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錦
傍晚,一隊官船浩浩蕩蕩開到了鎮(zhèn)江府,兩江總督黃廷桂棄船登岸。一大隊文武隨從緊跟著,一時間,街道上人山人海,鳴鑼開道的喧囂地動山搖。
忽然間,黃廷桂的脖子一涼。他一摸,大叫一聲:我的朝珠呢?
這朝珠可不是尋常之物,是清代官員官服上佩戴的串珠,一共一百零八粒。凡是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都得隨身佩戴,不得馬虎。現(xiàn)在,朝珠竟然丟了,黃廷桂當然大驚失色。
作為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黃廷桂頗有資歷。這樣的朝廷命官哪敢得罪啊。當?shù)氐墓賳T急忙展開偵查。
捉賊的重任落在縣令身上。差役捕快立即出動,搜尋了兩天,連罪犯的影子也沒見到。再過幾天,仍是毫無線索。鎮(zhèn)江府一帶,一向都安定。一定是黃廷桂一路貪婪索取,臭名遠揚,惹惱了高人俠客出來對他小懲大戒??蛇@位俠客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讓黃廷桂丟面子,還不留痕跡,厲害,厲害。去哪里捉賊呢?縣令抓耳撓腮,急得團團轉(zhuǎn)。
手下人不中用,縣令也實在想不出個好辦法,只好決定親自出馬跑一趟。他換上了便服,出門秘密查訪。
縣令到了句曲山。這一帶崇山峻嶺,溝深林密,風光真是不錯。但縣令哪有心思寄情山水?
忽然,縣令看見前面不遠處的陡峭絕壁上,有一個人影。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身材苗條的少女,身穿深紅紗衫,在峭壁上攀緣自如。接著,又跳到女貞樹上采摘女貞子,忽上忽下,身輕如飛鳥一般。
縣令心中一凜,想這女孩看上去就十六七歲,居然有這樣的好身手,如果她掠走黃總督的朝珠,是絕對沒有什么問題的。說不定她還真知道黃總督朝珠被竊的事呢!這樣想著,縣令的目光緊緊地捕捉住了那個少女,看她往哪里去。
紅衣少女采完樹果,很快就從山崖下來,蹦蹦跳跳地踏上了一條小路,縣令也不聲張,悄悄地跟著她。
少女踅身進了一個山洞。洞內(nèi)面積有幾畝地大,曲徑通幽;空氣相當清新,溪水淙淙流過。紅衣少女曲曲彎彎地繞過不少光滑濕潤的石壁,走進了盡頭的一間茅屋。
茅屋門前坐著一個老婆婆,她發(fā)現(xiàn)縣令,就站了起來,呵呵一笑:哎呀!你不是鎮(zhèn)江府的官老爺嗎?怎么會到這里來?
縣令見行藏被識破,十分尷尬,遇到高人了。他趕緊上前作揖施禮,對老婆婆說明了來意。老婆婆微微一笑,道:哦,是這事呀!想必是我那調(diào)皮孫女空空兒與你的上司開玩笑吧,使得官老爺費盡周折找到這個地方來,我一定會好好教訓她。
縣令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就讓我見見她吧。等我拿回朝珠好回去復命。
老婆婆面色一黢,說道:這丫頭剛回來,現(xiàn)在又不知上哪兒去了。再說,她也不愿見生人。請大老爺還是暫且回府。明天,我叫她一定送還總督大人的朝珠。大老爺請在明天午前到江寧縣報恩寺塔頂上去拿就是了。
縣令很失望,但不敢再說什么。他恭恭敬敬地答謝過老婆婆,順原路退出去了。
縣令回到鎮(zhèn)江稟告黃廷桂,黃廷桂聞聽此事,非常震驚,準備第二天趁取珠時把盜賊一同抓獲。
次日,黃廷桂派副將率領(lǐng)重兵包圍了報恩寺塔,人人張弓搭箭等待著盜珠人出現(xiàn)。到了中午,眾人一齊睜大眼睛,仰面注視著塔頂。忽然,看見一道紅光,疾如閃電,從人們眼前劃過。有眼尖的馬上叫起來:快看,塔頂尖上掛上了一串朝珠!
一串朝珠還在那里晃蕩,塔底下已經(jīng)萬箭齊發(fā),嗖嗖的響聲不絕于耳。但是,箭射了一陣,塔上卻渺無人跡。于是,副將命令一名矯健的士兵爬梯子登上塔頂,取了朝珠下來。
朝珠上附帶系了一封書信。封皮上寫著幾個大字:空空兒手封。
副將把信呈送給黃廷桂。黃廷桂一看信封,不解地問縣令:“空空兒”是什么?
縣令說:就是我遇見的那個少女。
拆開信封,信紙上寫著一些話。黃廷桂讀著讀著,眉頭越皺越緊,手不停地抖。原來,此信是譴責黃廷桂的,大意是斥責他身為兩江總督,三朝元老,理應勤于政務,體恤民情??墒撬詮纳先我詠?,作威作福,擾害百姓;玩弄權(quán)術(shù),欺蒙皇上;利用職權(quán),凌辱地方官吏……空空兒忍無可忍,取他頸上的朝珠,略示警告,如不打算迅速悔改,繼續(xù)作惡,定當取他的腦袋,以此作為貪官污吏的榜樣……
黃廷桂讀完信,渾身直冒冷汗,戰(zhàn)戰(zhàn)兢兢,臉也白了??h令在一旁察言觀色,已料知信中說些什么,不由得露出一絲旁人不易覺察的譏諷之色。
經(jīng)此一嚇,黃廷桂繼續(xù)巡視時,已全無興致,氣焰也收斂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