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淡淡淡藍
想講兩個雞湯的故事。
前幾天,我和同事在涼爽的空調房里正忙碌于工作,同事接到她母親的電話,說中午要給她送一鍋雞湯過來。
為什么呢?同事的先生去外地出差,孩子去了奶奶家。老母親知道家中只剩閨女一人,是斷斷不會好好下廚好好吃飯的。
于是,她一大早就殺了一只家養(yǎng)的土雞,用砂鍋文火慢燉著,并掐好時間,準備在閨女吃午飯的時候準時送達。
同事連聲拒絕甚至哀求:媽,求你千萬千萬不要來,這么毒辣的太陽,你騎一個電瓶車,會暈倒的!
那日室外溫度高達38℃,同事母親家在郊區(qū),距離我們公司十幾公里,同事母親已經年近七旬,她的交通工具是電瓶車,即便風馳電掣也需要四五十分鐘。
這邊同事極力勸阻老母親,那邊老母親像是要發(fā)火了,我在邊上都聽到了電話里老母親的聲音高亢:騎電瓶車風呼呼地吹,一點都不熱!
直到中午,我出去吃了一碗面回來,推開辦公室的門,看到了動人的一幕:
同事呼啦呼啦喝著雞湯,同事的母親坐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盯著閨女,臉上是心滿意足的微笑。她頭發(fā)花白,精神矍鑠,臉頰因長時間在高溫下暴曬而變得通紅。
整個辦公室充滿了濃濃的雞湯香,是那種土雞湯才有的醇香,就算剛吃飽飯的我,仍然難以抑制地吞了幾口口水。
我悄悄地關上門離開,這樣的時光,不應該被人打擾。
再來說另一則。
我和大哥住在同一個城市,父母和二哥居住在縣城。有一天老爸突然腿腫得不能行走,二哥發(fā)了照片在我們兄妹群里,看到照片,大哥二話沒說,當天就開了車回去把老爸接了過來。
帶老爸做了全身檢查,按醫(yī)生要求住院。我和大哥商量:老爸住院,早餐和中餐都由我負責,你負責晚餐好嗎?
大哥一口拒絕:不要,一日三餐都我來。大哥經營著一家飯店,我便依了他去。
一次我去醫(yī)院看老爸,病房里正好大哥也在,他給老爸送來了剛燉好的雞湯,邊用手掰一個雞腿遞給老爸,邊得瑟地對老爸說:這雞是正宗土的,平時吃不到的,你就使勁吃肉使勁喝湯,明天我給你送龍蝦鮑魚……
我不客氣地打斷他:得了,別給老爸吃太多海鮮??墒牵业拇蟾?,一年都難得回兩趟家看父母的大哥,平時對父母都不打電話問候的大哥,一直被我們詬病“已人到中年還頑劣不堪”的大哥,對小女兒耐心不過三秒的大哥,在飯店里動輒就暴脾氣對員工發(fā)火的大哥,究竟是什么時候變得溫暖又柔軟的呢?
是因為最深沉的愛,原本就是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最深處的嗎?
是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懂得了愛,學會了如何去愛,接受愛,也付出愛嗎?
在網絡上喝多了心靈雞湯的我們早已經免疫,唯有這一碗餐桌上的雞湯,文火慢燉兩小時的雞湯,香氣四溢的雞湯,才是真正溫暖人心的雞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