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齊
對于音樂,我本來最喜愛的是臺灣流行曲,從沒有刻意要聽古典。轉(zhuǎn)向古典,應(yīng)是由于電影的觸發(fā),因電影配樂往往來自古典,聽多了就能聽進去,遂有了食髓知味的心思。而真正得入其門,則是通過聽名曲精選集——廣州本地的發(fā)燒友稱之為“斬件”,取自市場買賣燒臘的慣用語,以俗喻雅也。
音樂作品的“斬件”,相當(dāng)于文學(xué)作品的選本。我讀舊詩詞,也是由選本開始的。有誰是從來不讀《唐詩三百首》,就直入堂奧,直接讀名家別集的呢?就此而言,“斬件”是有功德的,我們很應(yīng)當(dāng)感恩。
即使我已覺得入了古典音樂之門,也仍喜歡買未見的精選集;就像我已讀過很多名家的別集甚至全集,也仍喜歡搜集好的選本。不管是文學(xué)的“斬件”,或是音樂“斬件”,對熟悉的作品,仍會有陌生化的效果。
(臥龍摘自《今晚報》2019年5月22日)
【適用話題】語言;點與面;由此及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