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驍
一
黍不語詩中的“沉默”已不是秘密,既在詩中隨處可見,也頻繁見于一些人的評論,更在她的名字之中——最后一點,似乎更有“先驗”性。2012年,在潛江的“詩98”,我第一次見到黍不語。其時,我們都只是“初出茅廬”:她還沒有寫出后來為人稱道的《我的母親坐在那里》《少年游》這一批詩,我也剛出校園,困惑于語言和經(jīng)驗的轉(zhuǎn)化,沒有找到自己的經(jīng)驗和聲調(diào)。初見的細節(jié)已經(jīng)湮沒,我記得的,僅僅是我們的名字的對比性:一個是靜默,一個似乎是雄辯。不過,我名字里的雄辯是被賦予的,是父輩的期望而并不對應(yīng)我的審美;她的名字則是主動的選擇,且在詩中有過闡釋:主體是不被廣泛種植的“黍”,行動則是“走在自己的沉默中”,是“僅僅憑借沉默就區(qū)分了自己”。
二
黍不語的沉默表述,起碼有兩層含義,首先是“失語”。這是詩人,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必然要面對也試圖努力克服的匱乏之境:詞語的匱乏,經(jīng)驗的匱乏。對匱乏的克服,是一個人的認知沖動,詩人不過是將這認知的過程記下來,并企圖更進一步,在“知識”之中,發(fā)現(xiàn)事物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第二層含義,則是主動的選擇,即“不語”。詩人主動放棄了語言,心中有話,但緘口不說?!安徽Z”里面,當(dāng)然有“羞于說話”,也是“一個人必先說很多話,然后沉默”的“知者不言”,甚至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超拔,這源自對自然造物的敬畏,對自我有限的自明,這種我和世界“互不得見”的“平行”感,是詩人的謙遜。此外,還有一種不語來自她詩中常常出場的“厭倦感”,以及《有時候》里的“有時候你張嘴沒有話說”,這是詩人在人群中的疏離感、對生活之庸常的拒絕,以及對個人的獨立性的強調(diào)。
在種種沉默之中,“不語”當(dāng)然要比“失語”迷人,“羞于說話”的不語又要比“厭倦”的不語迷人。但不論哪一種,都有充沛的內(nèi)在邏輯,他們共同賦予黍不語的沉默以多樣性。
三
詩人的沉默已是事實,詩人為何沉默也不再是問題,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看看詩人在面對何物時沉默。
黍不語詩中的客觀對象,大體有兩類:一是河水、田野、棉花、草地、麥子,它們都是平原上隨處可見的事物,可以視為黍不語的日常生活,它們是溫順的,并不給人壓迫。但在這些事物后面,始終橫亙著一個龐然大物。這大概是詩人沉默的源頭:一種個體經(jīng)驗無法把握的“偉大的無名”,在詞語之外,形容之外。具體說來,這“無名”是《午休》里的“沒來由的,不由自主的,疲憊與厭倦”,《密語》里“偉大的厭倦和絕望”,《清明》里“巨大的公平和憐憫”,《夏日》《秋風(fēng)吹拂的夜晚》里“無法彌補的生活”“無可捉摸的生活”,《像河水一樣流》里的“宿命般的寂靜”,《平行》里的“平行的荒涼的溫柔”,《少年游》里“熱烈的荒涼”,《微微》里“寫滿虛無”的時間……
這份名單可以一直列下去。黍不語不回避宿命、絕望、荒涼、厭倦這些意義飽和、情緒強烈的“大詞”,甚至有點偏愛。它們所代表的生活,很難說一個詩人可以全部經(jīng)歷、體驗,但已有的生活,給人的“虛無感”是普遍的,它的不可辯駁、不由分說,也極易讓人產(chǎn)生無奈的宿命感。但這正是“我們要為之度過的一生”,需要我們以熱情、以感受去體驗,去將日常生活過得超凡脫俗。不過,日常生活的準確、全方位呈現(xiàn),從來不是黍不語的著力點,也不是一個寫作者可以輕易達到的(每個人都只能過他自己的、單方面的生活),因而,這種生活更多的,是“無法彌補”“不可捉摸”“未經(jīng)”的生活。一種點到為止,一種對自身匱乏的承認,將言說讓位于沉默,不是詩人的妥協(xié),而是詩人的真誠。
