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偉
身處鬧市的譚嗣同故居坐西南朝東北,磚木結構,二進院布局,東側有園囿,前棟臨街,面闊5間,進深2間,二層硬山頂。中堂與后堂之間有一過亭,歇山頂,封火山墻,蓋小青瓦?,F存建筑面積762平方米,通高8米,共有大小房舍24間,保存基本完整。
譚嗣同的祖輩多以教讀為生,祖父譚學琴曾任過縣吏,生有四子,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排行第三,譚繼洵于咸豐九年(1859年)考取進士,在京為官。不久在瀏陽買下了原屬周姓的祠堂,作為私第。經過幾番修建,成為現存庭院式民宅建筑,譚繼洵任湖北巡撫時,因其官位顯赫,奉皇上旨令,赦封為“大夫第官邸”,簡稱大夫第。
大夫第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布局嚴謹,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其工藝之精美,主要體現在木雕上,屋頂的每一根梁架、每一個斗拱以及雀替,均有雕飾圖案,且線條流暢。正廳屏門,也是雕刻技術的杰作。每扇屏門上面部分采用雙面雕刻的手法鏤空而成,通風采光適合湖南潮濕的氣候。過亭上方有長棱形六角藻井,兩廂配置亭榭、閣樓。鑲嵌在風火山墻上的堆塑造型,非常新穎,每朵花飾栩栩如生。宅子的格門、花窗的工藝雕刻,配上布局嚴謹、高大寬敞的廳院,在南方地區(qū)都是罕見的。
譚嗣同的住房在五間西房的北套間,自題為“莽蒼蒼齋”。其許多詩文、信札都在這里寫成。莽蒼蒼齋原有一幅譚嗣同自書的門聯(lián):上聯(lián)是“家無儋石”,下聯(lián)是“氣雄萬夫”。后改上聯(lián)為“視爾夢夢,天胡此醉”,改下聯(lián)為“于時處處,人亦有言”。里院北屋是維新志士開會的地方。
譚嗣同犧牲后,譚氏家族開始衰落,大夫第面積逐漸縮小,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前棟門樓改成鋪面。1944年,日軍進駐瀏陽,譚氏后人為了保護房舍,在此開設了“花園旅社”,因此,故居免遭洗劫。解放后,這里一直留住12戶居民,到1996年1 1月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后,才正式搬遷。目前“大夫第”在國家文物局、省、市領導及有關部門支持下,已經得到全面修繕。
為迎接2015年3月10日譚嗣同誕辰150周年,譚嗣同故居在2014年末第二次完成改造。
此次改造的內容主要包括譚嗣同故居東南側的小廣場,譚嗣同銅像的位置改為面向北正路。
2018年10月,譚嗣同故居啟動了第三次維修保護工程。“譚嗣同故居及譚嗣同紀念館修繕工程比較大,屋面小青瓦拆下重新修繕復原,房頂進行了拆卸更換,櫞子全部替換;墻面封火山墻的小青磚亦恢復了歷史原貌;地面與墻頭堆塑亦參照歷史照片恢復了原有面貌。譚嗣同墓除了維修拜祭臺及墓圍外,還另外增加了石護欄……”譚嗣同故居及墓祠保護修繕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維修保護工程是自1998年來的第一次大修,主體、院落、圍墻、排水、堆塑等皆參照歷史照片,按照原有風貌進行修繕,在文物形制、結構、材料、施工工藝上做到了“文物維修四保存”的原則。
譚嗣同烈士紀念館
譚嗣同烈士紀念館亦稱譚嗣同祠,位于瀏陽市才常路89號,距譚嗣同故居約600多米。1983年,前廳、過亭、后廳進行了全面修繕后對外開放。1996年元月,譚嗣同祠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湖南省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譚嗣同祠始建于民國二年(1913年),坐北朝南,二棟一亭,屬清末民初的典型祠宇式建筑,祠宇內的木雕、格扇掛落、月梁、藻井、磚窗、卷棚、油漆、彩畫、石作等均制作精細,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觀賞價值和科學價值。
譚嗣同祠大門拼釘幾何圖案竹片,上部女兒墻由兩端向中收縮成三角形西式狀,下部左右鑲嵌祁陽石標志、說明牌兩塊,祠門額上嵌“譚烈士專祠”漢白玉石碑,陰刻楷書金飾。
經庭院拾三級臺階進入中廳,前檐飾卷棚,幾何圖案掛落與格門,廳內立花崗石方柱6根,上部抬粱式構架,前部飾卷棚設月粱,滿置樓袱樓板,正上方懸掛梁啟超先生題寫的“民國先覺”牌匾,匾下原掛譚嗣同油畫遺像(1983年),1998年置換為譚嗣同銅質頭像一尊。前廳與過亭由16頁格扇間斷,過亭由四根花崗石方柱支撐整個建筑,左右各設天井,亭頂正中設六邊形藻井,下飾卷棚,上置粱枋一根,書“譚遺遠堂自建,民國二年秋月”建祠題記。藻井下左、右、前三方制安玻璃窗頁采光,地面鋪青方磚(殘損嚴重),天井底部全部鋪扁卵石。
拾二級臺階入后廳,后廳由四根木柱支撐上部招梁式木構架,前部兩木柱與過亭石柱以月梁連接。后廳前階檐設格扇門14頁,上安裝玻璃與掛落等,廳內后部木枋與磚墻連接,上滿置樓袱樓板。廳正中處置放“譚嗣同烈士牌位”的神龕,雕龍刻花,制作十分精細,“文革”時遭毀。祠內原有唐才常、康有為書贈挽聯(lián)及譚嗣同遺像,亦在“文革”時被毀。
譚祠自修建以來,瞻仰憑吊的文人志士及國內外友人紛至沓來。祠內陳列了譚嗣同生平事跡展覽,由文管所配備專職人員講解。
譚嗣同的救亡圖存、維新變法、追求真理、敢為人先、英勇獻身的愛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譚嗣同墓地
譚嗣同墓
譚嗣同墓位于瀏陽河中游南區(qū)的牛石鄉(xiāng)(現為瀏陽市荷花辦事處)翟水村(現改名譚嗣同村)石山下,墓地距瀏陽市區(qū)8公里,南距云橋約1.5公里,距荷花辦事處3.6公里,西300米有瀏醴鐵路。1904年6月,自縣城遷葬于此。占地面積約160平方米。墓呈半圓形,小圓扁卵石鋪蓋冢頂,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圓圍。前有拜臺,兩側護圍,成八字狀。后立墓碑三通,祁陽石質,主碑刻楷書碑文:“清故中憲大夫譚公復生府君之墓”,高2米,寬07米。墓地前方有石馬、石虎各一,華表一對,鐫刻聯(lián)語:“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資料來源:瀏陽網、“掌上長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