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北威州議會通過了該州《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完成對該法的第二次修訂。新修訂的《高等教育法》將于2019-2020冬季學期正式生效。此次修法的目標是,增強該州綜合性大學和應用型大學的自主權,提高高校研究和教學質量,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等。
從修訂內容上看,本次修訂主要涉及州政府與高校之間的關系處理、教學質量的改善、在應用技術大學設立有博士授予權的研究生院等。
一是明確州政府與高校伙伴關系的定位,建設州政府和高校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未來,州政府與教育管理部門不再參與高校的具體發(fā)展規(guī)劃與細節(jié)管理,而是與高校共同協(xié)調未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在這種“共商模式”下,擴大高校的自主規(guī)劃權,學校對自身的建設發(fā)展“當家作主”。
二是突出改善教學質量的重點。其一,通過改善與教學相關的法律框架條件,進一步提升教與學的質量水平。強化相關規(guī)定的實用性,取消一些不切實際的法律條款,如廢除以前有關“出勤禁令”的規(guī)定。今后,教師和學生將在校務委員會中共同決定出勤問題,特別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各占一半的學習咨詢委員會來解決。其二,著力減少輟學人數(shù)。通過開設在線“自我評估”系統(tǒng),讓學生在入學前更好地評估知識水平和學科要求,以針對性地提升課程成績并改善學習成果。其三,加強學習咨詢指導,通過高校與學生達成具體的課程安排協(xié)議,增強學生的學習計劃性。
三是在應用科技大學設立有博士授予權的研究生院。只要德國科學理事會(Wissenschaftsrat)評估后證明,應用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培養(yǎng)過程與水平與綜合性大學相當,那么按照新法他們就有權設立博士學位點。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曹昱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