉,一會兒又蹲下去手把荷花,閉上眼睛去嗅他們,停了停,又去深深吸上幾吸。她心醉神迷的樣子,天真可愛極了,我只看她的表情便沉醉了。
就這樣,我們走了幾里地,一直走到荷花深處,四周都是荷葉、荷花望不到邊,千姿百態(tài),層層不窮。我們就這樣呆呆傻傻地游蕩著,不知出路。
最后,我們坐下來,我覺得我們是和荷花一起坐在天地之間了,清風(fēng)飄來,荷葉翻動,荷花香氣四溢。突然友的笑聲讓我回過神來,原來有兩株紅荷亭亭玉立,并蒂而開,花骨正半開,又粉又嫩,又羞又柔,煞是喜人。友說:“太美麗了,我們把他摘下來吧?”我搖搖頭說:“是太美麗了,還是讓天地擁有他們吧,此生我們能在他們跟前,欣賞他們,已屬大幸了,摘了他們我們卻無法擁有,他們的美麗會因我們的貪念而失去,明月清風(fēng)也將失去他們,以至于后來人也無法觀賞他們,我們罪過啊。”“就你是一等好人。”友的臉羞得通紅,狠狠地白了我一眼。
我不好意思了,問友:“你知道荷的美麗嗎?”她大笑說:“這誰不知道,古人不是說天下萬千花木,多瓣者而不香,香者則花瓣不多,唯荷瓣多而香馨,荷豈不是天下第一美嗎?”友說完,得意地看著我。
我笑了笑,又笑了笑。友被我笑急了,說:“你說你說,不對嗎?”我說:“蓮子很好吃?!庇褤溥暌恍φf:“原來如此?!薄安粌H僅如此?!蔽艺f,“其一,荷葉蓋圓徑直,亭亭玉立,讓人悅目;其二,荷花高雅圣潔,清香沁人,讓人賞心;其三,荷子心青身白,滋肝養(yǎng)血,讓人提神;其四,荷藕節(jié)節(jié)可食,讓人果腹;其五,荷莖絲絲相連,讓人惜情?!庇颜f:“這些我也懂?!蔽倚πφf:“還有一些你知道嗎?”友愣住了,說:“還有,不會吧,肯定是你自己編的?!?/p>
我一下笑出了聲,鄭重地說:“以上說的是一般人看到的荷的美麗,還有一些美麗,看到的人就不多了。其一,荷遠居江湖鄉(xiāng)野,其心寧靜致遠也;其二,荷出淤泥而不染,其德行高貞堅也;其三,荷葉、花、根、子皆寶,其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普天之下,茫茫萬物,唯有荷能做到這些啊,誰能與他相比呢?”說到這里,我悠然而深情地望著遠方。
友頷首不語。這時,一陣清風(fēng)吹來,花瓣紛飛,荷葉舉起他碧綠的大圓蓋,嘩嘩作響。
我突然對友說:“荷花美麗了我的夏天,而你美麗了我的人生!”友神采飛揚。
記不清從何時起,我對落葉就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是寧靜是愛惜還是歡喜,說不清。這種感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由起初的驚喜到凝思,由凝思到寧靜神往。落葉,確是一種讓人遐想的飛動靈性之物。而這種遐想,總帶有一些無窮的意味。最讓我遐思涌動的,是在皇藏峪山中的那一次游歷。
歲在己未,時在深秋,友二三人,結(jié)伴而游。此時的皖北大地,雖然陽光燦爛著,空氣已是寒冷的,乘車輾轉(zhuǎn),在車外種種景象乍現(xiàn)即逝的流動中,我們不知不覺到了皇藏峪。
皇藏峪山門敞開,我們飄然而入,舉目環(huán)視,山勢蜿蜒,古木參差,山谷紅一片,黃一片,朱色褐色,雜陳其間,若云霞,像錦緞,遠峰近嶺,充滿了詩情,充滿了畫意。那一眼的斑斕與流嵐,把整個天空渲染得幽深而空曠。山間樹葉的顏色,美艷豐富得讓我驚訝。紅葉鮮紅,紅得仙風(fēng)道骨;黃葉金黃,黃得禪氣十足。置身于這樣的斑斕氛圍之中,莫說是行人,就連鳥獸,恐怕也會喜出望外吧。
從瑞云寺后山拾級而上,有趣的是,從枝葉的縫隙里,忽地竄出一只彩色小鳥,亮一下身段,唧唧脆鳴幾聲,瞬間又隱匿不見,它把我們的審美情趣立刻調(diào)動起來,一發(fā)而不可收。而兩三千年高大的古檀樹,硬硬朗朗地站在巖石上,悠然自得地引頸而視,仿佛在發(fā)問:尊客何來?過路?進山還是常住?
