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峙
風從大海上吹來,吹走烈日下的炎熱,帶來涼爽的氣息。大片的灘涂一望無際,海水漫過時它們是海,海水退去后則成了陸地。不遠處,幾條船擱淺在灘涂上,等待漲潮時重新獲得自由乘風破浪。三三兩兩的游人在灘涂上撿貝殼,捉螃蟹,光著腳踩來踩去。藍天下不時飛過的白鷺,曼妙的身姿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剪影。
此刻,節(jié)氣已過芒種,在這南方的海邊居然有些寒意。天空碧藍如洗,朵朵白云點綴,我裹緊襯衣,用力地呼吸著清冽的空氣——在霧霾嚴重的北方,這可是奢侈品。
這里是啟東,長江、黃海和東海交匯的地方。萬里長江從遙遠的唐古拉山奔騰而來,歷經(jīng)數(shù)千公里,到這里終于卸下一身的疲憊,歸入大海的懷抱,仿佛飄蕩的游子終于回家。它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給了大海,包括跟著它遠道而來的泥沙。海水完全沒有想象中的藍色,而是泛著渾濁的黃,如同黃河一般的黃。
太陽一點點地向西沉入大海。要漲潮了。在海風的鼓動下,白浪一波波翻滾著,撲向岸邊,精疲力盡后又卷土重來。我們步步后退,一點點地把地盤還給大海。沒多久,剛才的灘涂已經(jīng)變成了汪洋。明天,這里又會重新變成陸地。
“每天一覺醒來,啟東就會長出15畝土地?!?年前,同學李新勇跟我介紹啟東時一臉的驕傲,讓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好奇。如今,我的雙腳實實在在地踏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力量在我腳下涌動。漢朝以前,這里還是江口海域。幾千年來,長江、黃海、東海在這里碰撞、翻滾、融合,泥沙不斷沖刷淤積,逐漸地長出了一個個沙洲,沙洲長成小島,小島繼續(xù)長,一點點地連在一起。終于,在100多年前的時候,這里長成了一片陸地。
這種力量叫做生生不息,它讓這塊土地不停地生長。
生長,生長,只有生長。
“啟東”之名,也由此而來——啟東者,“啟我東疆”。這是上天所賜得福地。
在這片土地上,奇跡也在悄悄生長。這里剛剛形成陸地的時候,鹽堿化很嚴重,不僅沒法種莊稼,連水都是咸的。人們靠趕海為生,常年忍受著烈日、風浪、暴雨和孤獨。勤勞的啟東人用自己的雙手改天換地,引進長江水改良土壤,優(yōu)化水質(zhì),發(fā)展經(jīng)濟。如今,走在啟東的大街小巷,你看到的是滿眼的繁華,現(xiàn)代化的程度堪比相隔不遠的上海。全國百強縣,也許是對這個小城現(xiàn)狀的最好注腳。
在恒大海上威尼斯,我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遠遠的一道沙堤,將原本渾濁的海水沉淀得湛藍無比,令人心醉。灘涂已經(jīng)被改造為沙灘,從外地運來的海沙潔白細膩,赤腳走在上面無比舒服。綠茵點綴,綠樹成蔭,一派海濱浴場的怡人景象。背后,一片巨大的住宅、商業(yè)、辦公建筑通過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水系、園林、步道巧妙地勾連在一起,美不勝收,讓人忍不住感嘆……
這片土地上也長出了無以倫比的美味。江海交匯的地方,魚也特別鮮美。地近長江出海口的啟東呂四漁港是全國四大漁港之一,冷、暖、咸、淡不同水系在此匯合,沿岸低鹽水系和外海高鹽水系的混合,加上大、小河流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使得這里的帶魚、鯧魚、海鰻、梭子蟹、黃魚等海產(chǎn)品鮮美無比。李新勇曾經(jīng)給我快遞過啟東的帶魚,那是他看著打魚的人撈上來后馬上快遞,當天下午就送到的。晚餐時,平時不喜歡吃海鮮的我,感動于朋友的熱情,硬著頭皮吃了一塊帶魚。那鮮美的味道,細膩的肉質(zhì),改變了我對于帶魚的認識,并讓我從此愛上了這一美味。在我看來,這應(yīng)該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帶魚了吧。
