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去國外參加文化交流,花很多錢買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因為太喜歡,所以舍不得穿,除非參加重要會議或在需要表示誠意的場合才穿上身。因為使用率太低,我慢慢忘記了有這樣一件衣服。換季時,家人幫我整理衣柜,我才想起它。躲過水洗日曬,它依舊筆挺,款式卻已經過時。訕訕地把它小心包好,繼續(xù)收進柜底,回味起初對它的喜歡,我忍不住感嘆那些快樂都成了落花流水。
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喜歡過什么人,對方的一點一滴、一顰一笑都讓我有無盡的話想要表達。但我總是怯于啟齒,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心事靜靜地窩在心里,折疊得整整齊齊,幻想有一天會勇敢地站在他面前,“撲啦啦”全部抖開。等啊等,最終,這些情愫就像一粒種子,種在曬不到太陽又缺少雨露的泥土里,只能腐爛在密不透風的土壤中。
我們都太喜歡等,固執(zhí)地相信等待永遠沒有錯,美好的歲月就這樣一日又一日地被等待消耗掉。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鮮期,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是被鄭重地供奉在期盼的桌臺上,那么它們只能在歲月里積滿塵土。當我們在此刻感覺到心中的酸楚,就應該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
——鐵凝《珍重身上衣》
約定此時此地相見,然而人未到,等待。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是甜蜜的回憶或等待的惆悵;從等媽媽回來到倚門望子,家家都在等待中;郵遞員給人們帶來等待的謎底,如今滿街大哥大,等待的已不是書信。
等待集合、等待排隊、等待通知、等待早請示晚匯報、等待廢話連篇的報告會的結束、等待典禮的開始、等待誤點的航班……等待是賊,竊走人們的光陰,如果能用電腦統(tǒng)計每個人一生中浪費于等待的長長短短的時數(shù)之總和,必大吃一驚,人命半條。
然而人們不得不等待,中國諺語“欲速則不達”,法國諺語“必須懂得等待”,我故鄉(xiāng)的老鄉(xiāng)們說“性急吃不得熱粥”。
小學生等待上中學,中學生等待上大學,大學生等待滿意的職業(yè)、美好的家庭……人生是條長長的鏈子,等待是各環(huán)節(jié)鏈子間的紐帶。
引人入勝的風景,遠處有亭臺,人們朝亭臺走去,到了亭臺,更遠處有溶洞,于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終點,更遠處有瀑布……人們因此不顧疲勞不斷地前進。引人走向遠處是由于亭臺、溶洞、瀑布的魅力,人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付出等待,是為了爭取更美好的一個未來的景點。等待寄寓于希望,希望依偎著等待。
等待的未必能獲得,而未曾等待的不速之客卻飛快來到,而且絕對驅不走,避不開。中年在必經之途守候青年,老年又悄悄攜走了中年。
——吳冠中《等待》
如果可以等待,別在喜悅時許下承諾;如果可以等待,別在憂傷時作出回答;如果可以等待,別在憤怒時做出決定。該來的來過,該走的走了,或許這就是宿命,我們不是天使,縱使再虔誠的雙手,也無法改變生活的際遇。
……
有一種愛叫無奈,有一種愛叫放手,也有一種愛叫等待。等待是一個夢,夢里有陽光也有彩虹。我要化作石雕,不管風吹雨淋,不管嚴寒酷熱,為你守候五千年,陪你一起看日出,陪你一起看彩虹。我不愿過多傾訴對你的思念,只要你安好我便快樂著。
等待一只南飛的候鳥,等待于勒,等待戈多。那江畔的伊人呵!我愿做一只五彩的蝴蝶,在世界的盡頭,唱著歌等你。
——莫言《等待南飛的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