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荃
(南寧市江南區(qū)江西中學,廣西南寧 530047)
國泰民安、社會穩(wěn)定,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經(jīng)過實踐經(jīng)驗表明,法令行則國興,法令馳則國衰。依靠法律的約束去規(guī)范人的行為,保障國家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繁榮,這是較為根本有效的措施。
我國現(xiàn)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依法治國,需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要有嚴格的行政執(zhí)法制度與公正的司法制度,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執(zhí)法和司法隊伍。除此以外,還要求全民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
要想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就必須法制宣傳教育。通過學校的法制教育,學生在學校可以學到一些法律常識。具有一定的法制觀念,具備良好的法律基本素質,這對培養(yǎng)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現(xiàn)行憲法規(guī)定: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思想道德、文化知識、民主法制都要兼顧。但是近段時期以來,違法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造成青少年的犯罪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怎樣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是擺在家長、老師、社會面前的關鍵問題,也是困擾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級部門必須加以重視。
(1)打架斗毆現(xiàn)象嚴重。在有寄宿的學校,由于學生在沖涼、洗衣服用水發(fā)生矛盾,或者一天三餐的打飯難免會發(fā)生些碰撞。雙方學生不是很好的謙讓或向老師匯報請求老師解決糾紛,而是采取過激的行為,回家拉一些青年來參與打架,或者找校內同鄉(xiāng)或摯友選在周末晚上或放假的時間在校外大動干戈,決一雌雄,造成嚴重的后果。
(2)小偷小摸行為較多。主要是偷同學的生活用品,剛買的新衣服,剛穿一兩次,洗過后亮曬一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新鞋同樣慘遭厄運。有的學生的箱子鎖被撬開,箱子內錢物被盜。從家騎來的單車如果不小心忘記鎖車或沒有交給保管處保管的話,也是被“借走”的。
(3)黃賭毒的危害。有的學生在鄉(xiāng)鎮(zhèn)的市場上買來黃色書刊,或在VCD出租店租來一些黃色碟,看得津津有味。在學校里偷看女生沖涼,或在黑暗處隨意摸弄女同學。報上登載有個少年去放牛,見有個女孩子獨自一人在找柴火,由于受黃色思想影響,頓起淫心,對女孩子實施強奸。之后又害怕女孩子到公安局報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實施殺人滅口。最后觸犯了刑律。還有一個男生回家偷父母的2萬多元錢,到按摩、桑拿等高級娛樂場所去消費,和按摩女或坐臺小姐打得十分火熱。六合彩一度在城鄉(xiāng)蔓延開來,學生也知道回報率高且不用納稅,跟著上癮,有的給錢叫別人幫買。街邊的那些瘋癲仔、乞丐成為他們詢問的對象,再臟再臭也顧不得那么多,也要問個明白。有的學生沒幾天工夫就把家長給的幾百元錢給花光了,有的中了還想賭,沒有中的更加想扳回原本。沒有錢了又不好意思開口,生怕家長責罵,就有可能鋌而走險去偷。喝酒猜碼、抽煙這種現(xiàn)象也存在。有的學生在周末的晚上(因不用上晚自修)買啤酒、白酒、干雜花生、豆類餅干來吃喝,在此過程中又抽煙猜碼。有的學生利用蹲廁所時間來抽煙,抽起煙來吞云吐霧,神氣活現(xiàn)。有些是在晚休和午休時老師回去休息了才偷偷地抽。抽的時候往往是幾個人同時享受。
(4)來自教育工作者的侵犯。有的學校老師隨便打罵學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某某晚報曾登載過兩起體罰學生的事件,家長向學校和老師索賠,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有的老師趁輔導學生之機猥褻或好淫女學生,嚴重地侵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的學生懾于老師的淫威,不敢告發(fā),只好忍氣吞聲,犯罪行為持續(xù)好幾年,才被告發(fā)。這種人被學生稱之為披著羊皮的“狼”。
(1)重視法制教育,把它納入素質教育的體系中去,判定法制教育的計劃,并且逐步付諸實施。1)學校工作制度化。學校設有專門的法制教育組織機構,由學校領導、政治老師和公檢法司等部門派出的法制副校長組成。每個學期初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確定學期授課內容,時間地點和主講教師,明確具體任務。2)內容系統(tǒng)化,法制宣傳資料由學校政治老師負責編寫,訂匯成冊,每生一冊。主要內容有《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民法》等,印寫出相關重要的法律條文,供學生們參考閱讀。因為教材內有的是沒有出現(xiàn)的。3)授課規(guī)范化。初二年級的主要內容是法律知識,班級課堂教學是法律教學的主要陣地。除此之外,每期學校還搞一次校級的法制公開課,聘請公、檢、法、司等部門的干警給學生上課:或者請少管所、監(jiān)獄里的少年犯到學校進行現(xiàn)身說法。