這時,從樹蔭深處不斷傳來嘎嘎嘎的鳴叫聲。那是一群山鵲,又或是一群野雞,有些夸張地,在向我們打招呼。似是在告訴我們,這里是它們的領(lǐng)地,來者尊便,但要守規(guī)矩。這些,還只是屬于視野中的那一小部分而已。顯然,這片原生態(tài)的蒼闊山野,是它們世代居住的故園無疑。這里的樹木,一律精神飽滿,有著伸向九霄的勃然勢頭。這里的樹葉,也比其他地方的碩大一些,顯得厚且濃密。無論紅的、黃的抑或半綠半黃的,都顯得燦然亮麗,儀態(tài)萬方,不見有絲毫的輕浮頹唐狀。
此時此刻,無限歡喜在胸中肆意奔涌,心中暗自贊嘆,漸進寒冬,居然逢此美景,真乃幸事!峰回路轉(zhuǎn),且行且高,此時節(jié),怎一個“醉”字能詮釋盡胸中的心情。
忽然風(fēng)起,有幾片五彩的落葉,在林中優(yōu)雅地畫個弧線,翩翩落下。又一陣風(fēng)來,嘩!不遠處一大片樹葉揚揚灑灑,像許多彩色的蝴蝶悠然飛舞,嘩嘩,身后一大片樹葉,紛紛揚揚,鋪在上山的小路上。嘩嘩嘩,一陣彩葉落我一身,整了整衣襟,放眼望去,整個山谷飄飄蕩蕩。
風(fēng)漸起漸大,高一陣低一陣,像海濤又不像海濤,吹過來蕩過去的,顯得甚為急促。一山的浩蕩秋風(fēng),嘩嘩地蕩過山野和樹梢,蕩過我的眼簾,也蕩過我的耳膜。滿山的彩葉們,正從高高枝頭紛揚而下,把個空靈山野渲染得像潑墨酣暢的油畫一般。處在這等幽靜的山野,這等詩意盎然的葉落翩翩之間,沒有刻骨的感懷,是不可能的。那么,這種感懷,是什么呢?是哲思的聯(lián)想?還是美學(xué)的欣賞?還是生命的感悟?此時此刻,心中一直珍藏著的,那一份對落葉的牽掛之情,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輕拍著心岸。
此時此刻,心念如落葉,隨風(fēng)左右涌動,林間上下飛舞。春天樹葉拼命地汲取陽光雨露,日日夜夜給樹干輸送營養(yǎng)。夏天樹葉會給一些不認(rèn)識的山鵲、小翠鳥們,遮光擋雨,抑或有一些小昆蟲們,曾經(jīng)以這些落葉為家,生兒育女,維持生機。秋天修養(yǎng)到最高境界,把自己最亮麗的生命奉獻給天地及路過的人們。冬天,落葉歸根,厚厚地護住生命之本,直至化為春泥,作為老樹來年的養(yǎng)料,從而完成一個生命的輪回。落葉的一生,是勤奮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美麗的一生。
假如此刻,要以純生命來衡量這些悄然而去的落葉,我們是否明白,何謂生命之重?顯然,由于它們的無私奉獻,這人間,才成為有著生命意義的人間。假若此刻,我們真正悟到了這些,并在生存之中運用并倡舉它們,我們的德行和心智,便會崇高起來;我們的愛心,便會厚重起來。我相信,在這個人世間,最為可貴的品性,一定是仁善之心。一個“善”字,會拯救這個紛亂的世界。而我們應(yīng)該從葉子們那種坦然而來、悄然而去的行動中,悟到一些什么……
