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范縣人民醫(yī)院(457500)毛清華
肝臟局灶性病變作為臨床中一種多見性肝臟疾病,具有病情嚴重、患病較高等特征,對患者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在以往臨床中常用B超進行診斷,雖然能顯示出病灶位置、大小、形態(tài)等,但對于較深的病變難以有效分辨出,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診斷有效性低[1]。隨著近年來超聲診斷技術日益完善,超聲造影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與鑒別該疾病。鑒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評價我院收治的70例肝臟局灶性病變患者中應用超聲造影的臨床現(xiàn)實意義。現(xiàn)將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肝臟局灶性病變患者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聲造影與B超診斷,共有75個病灶。男女比例為41∶29;年齡25~73歲,平均(49.01±11.63)歲;病灶大小1~14cm,平均大小(4.18±3.66)cm。
附表 兩組的診斷結果對比(%)
1.2 診斷方法 70例患者均采用B超診斷儀,對病灶位置、大小、數(shù)目、分布情況、內部、回聲等進行檢測并同步記錄。通過在血流成像技術下對病灶的血流充盈情況、分布情況、頻譜等進行檢測。隨后采用超聲造影診斷,常規(guī)注入造影劑,并將計時器啟動后,實時監(jiān)測門靜脈期、肝動脈期、延遲期圖像的顯示情況,并記錄。
1.3 觀察指標 評價并同步記錄超聲造影與B超診斷的診斷方式。①確診情況;②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定性情況;③特異性、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診斷符合率。
2.1 兩種方式良惡性病變檢出情況 B超的肝臟局灶性病灶檢出率81.33%(61/75);超聲造影的肝臟局灶性病灶檢出率96.00%(72/75)。超聲造影的病灶檢出率高于B超(P<0.05)。
2.2 兩組的診斷結果 超聲造影診斷特異度、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診斷符合率均高于B超診斷(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詳見附表。
B超已成為臨床診斷與篩查肝臟局灶性病變的常見方式,可清楚顯示出病灶大小、形態(tài)、位置、血流供應等。但據(jù)大量臨床實踐可見,B超診斷存在一定不足之處。而超聲造影在注入造影劑后,能夠起到血流信號增強的作用,可動態(tài)觀察血流信息。此外,由于肝臟病變具有多種類型,因此肝臟血流供應、血液分布也存在一定差異性,在動態(tài)影像的觀察下能夠清楚顯示出血管結構、病灶特征等,從而有助于有效診斷與鑒別出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2]??傊?,超聲造影可有效診斷與辨別出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這對于肝臟局灶性病變患者具有重大意義。
本研究表明,B超的肝臟局灶性病灶檢出率81.33%,其中,良性病變檢出率為27.87%,惡性病變檢出率為72.13%;超聲造影的肝臟局灶性病灶檢出率96.00%,其中,良性病變檢出率為37.50%,惡性病變檢出率為62.50%。超聲造影的病灶檢出率高于B超,提示超聲造影可大幅提高所有病灶檢出率,從而有效避免出現(xiàn)漏診、誤診現(xiàn)象發(fā)生;超聲造影診斷有效性、特異性均高于B超診斷,提示超聲造影可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及有效性,診斷結果確切,診斷優(yōu)勢最為明顯。
綜上所述,同B超診斷比較,臨床診斷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定性中應用超聲造影,診斷優(yōu)勢更明顯,可有效診斷與鑒別出肝臟局灶性病變良惡性情況,有利于后期臨床制定適合治療方案提供權威性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