(2)加強法律知識的教學,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圍。1)指導學生閱讀,開拓他們的視野,鞏固課堂上的教學成果。除了課堂的教學內容外,還根據(jù)授課的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一些有益的報刊雜志。如《如廣西政法報)、《法制日報》、《法律與生活》、《中國律師》等。指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分析評說議論。2)開設法制論壇。設有法系人間、焦點報道,律師答疑等欄目。讓學生自己探討有關知識和熱點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3)情境設置教學。形式有活動課內開設模擬法庭,讓有關同學扮演當事人的角色,讓一些同學扮演法官的角色,讓個別同學扮演律師的角色,在法庭上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地較量一番。組織學生參加法院的公開宣判大會,觀看有關審判案例的VCD影碟、影片,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觸境生情,好像法就在身邊,威嚴無比。
(3)積極地開展有益健康的法律課外活動。如學校舉行法律知識大賽,比一比誰知的法律知識多,開展有關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征文有獎活動;班級之間開展法制宣傳園地板報比賽活動,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都可以。學校開設法制宣傳櫥窗或漫畫長廊,貼有法院的布告或各種法制報紙,聘請律師到學校進行法律咨詢活動,進行互動式的研究探討。如結合“環(huán)境保護法” 到 附近的工廠礦山農(nóng)村調 査 走訪有關治理污水廢氣、粉塵等,實施達標排放。還可以開展上網(wǎng)查詢活動,了解法學界最新的動態(tài)。掌握行情,為政治課教學增添波瀾,注入活水。
(4)我們應從源頭抓起,老師每年在繼續(xù)教育中,都應有學法的學分。知法,才能真正預防和減少校園侵權的發(fā)生。因為教育者的法制觀念不會先天就有,必須靠學習,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
(5)思想政治課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中學生接受的信息增多,視野開闊,知識面廣?,F(xiàn)在提倡素質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想能力,考試不會有太多的死記硬背的,注重實務性和實用性,讓學生運用平時所學的法律知識來分析案例,培養(yǎng)學生判斷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生動有趣的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遠遠地勝過教師在課堂上空洞、枯燥的理論說教。
(6)我們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滿堂灌”,學生沒有主動的學習時間,老師重視主導作用,輕視主體作用。進入21世紀,就必須徹底地打破這種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從重教師、重成績發(fā)展到教師和學生互動。德國的一名教育家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爆F(xiàn)實的法律教學中,學是最根本的,教就是為了學而服務的,學生怎樣學,老師就應怎樣教,以學為本,自主學習。法律課必須把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制觀念,把法制觀念外化為說法用法行為,這樣才達到預期目的。作為教師,將由教書轉變?yōu)閷W,不再以講課為主,而是導學為主。也不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者,而是穿針引線的聯(lián)系人,是一位輔路搭橋的中介人,是靈活機動的節(jié)目主持人。如果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fā)生教,那些只有教學形式的表現(xiàn)而無實質動發(fā)生的教學是假教學。如在講正當防衛(wèi)這個內容時,先出一則案例:某日深夜,某市男青年楊某尾隨下夜班的青年女工至無人處,撥出尖刀,想強奸。她開始假裝順從,乘楊某思想放松之機,從他的身上拔出尖刀,將楊某刺死。教師就引導學生分析這個女青年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還是防衛(wèi)過當呢?《刑法》第20條第3款規(guī)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p>
(7)學生通過分析案例知道這是在實施強奸過程中的暴力犯罪,女青年實施的具備正當防衛(wèi)的條件,所以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教師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應當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老師在積極勤于積累案例材料的基礎上,巧于設計問題,幽默灰諧的語言,讓學生有新的感覺、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并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只要教師充分地發(fā)揮知識和智慧,用新穎的方式去誘導,提高學生的興趣,就一定能使學生迷戀學習,迷戀法律,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也會隨之滋長。如兩名女中學生到自選商場去購物,買兩瓶洗發(fā)露。當她們去付款時,保安員說她倆偷了香水,她們辯稱沒拿。但保安員就是不相信,強行將她們帶到辦公室, 讓 女售貨員對她們 捜 身,結果一無所獲才肯放人,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兩個女生會怎樣做?她們受哪一部法律的保護?兩女生一怒將商場告上法庭,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和名譽權,同時也維護了法律的尊嚴。這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給予中學生的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