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停稱”淺析

2019-11-20 12:24:33胡彥
西部學刊 2019年13期
關鍵詞:屈子同義謂之

胡彥

摘要:“停稱”一詞,見于《磧砂唐詩序》《屈子章句》《乾隆浯溪新志》《乾隆石屏州志》《竹譜詳錄》等文獻,但各大辭典皆未收錄。停,有妥貼、均勻、平均、均等之意。稱,有適宜、相當、符合、均等之義?!巴!薄胺Q”乃同義連文,“停稱”乃同義復詞,結(jié)合文獻具體語境,可知其有妥帖、適宜與均勻、勻稱之義。因此,《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工具書當增錄“停稱”詞條,以補辭書收錄之空白。

關鍵詞:停稱;妥貼;適宜;均勻;勻稱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9)13-0130-03

清劉夢鵬《屈子章句·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注曰:“‘宜之為言稱也。修,飾也。宜修,言其修飾停稱。皆極言湘君之美,以比賢人也。”注中以“停稱”釋“宜修”,然“停稱”本身是何意?故對其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停稱”還見于《磧砂唐詩序》《乾隆浯溪新志》《乾隆石屏州志》《竹譜詳錄》等文獻,但《爾雅》《廣雅》《辭源》《中文大辭典》《漢語大詞典》《辭?!返裙沤褶o典均未見收錄、解釋,因此需要展開具體論證和回答。

一、單字“停”與“稱”

停,《說文·人部》新附字:“停,止也。從人,亭聲?!北玖x為止住不動,中止,靜止,止息。如《孔子家語·致思》曰:“夫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薄墩摵狻盍簟吩唬骸安盼⑤m停?!薄肚f子·德充符》曰:“平者,水停止盛也?!背尚⑹柙唬骸巴#挂??!币隇椤皶簳r居住,暫時留住”,如《魏書·王修傳》:“負笈求學,身不停家。”《世說新語·雅量》曰:“既當遠別,遂停三日共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門不???,古所貴也。”

又引申為“放置,存放,泊住”,如《風俗通義·窮通·司徒中山祝恬》:“停柩官舍。”《列仙傳·谷春》:“谷春既死,停尸猶溫?!薄督饏T要略方論·果實菜谷禁忌并治》曰:“生米停留多日有損處,食之傷人?!?/p>

因物放妥當才能停住,故又引申為“妥帖”,如《晉書·庾亮傳》:“臣等以九月十九日發(fā)武昌,以二十四日達夏口,輒簡卒搜乘,停當上道?!薄吨熳诱Z類》:“須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而所謂統(tǒng)要者自在其中矣?!薄度辶滞馐贰罚骸爱斚律套h已定,一切辦得停妥?!?/p>

均等自然妥當,故又引申為“平均、均勻、勻稱”,如《漢書·張湯傳》:“平亭疑法?!薄队详栯s俎·諾皋記下》:“常有物與我子停,今何容偏?”李山甫《項羽廟》:“停分天下猶嫌少,可要行人贈紙錢?!蓖7?,即平分?!短綇V記·知人一·裴寬》:“泝流停午”,停午,即正午。《東京夢華錄》卷四《食店》:“面與肉相停,謂之合羹?!毕嗤?,猶言相均、相等。

又有“總數(shù)均分幾份中的一分”等義。如《西游記》第四十二回:“膊闊五停”。《紅樓夢》第四十八回:“眾人喚醒了惜春,揭紗看時,十停方有了三停?!钡谖迨兀骸八蕴煜率W吡擞形辶A?。”

稱,《說文·禾部》曰:“銓也。從禾爯聲。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shù):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其以為重:十二粟為一分,十二分為一銖。故諸程品皆從禾?!倍斡癫米ⅲ骸般屨?,衡也?!堵曨悺吩唬恒屗苑Q物也。稱俗作秤。”[1]330本義為衡量輕重。讀chēng。如《周易·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管子·國難》:“有權衡之稱者,不可欺負以輕重?!薄肚f子·胠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p>

由chēng稱量又演變出chèn,chèng兩種讀音。讀chèng,引申指稱量用的工具,后用“秤”來表示。如《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正權概?!编嵭ⅲ骸胺Q錘曰權;概,平斗斛者?!薄盾髯印ぞ馈罚骸昂馐Q縣者,所以為平也?!薄豆茏印ぞ忌稀罚骸昂馐环Q?!弊鲋亓繂挝?,相當于十五斤。如《小爾雅·廣衡》:“二鍰、四兩,謂之斤。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秤二,謂之鈞。鈞四,謂之石,石四謂之鼓?!?/p>

