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第一中學,廣西欽州 535000)
在進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對教育事業(yè)提出的更高需求,教育人員需要對其進行不斷探究,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進一步發(fā)展,確保教育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為了進一步明確作文教學模式發(fā)展方向,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在對高中學生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均采用固定教學模式,由教師出題,學生進行寫作,最后教師講評學生作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寫作結果,沒有做到有效開發(fā)學生寫作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作文評價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意識,教師很難精確把握評價標準,導致評價過程具有較高難度,進而產生誤差。導致該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因為教師專業(yè)學習,作文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內體現(xiàn)教師語文素養(yǎng),每一名教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短板,導致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不足。如果教師擅長描寫類文章,則該類作文容易得到較高評價,如果教師擅長議論類文章,則該類作文更容易得到教師青睞,基于此,學生作文水平與教師專能力存在必然聯(lián)系。其二為教師情感定勢,該種心理的存在會使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過程中忽視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偏頗。導致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樣性,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深入研究各項問題,確保相關問題能夠得到根本解決。
高中教師在進行作文寫作訓練過程中需要避免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感受,避免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疲憊心理,使學生在進行優(yōu)秀作品欣賞過程中逐步形成獨特的認識和理解,進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思想,使其對于寫作具有更高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寫作思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作文寫作,使其積累一定程度的寫作技巧,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正確指導,基于鼓勵角度評價學生作文,在進行評價過程中需要確保其真實性和針對性。通常情況下,高中學生所具有的閱讀水平較為有限,閱讀時間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安排足夠時間賞析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能夠全面認識好的作品,但是在進行優(yōu)秀作品解讀過程中,教師需要盡量避免學生養(yǎng)成固定思維。
通常情況下,高中生作文水平主要在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兩個方面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兩個方面,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在培養(yǎng)學生句式,修辭,詞語應用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寫作能力,避免學生思維受到限制。例如進行《出師表》一課教學時,在完成教學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續(xù)寫或用寫作形式表達讀后感,通過進行續(xù)寫能夠使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索,實現(xiàn)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有效培養(yǎng)。讀后感能夠使學生更為有效地把握語言應用,在一定程度內提升學生作文寫作水平。與此同時,在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生活環(huán)境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只有確保學生能夠感受生活,從具體生活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取材,才能確保作文具有更為豐富的情感?;诖耍處熜枰龑W生有效結合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進行生活體驗實現(xiàn)作文課堂的合理豐富,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生活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建,確保學生在理解命題過程中能夠聯(lián)想生活實際,使學生有感可發(fā),實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通常情況下,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接受能力,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成長環(huán)境均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正確看待學生,個體差異,最大程度實現(xiàn)因材施教?;趯W生不同特性,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制定。高度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正確認識學生作文水平和認知能力存在巨大差異,確保不斷提升學生作文水平,如果學生作文水平方面存在較大不足,教師需要對其加強鼓勵,引導學生多寫作,可以布置日記或周記的學習任務。通過反復練習基本功,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而對于寫作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效積累和不斷探索,使其在進行寫作時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突破,具有更高的寫作技巧。
首先需要進行課內資源的有效挖掘,確保學生具有更為豐富的作文素材。通常情況下,高中學生具有繁重的學業(yè)壓力,課程較為充實和完整,而語文教材類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的篩選,無論是文章遣詞造句,寫作技巧,情感表達,還是整體布局結構,都值得學生深入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合理應用語文教材,引導學生積累素材,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個人素質。其次,在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僅僅應用教材資源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主要原因在于應用該種方法會使學生素材積累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有效閱讀,《意林》,《格言》,《讀者》等雜志內收錄的文章是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重要讀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進行閱讀過程中總結文章,基于文章主題進行有效分類,摘錄文章中的精妙之處和好詞好句,同時分析文章布局結構,并將其進一步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確保在進行寫作過程中,能夠靈活應用。最后,教師需要應用信息手段,實現(xiàn)作文素材的進一步拓展,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信息設備,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設備搜集寫作素材,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實現(xiàn)更高程度的資源共享。
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確自己文章寫作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然后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通過進行多次修改提升作文水平。在進行具體評價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確保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其一,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然后組織學生共同制定作文評價標準,在完成評價標準之后對學生作文隨機發(fā)放,首先由學生個人批閱,標注作文中存在的基礎語法錯誤,然后由小組討論,分析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和可取之處,選出最優(yōu)秀作文,由全班學生共同探討,盡量活躍教學氛圍,這種評價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對他人作文進行批閱過程中,查漏補缺,從而對作文評價標準具有更為直觀的感受,實現(xiàn)作文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其二為范文解讀,在應用該評價方式時,教師需要在交上來的作文中選擇一篇優(yōu)秀范文,然后在班內進行講評,對文章的遣詞造句,寫作技巧,情感表達,布局謀篇進行全面分析,不僅需要對作文優(yōu)點進行有效分析,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文章中的不足之處,指導學生進行改正。然后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對范文進行評價和修改,在學生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勇敢闡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該種評價活動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fā),確保學生在進行作文評改過程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其三為自我評價,在進行寫作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列提綱,確保學生對作文題目具有更為明確的認知,確定作文主題,然后以此為基礎理清寫作思路,確保布局結構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整體評價,檢查文章措辭和素材應用的合理性,確保觀念表達清晰。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評價而言,以上三種評價方式能夠確保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實現(xiàn)學生參與度的有效提升,使其能夠有自覺鍛煉自身作文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提升學生寫作興趣,強化寫作思維訓練,實施因材施教,加強課堂拓展,改進教學評價能夠確保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不斷提升學生作文素養(yǎng),使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有效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確保學生更高程度滿足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我國教育教學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