偏愛大詞意味著,要適度地放棄對一些具體的“小詞”的言說。江漢平原的黍不語,在詩中頻繁提及了平原之物。提及而已,沒有多加描述,就將目光由平原(或者說大地)轉(zhuǎn)移到空中。《像河水一樣流》里,詩人點出河水、田野、棉花之后,“宿命般的寂靜席卷而來”,詩人隨即打開自己,接受“意外的憐憫和成全”;《麥子》里,詩人也沒有描述麥子的生長、習(xí)性,或者與人的隱喻性聯(lián)系,而是轉(zhuǎn)移到天空:“我給你看麥子頭上的云”,“也身不由己,也藏有一生的苦楚”;在《少年游》中,一群少年在田埂上,受著“某種神秘指引”,仰望天空、四面八方的烏云,繼而“流下淚來”,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荒涼;同樣,在《夏夜》中,孩童的我無心于地面之物,而是眼睛中映現(xiàn)“浩若夜空的黑暗”;《微微》中,詩人更是直言:“天空最后降下沉默”。
天空降下沉默,地上的事物已無須多費筆墨。從這個意義上說,黍不語的詩不是依賴“地氣”的詩,而是接上了“天氣”。“天氣”的神秘指引,讓黍不語的詩離開了日常的繁瑣,而具有了純凈的力量。
至于出于“厭倦”的沉默,是詩人“在人群中耗光了力量和耐心”。在《歡宴》里,詩人面對酒席上的調(diào)笑和人為制造的感動,在“想轉(zhuǎn)頭哭泣,和身邊人擁抱”的瞬間,發(fā)現(xiàn)自己已無人可以擁抱,因而“更深的沉默已來臨”,這種無人可以擁抱的荒涼,和少年在田埂上感受到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對個人的獨立性的呼喚——哪怕是孤獨的獨立性,也是詩人在《成全》里所說的“親人的撫慰”。這種沉默,你若長久地置身人群,大概不會覺得奇怪。誰不想偶爾離開塵世,做一個局外人呢?連加繆的《局外人》在這個時代也有了這樣的廣告語:“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p>
四
黍不語的詩是“有我之詩”,她幾乎所有的詩里,都明確地站著一個抒情主體。“我”的在場,保證了其詩的真誠。但“有我之詩”,并不等于“自我之詩”?!拔摇痹趫?,是為了觀察、說話、沉默——詩人僅僅是發(fā)現(xiàn)者和記錄者,而不是將所有寫作都傾注于對“我”的觀察,這是莫里亞克所說的“只要到了不再熱衷于自己時,我們才開始成為作家”。這種“自我”的剝離,黍不語有一個極端的表述:“自贖”?!蹲在H》一詩中,詩人發(fā)現(xiàn)當(dāng)人沉醉于自我,很快就會滑入“那是最好的時刻,那是最好的自己”的濫觴,她發(fā)現(xiàn)了危險,將目光投向身外,從而避免了一次“危險的抒情”。
詩人無須也不能沉溺于對自我的觀察,但在沉默敘述中,有我在場是重要的。對黍不語而言,這重要性還要加上幾分:諸多的言說對象,都投影在詩人身上。比如《密語》中的“陽光照在我身上,帶著眾多陌生的影子”,《這世間所有的好》里的“像我擁有了更多的你”,《我不是故意的》中“我必將消失。帶著你們的遺忘”。我不是獨立的、單向度的我,而總有所背負。許多詩人都會在詩中創(chuàng)造“你”和“你們”,為了表述方便,為了視角擴展。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廣義的他者,并不明確地指向某人、某物。
不過,既然有所背負,背負之物就不能模棱兩可。黍不語清楚這一點,她更多的詩,將那些投于自身的影子明晰化了:田野上的少年,夜晚的母親。
黍不語經(jīng)常寫到“孩子”。這是詩的秘密所在:孩子未染世俗,沒有機心,總有一雙新奇之眼,所以說孩子都是詩人大概不會錯。對孩子的愛,也是對自己的童年的天真、純潔的愛。但黍不語寫孩子,并非突出兒童的單純明媚天真,而是突出兒童的一種復(fù)雜性、成人性?!渡倌暧巍防锸龤q的少年,指認四面八方的云,為神秘吸引——這是兒童的心性,但隨即而來的流淚和對荒涼的體認,就很難說沒有成人的經(jīng)驗注入了;《夏夜》里,孩童眼睛映現(xiàn)出浩若夜空的黑暗,這看似客觀的描摹中,也不乏主觀的代入;《懷想》中,一個在河堤上奔跑的感到深深的悲傷的孩子,并不是悲傷于牽掛的人和事,而很可能是多年后詩人回望感到的“天空的頭頂,正藍得一片虛無”。
