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 尉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xué)教育集團清河開明中學(xué))
圓,是對稱圖形,也是幾何中非常完美的圖形。圓的知識點較多,很多同學(xué)學(xué)習(xí)起來較為吃力。下文將對與圓相關(guān)的典型題型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以期對同學(xué)們有一定的啟迪。
例1 (2019·濱州)如圖1,AB為⊙O的直徑,C,D為⊙O上兩點,若∠BCD=40°,則∠ABD的大小為_____。
圖1
【分析】本題解法多樣:①連接OD,借助∠BCD求出∠BOD的度數(shù),再利用等腰△BOD求出∠ABD的度數(shù);②連接AC,根據(jù)“直徑對直角”可知∠ACB=90°,借助∠ACD求出∠ABD的度數(shù)。
解法一:連接OD。
∵∠BCD=40°,
∴∠BOD=80°,
又∵BO=DO,
∴∠ABD=∠ODB=50°。
解法二:連接AC。
∵AB為⊙O的直徑,
∴∠ACB=90°,
又∵∠BCD=40°,
∴∠ACD=50°,
∴∠ABD=∠ACD=50°。
【點評】在圓中,見圓周角連半徑,構(gòu)造同弧所對的圓心角;見直徑連弦,得“直徑對直角”。這些都是解決角度數(shù)問題的常見輔助線。
例2 (2018·孝感)已知⊙O的半徑為10cm,AB、CD是⊙O的兩條弦,AB∥CD,AB=16cm,CD=12cm,則弦AB和CD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_cm。
【分析】求兩弦之間的距離,必須先確定它們的位置:如圖2,弦AB和CD在圓心同側(cè);如圖3,弦AB和CD在圓心異側(cè)。因此本題需分情況考慮。
解:①當(dāng)弦AB和CD在圓心同側(cè)時,如圖2。
圖2
連接OA、OC,作OE⊥AB并延長交CD于F。
∵OE⊥AB,AB∥CD,∴OF⊥CD。
∵AB=16cm,CD=12cm,
∴AE=8cm,CF=6cm,
∵OA=OC=10cm,
∴EO=6cm,OF=8cm,
∴EF=OF-OE=2cm。
②當(dāng)弦AB和CD在圓心異側(cè)時,如圖3,連接OA、OC,作OE⊥AB并反向延長CD于F。
∵OE⊥AB,AB∥CD,
∴OF⊥CD。
圖3
∵AB=16cm,CD=12cm,
∴AE=8cm,CF=6cm,
∵OA=OC=10cm,
∴OE=6cm,OF=8cm,
∴EF=OF+OE=14cm。
∴AB與CD之間的距離為2cm或14cm。
故答案為:2或14。
【點評】在圓內(nèi),求相關(guān)線段長度時,常會連半徑,過圓心作弦的垂線段,構(gòu)造由“半弦、半徑、弦心距”組成的直角三角形(簡稱“鐵三角”),并借助勾股定理求解。
例3 (2019·泰州改編)如圖4,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AC為⊙O的直徑,D為弧AC的中點,過點D作DE∥AC,交BC的延長線于點E。判斷DE與⊙O的位置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圖4
【分析】直線DE上已有一點D在圓上,連接OD,只需要判斷半徑OD是否垂直于直線DE,即可判斷DE與⊙O的位置關(guān)系。
解:DE與⊙O相切,理由如下。
如圖4,連接OD。
∵AC是直徑,D為弧AC的中點,
∴∠DOA=∠DOC=90°,
∵DE∥AC,
∴∠ODE=∠DOA=90°,
即OD⊥DE,且垂足為D,
∴DE與⊙O相切。
【點評】在證明直線是圓的切線問題中,如果直線與圓有公共點,那么可以連接圓心與公共點,證明這條半徑垂直于該直線即可,可概括為:“見切點,連半徑,證垂直?!?/p>
例4 (2018·鹽城)如圖5,左圖是由若干個相同的圖形(右圖)組成的美麗圖案的一部分。右圖中,圖形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半徑OA=2cm,∠AOB=120°。則右圖的周長為 _____cm(結(jié)果保留π)。
圖5
【分析】比較左右圖,可知:
【點評】本題運用了轉(zhuǎn)化思想。求弧長的問題,只要能確定對應(yīng)的圓心角度數(shù)和半徑即可。
例5 如圖6,在Rt△ABC中,∠C=90°,AC=6,BC=8,點F在邊AC上,并且CF=2,點E為邊BC上的動點,將△CEF沿直線EF翻折,點C落在點P處,則點P到邊AB距離的最小值是______。
圖6
【分析】求點P到邊AB距離的最小值,那么需要清楚點P的軌跡。由翻折得,點P到點F的距離是定長2,可得點P的軌跡是以F為圓心,以2為半徑的圓的部分。
解:如圖7,以點F為圓心、2為半徑作圓,過點F作FH⊥AB。
圖7
∵在Rt△ABC中,AC=6,BC=8,
∴AB=10,
【點評】在最值問題中,經(jīng)常需要確定動點的軌跡,圓也是常見的軌跡之一。通常構(gòu)造輔助圓的情況有:①動點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②定線段所對的角為定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