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
異化,顧名思義,異幻變化,即改變人和事物外在的身體形態(tài)和生存狀態(tài),同時又保存其本質特性的一種手法。好處在于通過異化,敘事主體可以完成其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很難、甚至難以完成的事,給人以強有力的思想沖擊。這種手法可以為具備一定寫作能力卻又苦于無好的表現(xiàn)手法的同學提供一個創(chuàng)新的思維、一個新的寫作角度、一條好的培養(yǎng)思想品質的途徑。
異化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這類異化可分為兩種:異化成常人和異化成異人。
1.異化成常人,即通過夢幻、想象等手段進行時空的轉化,改變敘事主體的身體生存狀態(tài),成為另一類常人。比如:美國喜劇片《女人三十》,通過許愿的方式,把一個十三歲的女孩一下子處于她三十歲的世界,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再如:成龍主演的《神話》,在夢境中時空轉換,由一個現(xiàn)代人轉換成秦朝時的將軍,去演繹千古絕唱的愛情。還有把古板守舊的母親與新潮開放的女兒身體對換,分別去體味對方的生活,感受困難、苦心,把水火不相容的母女變成親密無間的“姐妹”……這些都是用一個嶄新的角度來展現(xiàn)未變的個體獨有的思想、個性的思維,深入思考在原有的生存狀態(tài)下的自己,體味他人的艱辛。
運用這種方法,我們指導學生寫作半命題作文《假如我是……》,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把自己放在上帝、天使、首相、老師、經理、清潔工、父母、兄弟等多種角色中,去闡發(fā)自己的思考。寫的是精彩紛呈,思維獨到。還有同學在表現(xiàn)多種思維碰撞時,把自己異化成記者穿越時空去和歷史中的名人對話等,都是異化成常人手法的很好體現(xiàn)。
2.異化成異人,即異化成具備人的形態(tài),又具有常人所沒有的能力。比如:古代的眾多神怪小說,像刑天被黃帝斬掉了頭顱后,仍以雙乳為目,以肚臍為口,繼續(xù)戰(zhàn)斗,表現(xiàn)不屈不撓;唐僧師徒四人借助神力,歷盡艱難取得真經,表現(xiàn)矢志不移;白娘子不惜被壓雷峰塔的結局也要用生命報答許仙,表現(xiàn)感恩與忠貞;花仙狐妖化為人形,支助落難公子金榜題名,成就佳話,表現(xiàn)浪漫與不渝。
再如:拉伯雷把王子變?yōu)榫奕耍餐缴鷧s把王子變青蛙;嫦娥變輕飛上月宮,皮皮魯變小走進魔方;奧林匹斯山的眾神挑起神權之爭,外星人艦隊展開星球大戰(zhàn)……
吸納民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博采現(xiàn)代發(fā)展科技,立足于人的真善美等本性,展開想象的翅膀,給普通人以超人的能力,突破世俗的限制,完成本不可逾及的事件,用奇幻、瑰麗、浪漫的角度,去突現(xiàn)人性的本質,更讓人樂于接受。
運用這種方法,組織學生討論后作文:“你有什么很難達到的愿望?如果賦予你超能力,你將怎樣完成心愿?”一下子激起學生的好奇與興趣,作文也就豐富多彩了。有的說具備超人的記憶與智慧,把世界所有的學位都一下子考下來;有的說想變成超人打擊犯罪;有的變成純潔的天使凈化人的心靈;有的說要和外星人談判,維護星際和平……“水激則石鳴”,人激則智開。給學生一條新的道路,他們可以把自己的高尚思想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這條路上也會走得更光明燦爛。
運用比擬、象征、比喻等手法可以實現(xiàn)人與其他有生命的生物或無生命的事物之間的轉化,跳出“人”的“當局者迷”,用“事物”的視角來“旁觀者清”,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聊齋·促織》中把人變成蟋蟀,竟完成皇差,仙及雞犬;《變形記》中格里高爾變成甲蟲,才促使家人撕掉溫情脈脈的面紗。莊周變成了蝴蝶時,去深入思考人生的哲理;王子變成青蛙后,才考驗出人間真情。機器貓具備人的形態(tài)后,來反映小孩的愿望及奇思妙想;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動物演繹人的社會,去放大人間的荒誕與黑暗;貓與老鼠在經歷無數(shù)次斗爭后,展示弱肉與強食……
同學們在此內容的學習中也有很多精彩的思路:把人變成蜜蜂,展示生物的生活習性;給盲人戴上有靈犀的眼鏡,展現(xiàn)人世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借“坐井觀天”的青蛙一雙翅膀,讓它認識到世界的博大,傳“黔之驢”一套功夫,使它打敗強敵,捍衛(wèi)尊嚴。
改變人平常的生存狀態(tài),處于充滿變數(shù)的生存狀態(tài)時,平時所掩沒的人性就會突現(xiàn)出來,美與丑的碰撞更能彰顯作品的主題。
比如:李煜成為亡國之君后,才有對往事的回憶與追恨;李爾王被趕下王位后,才對自己的親生女兒理解與貼心。六十一位階級兄弟因食物中毒生命垂危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人民的支援,顯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商人為追求利益不聽別人勸說被困珠穆朗瑪峰后,幾名本對其有成見的人卻組成營救小組,挑戰(zhàn)死亡,盡顯英雄本色。蘇東坡落難后看清落井下石小人的嘴臉;泰坦尼克號觸礁后展現(xiàn)面對死亡的人生百態(tài)。
人只有在超離自己的泰然若素的環(huán)境后才能激發(fā)自己的潛能,才能換位思考審視原有的生存狀態(tài),才能引起別人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注?,F(xiàn)在湖南電視臺推出的《變形記》欄目,把母女、富孩子與窮孩子、師生等人對調角色,在他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生活一段時間,去體味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的方式,就是這種異化手法的靈活運用,對調的本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引發(fā)人們的深入思考。
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在作文中跳出常態(tài),寫出了在換位中理解、許多在艱難中見真情、在危急中能關懷的佳作。同時,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學們的思維開始深化,思考日漸深邃,關注逐漸廣泛,友愛之心也漸漸多了,師生的凝聚力也加強了。
異化手法,一個好的寫作方法、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考角度、一條新的培養(yǎng)道德情操的途徑。只要我們關注他人、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我們一定能運用這種寫作方法去更深層次地發(fā)現(xiàn)自己、他人以及社會的真、善、美的。
[作者通聯(lián):湖北谷城縣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