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芳
我小時候家里窮,豆腐已經算是家里的好菜。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買來二斤豆腐招待客人。只見她嫻熟地把豆腐切成厚薄均勻的小方塊,一片片放進加了花生油的大鐵鑊里慢慢地煎,待兩面都變成金黃色后,就加適量水、鹽,煮十分鐘就可以食用了。媽媽把煎煮好的豆腐盛到碟子里,撒上蔥花,擺在餐桌后,就去請客人來吃飯。
我早已抵擋不住這黃燦燦、香噴噴的煎豆腐的誘惑了,趁著客人還沒來,我就偷偷用手拈了一塊豆腐來吃,聽到媽媽和客人走近的腳步聲,我急忙將整塊豆腐塞進嘴里。那時的我嘴巴還小,豆腐又大又燙,以至于我的腮幫子不但鼓脹,而且燙得難受。吐不是,吞又不能,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只好用手捂著嘴巴,背對著媽媽和客人,好不容易才把那塊又大又燙的豆腐吞進了肚里。
席間,媽媽滿懷歉意又不失幽默地說:“沒什么菜,只有小蔥拌豆腐,清清白白?!闭f著,媽媽望向我,把“清清白白”這幾個字加重了語氣。客人呵呵地笑著說:“很好了,很好了。”我聽出了媽媽一語雙關的弦外之音,臉上熱辣辣的,恨不得鉆進地縫里。
客人走后,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老王為人貪婪又自私,老張為人厚道且大方。一日,老王宴請老張,滿席盡是豆腐,并道:“我非常愛吃豆腐,豆腐就是我的命!所以我安排了一桌豆腐宴,請慢用。”隔了一日,老張為了表示謝意,回請老王吃飯,老張備辦了一桌豐盛的菜肴,既有魚、肉,也有老王愛吃的豆腐。席間,老王只吃魚、肉,豆腐連動也未動,老張不解地問道:“你不是愛吃豆腐嗎?”老王邊吃邊答道:“對呀!豆腐是我的命,但我見了魚、肉,就連命都不要了!”媽媽講完故事后,意味深長地說:“為人處世,不要學老王的奸詐和貪婪,要像老張一樣正直大方,懂得感恩和分享?!眿寢屩v的故事,令我至今難忘。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家的生活水平漸漸提高了,媽媽會把豆腐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豆腐釀。
一次吃飯時,媽媽又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人秉性相投,非常要好,結拜成兄弟。一天,他倆在城里相遇,相邀到飯館吃飯。在商議吃什么菜時,一個說吃豆腐,一個說吃豬肉。兩人互不相讓,竟爭吵起來。飯館老板便想出一條妙計,把剁碎的豬肉拌上鮮美的佐料,然后釀進一塊塊豆腐里,先煎后煮。兩人試著品嘗,覺得這道菜比單吃一樣品種好多了。從此,豆腐釀便成了大家都非常喜歡的名菜。從這個故事里,我悟出一個道理:做人如做豆腐釀,要懂得包容、同心、互助,才能演繹出精彩的人生。
我讀高中時,因學校離家遠,周末才能回家。每次回來,媽媽都會做豆腐釀給我吃,在家吃夠了,媽媽會用保溫飯盒給我盛半盒飯,半盒豆腐釀,讓我?guī)Щ貙W校吃。每次媽媽都給我裝八塊豆腐釀,因為我住的宿舍連我在內共有八個人,媽媽叮囑我要將豆腐釀分給同學們吃。因此,每個星期天下午返校時,同學們都會熱切地盼望我早點回去。
待我們宿舍的八個同學都到校后,大家紛紛打開從家里帶來的飯菜一起吃。大部分同學帶來的都是青菜,或咸菜炒豬肉,只有我每次帶的都是豆腐釀。我把豆腐釀夾進每位同學的飯盒,然后我們有說有笑地共進晚餐。
可惜,在我讀高中二年級的時候,我媽媽就病故了。媽媽走后,我再也吃不到豆腐釀了,但媽媽的教導,卻一直讓我刻骨銘心。
現在,我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南北風味的美食品嘗過許多,但只有媽媽的豆腐釀是我一生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