讀chèn,由衡量,引申為適合,適宜,相當,符合,如《詩經(jīng)·曹風·候人》:“惟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薄秶Z·晉語六》:“稱晉之德,諸侯皆叛,國可以少安?!表f昭注:“稱,副也,副晉之德爾為之宜?!薄盾髯印ざY論》:“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睏顐娮ⅲ骸胺Q謂各當其宜?!?/p>

由適宜引申為形容詞,作合適義:如勻稱,對稱。進而有了“均等”的含義,如《周禮·考工記·輿人》:“輿人為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编嵭⒃唬骸胺Q猶等也。”《西游記》中妖王道:“他見孩兒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問我是幾年、那月、那日、那時出世。”《周易相學通解》曰:“八大相格,是指頭大、面大、耳大、眼大、鼻大、口大、身大、聲大。頭大要額頭聳,面大要城廓明,耳大要輪廓全,眼大要眼神強,鼻大要梁柱高,口大要兩角翹,身大要三停稱,聲大要音韻清,才能大富大貴。”[2]295“三?!敝感窍嗉野讶说拿娌糠譃樯?、中、下三部分:額(天上停)、鼻(人中停)、下頦(地下停)。此處,“三停平等”“三停稱”,指三停均等、勻稱,稱,即為“等”義。

又用于成套服裝,作量詞:如《禮記·喪服大記》:“袍必有表不禪,衣必有裳,謂之一稱。”《白虎通德論》“單袷備為一稱?!薄犊鬃蛹艺Z·終記解》:“襲衣十有以稱?!薄蹲髠鳌らh公二年》:“歸公乘馬,祭服五稱?!倍蓬A注:“衣單(禪)復具曰稱?!?/p>

由上可知,“?!庇小巴滋薄捌骄?,均勻,勻稱”義,“稱”有“適合,適宜,相當,符合”,“均等”義。這些義項,《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辭源》《中華大辭典》等工具書中亦有收錄。如《漢語大字典》釋“停”之“妥帖”義:如《西游記》第三回:“悟空將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當?!薄捌骄绷x:如《敦煌變文集·無常經(jīng)講經(jīng)文》:“送回來,男女鬧,為分財物不停愕(懊)惱?!贬尅胺Q”之“適宜”義,如《孟子公·孫丑下》:“古者棺槨無度,中古棺七寸,槨稱之?!薄吨腥A大辭典》:“稱,等也?!眲t“停”“稱”二字在“妥帖”“適宜”與“平均”“均等”義時可互通。即二字同義。故文獻中出現(xiàn)的“停稱”一詞,乃是連文,即同義并列復合詞(同義復詞)。此類詞語用例諸多,如“停勻”,“停”“勻”一義:均勻平均,如《朱子語類·性理·人物之性氣質(zhì)之性》:“一陰一陽,宜若停勻,則賢不肖宜均”。《續(xù)書譜·疏密》:“書以疏為風神,密為老氣。如佳之四橫,川之三直,魚之四點,畫之九畫,必須上筆勁靜,疏密停勻為佳?!蓖?,即均勻。又如《詩經(jīng)·小雅·天?!贰百聽枂魏瘛敝皢魏瘛保骸皢?、厚一義”,“當以訓‘厚為正?!盵3]139《尚書·無逸》“用咸和萬民”之“咸和”:“咸、和,一義也?!套x為‘誠。咸和即誠和。”[4]139《尚書·多方》“爾何不夾介乂我周王”之“夾介”:“夾、介,一義也。夾介,猶言輔助。”[5]140

二、“停稱”的兩種含義

(一)妥貼、適宜

所見文獻及分析如下:

1.清王謙《磧砂唐詩序》曰:“是故,余與訥夫雅好風騷,博求反約,不敢別有妄設,惟見此集例類有則,裨益吾黨,即停稱格調(diào),尚未免俗,而世或有好之惡之者,究與他選殊異,而且有用,偶因原本字畫舛訛,校仇鍥版,并附二人夙昔討論之辭,亦助伯?、圓至至所未逮云爾?!保ㄇ逋踔t《磧砂唐詩序》)[6]183此處,王謙“停稱格調(diào)”,謂格調(diào)相適宜。

