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平
摘要: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抗震技術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建筑工程中抗震技術的應用原理,最后針對抗震技術的具體應用展開了相關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抗震技術;應用;分析
引言
隨著世界性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種工業(yè)化生產活動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容易引發(fā)地震等自然災害,對于人們的生命健康及財產安全具有嚴重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抗震功能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工程施工部門在進行工程建設過程中還需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抗震技術的完善與升級,進一步提高工程結構強度,減輕地震災害對人們造成的影響,改善我國建筑工程的抗震功能水平。
1建筑工程中應用抗震技術的重要性
地震是常見的自然災害類型之一,地震災害的主要特點為預測難度大、破壞性強、可控制性差等,容易損壞甚至直接摧毀房屋建筑結構,對于人們的生命健康以及財產安全具有較為嚴重的威脅。所以,一直以來建筑施工的抗震技術始終都是相關部門重點研究的一大課題,經多年研究實踐,目前我國已經在建筑抗震技術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通過抗震技術的應用與完善有效降低了震中建筑物的倒塌量,群眾人身財產損失也逐步降低,可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抗震技術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性意義。但是,通過專項技術的應用雖然大幅度減輕了地震危害,但是地震后仍會出現(xiàn)大量房屋破損問題,相應建筑的功能性水平,因此,在施工中還需進行抗震技術的完善。
2抗震技術的功能原理分析
發(fā)生地震的時候地殼通過相應運動會釋放強大的能量,借助地震波引起周圍劇烈的震動,距離震源越近,震動就會越嚴重,建筑物的損壞程度也就更高,對居民的生命及財產造成嚴重威脅。建筑工程的阻尼參數對其結構抗震水平具有決定性作用,阻尼值水平偏低,一旦發(fā)生地震災害建筑物就無法對災害的震動能量進行有效吸收,在震動作用下使建筑結構受損,嚴重時甚至倒塌。阻尼值較高,則可以全面吸收地震釋放的能量,起到抗震作用,因此,在施工中應用抗震技術均需提高建筑結構的阻尼值。現(xiàn)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應用的抗震技術主要包括兩種,分別為傳統(tǒng)抗震技術與結構抗震技術。前者主要是以傳統(tǒng)的建筑加固的方式提高建筑整體穩(wěn)定性,這種技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比較受用,但技術應用效果具有明顯的被動性。后者結構抗震技術與前者相比則具有明顯的主動抗震性,在施工過程中以科學的手段直接提高建筑結構的阻尼值,從而確保地震中進行振動能量的吸收,起到主動抗震功能。
3抗震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3.1基礎隔震抗震技術的應用
該技術可以細分為多種技術類型,主要包括橡膠隔離抗震技術以及支撐擺動隔離抗震技術等。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在地基結構部分進行控制,實現(xiàn)隔震目的,確保工程基礎結構的穩(wěn)定性。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前地基施工中所應用的鋼筋混凝土材料框架,在這種結構框架中運用控制鋼筋的勾踐面積和最小配筋率完成抗震的最終目的。進行隔震作用中,需在墻體中增設減震材料并將其與圈梁連接,兼顧建筑結構的承載力以及抗震需求。
3.2耗能、減震和抗震技術
在施工中需在特定位置設置耗能、減震和抗震技術裝置,通過這種方式提高阻尼值。建筑工程各種構件具有一定的特性特征,如果地質災害的規(guī)模較小,建筑結構的橫向剛度在動力作用下能夠對結構變形進行控制,如果地震規(guī)模較大,構件在這種非彈性狀態(tài)下建筑本身的阻尼值就會升高,吸收的能量就越多,從而降低建筑整體的震動性,所以該技術體系中對于能耗組件的合理應用至關重要。
3.3半主動和主動控制抗震技術
半主動控制抗震技術是通過對部件的控制調節(jié)建筑結構參數實現(xiàn)抗震效果,其中控制部件是調節(jié)載體,只需要很少的外部能量,可以通過微弱的電流形式提供能量?,F(xiàn)階段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減震技術的時候通常以電鍵為控制部件,并且由電鍵裝置對相關系統(tǒng)加以控制,所以,應用該技術會使原本的建筑結構動態(tài)特性產生相應改變,該控制體系主要由可變裝置與可控液體阻尼構成。建筑工程的抗震力屬于一種反向力,應用主動控制減震技術主要是借助地震波與這種反向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抗震目的的,作用機制則為結構內部的專項傳感器。
3.4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術
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中需結合以往抗震技術應用經驗逐步完善建筑結構的抗震功能,也就是應用鋼筋混凝土加固框架。在技術應用過程中需應用耗能支撐組件以及鋼支撐組件將它們部署在地震力可以消散的位置,同時,將鋼支撐構建設置在框架支柱之間的間隔部分,以此提高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以及抗震性水平。一旦發(fā)生較嚴重的地震災害,每一層鋼支撐構建與框架結構都能夠共同發(fā)揮作用防止建筑結構出現(xiàn)嚴重變形問題,放置在結構框架中的耗能支撐組件能夠在地震襲擊的時候吸收和處理大量的能量,從而防止地震災害對建筑物造成較嚴重的震動沖擊。
3.5加固抗震技術
除了文章上述幾種建筑抗震技術之外,還可以在建筑施工中通過混凝土鋼筋架與磚石對整體結構進行進一步加固處理,這樣也能夠增強建筑的抗震性能。砌體加固技術主要是應用鋼筋混凝土砂漿進行加固處理,施工中首先鋪設鋼絲網水泥砂漿,鋼筋網可以用來為建筑建造保護層,防止結構裂縫的產生。但是該方法無法作用于地基結構抗震,因此其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建筑功能的日益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步提高抗震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已經成為建筑施工的一種必然發(fā)展趨勢。施工部門還需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逐步深化對于抗震技術的應用,做好技術升級,從而滿足居民對于建筑功能的抗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