心里想著這些,在這個深秋的、起風(fēng)的時節(jié),在這個斑斕的、禪意幽深的蒼茫山野,我的眼睛不知為什么不由得迷離起來。舉目四望,在風(fēng)波與嵐氣中,百嶺千峰上的那些紅葉和黃葉們,仍在飄落著,悄沒聲息地飄落著……
這時,我突然感到,我身上的思想、血液、情感乃至肉身,都在隨落葉一起飄落,飄落在天地之間,飄落在紅塵之外……
今天下雪啦,望著急急的飛雪,忙碌的人群,我竟無思無慮,什么飛花瀉玉,好像都與我無關(guān)。晚上下班回家,穿行于風(fēng)雪里,望著蒼茫的風(fēng)雪,我的腦袋竟然白茫茫一片。
忽然想起母親,這個時候經(jīng)常要給父親送飯,父親在一個公司上班,從不買飯吃,只吃母親送的飯,母親不送,情愿餓著。這天寒地凍的,雨雪路滑,且天黑著,我去送飯吧。打個電話一問,今天父親上早班,晚上不用送飯,我便囑咐母親注意保暖,夜里涼。
掛了電話,突然想起一朋友,身體不好,獨自客居于此,風(fēng)雪夜的,打個電話吧,心念已轉(zhuǎn),可惜我不是夜歸人。遲疑一下把手機放進口袋里,天地一片灰蒙蒙,蒼茫茫,寒徹徹。
又想起一個朋友,前些天他的孩子生病,好幾天啦,一直忘了問候,遂把電話打過去,朋友用爽朗的笑聲告訴我,孩子只是小感冒,現(xiàn)在很好,多謝掛念。
走了一段路,過了一個橋,橋下的水面上,水氣騰騰的,雪花亂糟糟地進去,馬上沒了蹤影,河水平靜,高深莫測如圣者。沿著河我一路上任風(fēng)吹雪打,雪花很頑皮,閃進我的眼,輕撫我的臉,鉆撓我的耳朵,脖子身上腳上都是,只有心里不曾被撲進去,靜靜的,沒有被打攪。
路邊一株老臘梅樹,身子靜靜地站著,花朵悠然地開著,黃黃的一身,凝脂一般,數(shù)步之內(nèi),幽香逼人。放下腳步,駐足心悅,暗嘆好花,真是神物,不是絕塵季節(jié)不開花。心頭涌出一首詩來:不去眾人爭春彩,獨自雪中絕塵開。川前河水日夜逝,只待青帝赴穹臺。
天已完全黑下來,四處燈火點點,我來到了天天走過的楊樹林。高大的楊樹林,此刻黃葉落盡,枝干光禿禿赤條條的,靜靜地伸著,不管風(fēng)里雨里,不管冰霜雪水,就這樣靜靜地伸著。每當(dāng)我從樹林經(jīng)過,特別是冬天經(jīng)過,我都十分疑惑,有血有肉的我,還有許多人一件衣服一件衣服地往身上加,一片樹葉不留,毫無遮掩的樹,是如何度過寒冷冬天的,如何抵擋冰霜雪雨的,它的生命如此堅強,它的熱量從哪里來。有個念頭一閃,樹,心中有個茂盛的春天嗎?
心里又想起客居此地的朋友,拿起電話打給她,電話這頭的我,想把身上積蓄的熱情送過去,誰知電話的那頭,傳來春天般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