2.清劉夢鵬《屈子章句·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注曰:“‘宜之為言稱也。修,飾也。宜修,言其修飾停稱。皆極言湘君之美,以比賢人也。(劉夢鵬《屈子章句》卷二)[7]

劉夢鵬注曰:“‘宜之為言稱也?!币?,有“相稱,合適”義?!队衿ゅ膊俊罚骸耙耍斠?。”《詩經(jīng)·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薄对姟む嶏L·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敝祆渥ⅲ骸耙耍Q。”《呂氏春秋·當賞》:“主之賞罰爵祿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盡用矣?!备哒T注:“宜,猶當也?!眲t“宜”與“稱”均有“適合、適宜”義。又,“宜稱”本身是同義復詞,屬連文,如《新書》:“故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顏色聲氣,各有宜稱,所以明尊卑別疏戚也?!贝颂帲瑒豉i將“宜修”釋為“修飾停稱”,意即修飾妥當、適宜,形容湘夫人裝扮得恰到好處,與其身份相合。

3.清宋溶纂修《乾隆浯溪新志》:“《頌》中固有“盛德”字,以補敘文之缺;作文固有停稱,庶免復累,此又廬陵之所不識也?!保ㄇ逅稳茏胄蕖肚′聪轮尽肪矶8]

此處“作文固有停稱,庶免復累”,意即作文需妥帖,符合行文要求,沒有贅語。

4.清管學宣纂修《乾隆石屏州志》:“啟圣祠由祠而進為尊經(jīng)閣,見其高大深廣,規(guī)模雄杰,如層巒疊嶂,鎮(zhèn)之于后,與前殿堂適相停稱,因詢其創(chuàng)始何人,則前明守蕭公廷對也?!保ü軐W宣纂修《乾隆石屏州志》卷五)[9]

又:民國袁嘉穀纂修《民國石屏縣志》:“由祠而進則為尊經(jīng)閣,見其高大深廣,規(guī)模雄杰,如層巒疊嶂,鎮(zhèn)之于后,與前殿堂適相停稱,因詢其創(chuàng)始何人,則前明守蕭公廷對也。”(袁嘉穀纂修《民國石屏縣志》卷三十四)[10]

此處“……尊經(jīng)閣……與前殿堂相停稱”,即尊經(jīng)閣與前殿堂相適宜、匹配,符合整體設計。

5.賈師古,錢塘人,畫院祗候,畫人物頗停稱,得其閑逸自在之狀,他則不聞。(《中國書畫全書》)[11]916

此處“畫人物頗停稱”,意謂賈師古所畫人物非常貼切,符合人物“閑逸自在之狀”。

(二)均勻、勻稱

所見文獻及分析如下:

1.元李衎《竹譜詳錄》卷一曰:“偏重偏輕者,謂左右枝葉一邊偏多一邊偏少不停趁者?!保ㄔ钚b《竹譜詳錄》卷一)[12]

清陳鼎《竹譜》:“偏重偏輕者,謂左右枝葉一邊偏多一邊偏少不停趁者?!保ㄇ尻惗Α吨褡V》清昭代叢書本)[13]

王世襄《中國畫論研究(上)》:“所謂偏重偏輕,‘乃左右葉,一邊偏多,一邊偏少,不停稱者。此病圖式,僅一節(jié)著葉,有于理不合處。若從是式,則每節(jié)之葉,左右必須停稱,豈復有竹乎?試以柯九思《晚香高節(jié)》一幀為證。一桿之中,自上而下,有葉之節(jié)凡五。第一節(jié)右多于左,第二節(jié)左多于右,第三節(jié)右多于左,第四節(jié)左多于右,第五節(jié)右多于左,無一節(jié)為左右停稱者,而疏疏落落,自然得勢。即以《詳錄》中所插之偏重偏輕一圖言,竹葉右多于左,吾未嘗覺其乖而理,其不足為畫忌之圖式,明矣。”(王世襄《中國畫論研究》)[14]141

李衎言竹葉一邊多一邊少不“停趁”,意即竹葉不均勻、不相副。王世襄分析衎所言竹之病圖式時,亦指出“測息齋之意,蓋謂一竿之中,竹葉若干節(jié),倘節(jié)節(jié)俱向右或向左偏重(雪壓風竹不在此例),則為畫病矣。是則其圖式當有竹葉數(shù)節(jié),節(jié)節(jié)向一方偏重也。當吾四年前草本章時,即疑是式不當,然未敢遽斷。后閱北平圖書館《四庫》本,并手摹高遁山《竹譜》,悉與吾向所臆斷者合,乃知息齋原譜圖式,本不如此,而《知不足齋本》以屢經(jīng)傳摹,致有今誤也”[15]141,則此處“停稱”之意非常明了:指左右竹葉當均勻、對等。