與孩子的沉默相比,黍不語詩中成人——比如母親——的沉默,沉默的緣由則充分得多。如果說,孩子在沉默的開端,語言尚未形成,所以只能如《少年游》里“拼命地伸手/拼命地指,那些四面八方的白云”,用行動代替言說;母親則在沉默的終點?!兑雇淼哪赣H》里,母親在一張紙條上,“偷偷地學(xué)寫她的名字”,這個“偷偷”,將沉默置入了更深、更不可改變的境地,比之前詩人宣言般的“我們一直沒有學(xué)會使用語言/我們唯一的語言是沉默”更具有力量。《她不知道》里,母親“習(xí)慣以稻子的沉默和垂首,來回應(yīng)這個世界”,更是一種難以改變也難以言傳的沉默。有此沉默的共性,詩人在母親身上看到了自己,所以有《我的母親坐在那里》的“共同經(jīng)歷了某種消失”,在《她不知道》里,則更進一步,我“走向她”,最后“我”和母親的界限完全消泯,而變成了兩個女人:“她”和“她”。
“你”和“你們”的沉默,少年的沉默,母親的沉默,最終其實都是“我”的沉默:既是“我訴說你們所見”,更深的層面上,我就是“你”,就是少年,就是母親。黍不語的詩,也因此組成了一個沉默的矩陣。
不過,“我”對他者的覆蓋,在黍不語這里并不是一開始即如此,在她稍早一些的作品,比如《晚餐過后》里,“我”對父親、母親、孩子,還只是“痛苦”和“垂憐”,后面的更進一步,去掉姿態(tài)性的垂憐,只保留了感同身受的“痛苦”。
如此,黍不語的沉默書寫,推己及人,有了更為寬闊的指向;而她對他者命運的背負,讓詩人的形象在精神上更為純粹的同時,又能讓人想見精神變得純粹之前的混雜,以及由混雜至純粹的痛苦消化:無數(shù)的聲音,無數(shù)種嗓門,都需要一個深情的歌喉唱出——這才是真正的獨唱團。
五
詩人自我的沉默,我們可以說,是詩人明白自我的限度。而描述他人的命運之時,沉默的降臨有人為因素,這似乎是詩——或者說語言——不可避免的“強說”的成分。沉默是詩人的驚堂木,一聲即出,喧嘩隱匿——只是隱匿而已,它們?nèi)栽诎l(fā)聲,只是不為人所聞。
黍不語的沉默描述里,也不乏這些并未消失的聲音,雖然不普遍,但體現(xiàn)了詩人的話語隱退?!拔摇蓖藞?,在一種更為寬闊的寂靜里,讓沉默之物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在《說死》里,鄉(xiāng)下長壽的奶奶十年前為丈夫的去世日夜號哭;后來則哭給自己聽,細數(shù)自己遭遇的磨難和委屈;最近,同齡姐妹離世,奶奶已不再哭。但她并沒有因此而墜入沉默,而是用平常的語調(diào),敘述他者的死亡之事?!墩f死》是黍不語詩中少有的異聲,是沉默之中的罅隙:其他一些言說他者的詩中,他者都是緘默的,只有行動而無表達。但《說死》讓我們在詩人的語言之中,聽到了他者的聲音。他者不再是沉默的、仍由詩人言說的個體,而是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表達自己具體的、鮮活的經(jīng)驗,而詩人,自覺地放棄了形容,回到了一個傾聽者。說詩人“放棄形容”,《說死》可以和另外一首《奶奶》對比?!赌棠獭返膶懽鲿r間比《說死》早,那時,詩人在描述這個老人時,尚有“聲嘶力竭、氣急敗壞、盛氣凌人”等詞,而在《說死》里,唯一的形容詞是“平靜”。形容詞的退隱,無疑,也是詩人自己的退隱。
詩人的退場,不再以“我”觀“物”,因而物也不再“著我色彩”,而是以“物”觀“物”,這近于王國維所謂的“無我之境”。這當(dāng)然只是一種理想。對于詭譎翻覆的此刻,即便投入全副身心,也會覺得經(jīng)驗不夠用,如何能做到“我”的徹底退場?我們所能做的,無非是當(dāng)我在場時,也呈現(xiàn)那些客觀對象的“自性”,不以我的局限、好惡,去遮蔽、去侵略。這亦是黍不語在做,因而顯得可貴的一點。她沒有去超然地放棄“我”,忘記“我”,而是盡其所能地認識“我”。這種認識,哪怕是偏執(zhí)、局限于沉默這一種屬性,但也因其靠近心靈,而充滿了生命力,而打動人心。
六
談?wù)撌虿徽Z的沉默,當(dāng)然是對黍不語寫作的一種簡化。但這種種沉默——匱乏的沉默,厭倦的沉默,敬畏的沉默;“我”的沉默,少年的沉默,母親的沉默——塑造出的神秘的、純凈的、負重的、孤單的詩人形象,已經(jīng)足夠豐富、動人。也許可以這樣說:這些沉默,是她過去之詩的終點和目的地,但在她漫長的寫作之路上,大概還只是一個開端。在一片真正的靜默之中,她可以展開更為寬闊的詩歌。而且,沉默書寫的純凈、神秘、對“天氣”的接近,于我這種過分地依賴“地氣”者,也是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