在一處紅磚高墻的歐式建筑里,我還邂逅了“米歌酒莊”?!懊赘琛保竺自诟璩?,我一下就記住了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這家酒廠專門生產(chǎn)中國傳統(tǒng)的黃酒,但它對黃酒的傳統(tǒng)釀造工藝進行了現(xiàn)代化改良,以程序化、自動化實現(xiàn)精準發(fā)酵,創(chuàng)造了低溫發(fā)酵、連續(xù)500天5℃存儲的米歌釀酒模式。最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對于原料和工藝的嚴苛。米歌選擇位于北緯47℃的三江平原作為原料產(chǎn)地,使用最新鮮的優(yōu)質(zhì)大米,在7天內(nèi)完成從脫殼到釀造的119道工序,令人贊嘆不已。在米歌的品酒室,我們品嘗了“米歌優(yōu)美”“米歌干黃”等幾種黃酒,那澄澈的酒體、醇厚的香味、純凈的口感,正如一支婉轉(zhuǎn)悠揚的歌曲,讓人久久回味。
也許唯一缺少的,就是歷史了。走在啟東的街頭,鱗次櫛比的建筑看起來都很新潮——這座城市在民國17年(1928年)1月才正式設(shè)縣,歲月還來不及沉淀它的醇香,歷史還在蓬蓬勃勃地生長。在這塊年輕的土地上,最古老的房子是民國時期德國人修建的一座教堂。
而當我穿過繁華的商業(yè)街道,來到半步堂公園道廣場,眼前的景象讓我有些恍惚。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聳立,上書“大司馬”三個大字,威嚴不可侵犯。下方一行小字“嘉靖甲辰進士兵部尚書譚綸”,表明了它的來歷——這是明朝萬歷皇帝為表彰抗倭英雄譚綸的功績而建的一座石牌坊。譚綸本是江西宜黃人,嘉靖年間在浙江、福建抗倭屢立奇功,與戚繼光并稱“譚戚”,明神宗時期被任命為兵部尚書,萬歷五年(1577年)去世,被追贈太子太保,并修建了這座牌坊。在他的江西老家,這座牌坊面臨著拆遷,被有心的半步堂主人看中,搬家了啟東,為城市平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
穿過牌坊,踩著高低錯落的青石板步入園內(nèi),眼前兩排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筑,在啟東繁華的深處另辟了一份清幽與寧靜。純木結(jié)構(gòu)的祠堂、白墻黛瓦的民居、清嘉道時期浙江嵊州的社戲臺,各具特色又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些建筑來自江西、浙江等地,都因為拆遷的共同命運而來到了這里,每一根梁、每一方石、每一塊磚都從原址標好了編號搬來,再按照原來的位置一點點地裝好,原汁原味地保證了建筑的原貌。往南走幾步,一座石頭結(jié)構(gòu)的書院大門上,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萬年祈蠟”四字格外顯眼。這座書院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浙江海寧陳閣老。經(jīng)歷了歷史的風雨滄桑之后,這些建筑在它們的故鄉(xiāng)面臨拆除的命運,卻又在啟東這片土地上因緣際會地相聚在了一起。它們原本即將走向終結(jié)的生命,在這里開始了又一次新生。
在時間終結(jié)的地方,啟東人想要留住時間。在缺少歷史的地方,啟東人正在創(chuàng)造歷史。
走出書院,一片小小的梅林再次留人駐足。無它,只因其中的5株梅樹已經(jīng)300多年,卻依舊枝繁葉茂,活力十足地生長。
生長,生長,還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