2.此一節(jié)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稱)。‘人之結(jié)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與下二節(jié),皆著其病也。(鄧散木校釋《歐陽結(jié)體三十六法詮釋》“三四、左小右大”)[16]28

此處乃是論書法,言字之結(jié)構(gòu),“左右大小,欲其相停(稱)”,意為字之結(jié)構(gòu)需勻稱。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停稱”作為同義復詞,當有妥貼、適宜與均勻、勻稱義?!稘h語大詞典》《辭源》等工具書當增錄為是,條目可列為:

停稱:1.妥貼、適宜?!洞兩疤圃娦颉吩唬骸笆枪?,余與訥夫雅好風騷,博求反約,不敢別有妄設,惟見此集例類有則,裨益吾黨,即停稱格調(diào),尚未免俗,而世或有好之惡之者,究與他選殊異,而且有用,偶因原本字畫舛訛,校仇鍥版,并附二人夙昔討論之辭,亦助伯?、圓至至所未逮云爾?!薄肚诱戮洹は婢贰懊酪鹳庖诵?,沛吾乘兮桂舟”,注曰:“‘宜之為言稱也。修,飾也。宜修,言其修飾停稱。皆極言湘君之美,以比賢人也?!肚′聪轮尽罚骸啊俄灐分泄逃小笆⒌隆弊?,以補敘文之缺;作文固有停稱,庶免復累,此又廬陵之所不識也。”《乾隆石屏州志》:“啟圣祠由祠而進為尊經(jīng)閣,見其高大深廣,規(guī)模雄杰,如層巒疊嶂,鎮(zhèn)之于后,與前殿堂適相停稱,因詢其創(chuàng)始何人,則前明守蕭公廷對也。”

2.均勻、勻稱?!吨褡V詳錄》:“偏重偏輕者,謂左右枝葉一邊偏多一邊偏少不停趁者。”《歐陽結(jié)體三十六法》:“此一節(jié)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稱)。‘人之結(jié)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與下二節(jié),皆著其病也。

參考文獻:

[1](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李計忠.周易相學通解[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12.

[3][4][5]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M].北京:中華書局,1956.

[6](清)王謙.磧砂唐詩序[M]//陳伯海,李定廣.唐詩總集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清)劉夢鵬.屈子章句(卷二)[M].清乾隆二十五年藜青堂刻本.

[8](清)宋溶纂修.乾隆浯溪新志(卷二)[M].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9](清)管學宣纂修.乾隆石屏州志(卷五)[M].清乾隆二十四年刊本.

[10](民國)袁嘉谷纂修.民國石屏縣志(卷三十四)[M].民國二十七年鉛印本.

[11]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書畫全書(第二冊)[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12](元)李衍述,(明)周履靖.竹譜詳錄[M].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13](清)陳鼎.竹譜[M].清昭代叢書本.

[14]王世襄.中國畫論研究[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3.

[15]王世襄.中國畫論研究[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3.

[16]鄧散木校釋.歐陽結(jié)體三十六法詮釋[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3.

猜你喜歡
屈子同義謂之
Dale Carnegie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邏輯學研究(2021年6期)2021-02-12 10:51:04
秋月登岳陽樓悼屈原
與屈原對話
西夏文《同義》重復字研究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西夏文《同義》考釋三則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5:30
錢本草
海燕(2016年2期)2016-12-13 01:10:33
屈子
《內(nèi)經(jīng)》之“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新解
顺义区| 扎鲁特旗| 安国市| 昆山市| 澳门| 蓬莱市| 金阳县| 巴中市| 文成县| 绥江县| 益阳市| 三明市| 汝南县| 新津县| 屏东市| 宁城县| 邵东县| 图木舒克市| 云梦县| 邵阳县| 卢湾区| 康保县| 吉木乃县| 阿巴嘎旗| 永丰县| 梨树县| 玉树县| 泸州市| 土默特右旗| 门头沟区| 新化县| 保亭| 西平县| 奇台县| 安义县| 湘阴县| 图木舒克市| 高密市| 泌阳县| 绥化市|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