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翠平
20世紀70年代,我出生于一戶普通的農家。小時候,家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平日里飯桌上是見不到肉的,連肉沫星子都沒有,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會有幾個葷菜,但也要擺上好多天母親才會讓我們伸筷子。
那時候,最令我難忘的吃肉經歷,便是我十歲那年的國慶節(jié)。那年國慶節(jié),家家戶戶熱鬧非凡,窗外凈是小孩子“吃肉嘍!吃肉嘍……”的叫喊聲。一大早就被吵醒的我,從被窩里爬出來,疑惑地問母親發(fā)生了什么事。母親告訴我:“今天是國慶節(jié),公社特地發(fā)了四斤肉票來慶祝。”聽到這里,我欣喜萬分,想到能吃香噴噴的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母親說的“公社”就是那個時候的“人民公社”,“肉票”就是人們買肉用的票。那時,一般一個鄉(xiāng)就是一個人民公社,人們買什么都得憑票購買。
正在我出神地想著美味時,母親悄悄湊到我的耳邊,神神秘秘地告訴我:“今天是個好日子?!蹦赣H的這一句話,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追問母親,她說你中午就知道了。
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我左等右等,終于等到了中午。這時,父親拎回了一刀豬肉,我和弟弟圍繞在他身邊,望著那塊肥油油的豬肉,饞得口水直往肚子里咽。肉買回來了,怎么做?對于平日里難得吃到肉類的農村人來說,怎么做好這頓肉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最后,還是母親有主見,拿定了主意:一斤半紅燒,一斤半清燉,剩下的一斤腌制,留作日后吃。
一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后,紅燒肉終于出鍋了,清燉肉也差不多燒好了。紅燒肉端上桌,母親才說出讓我好奇了半天的事:“今天是你的生日,應該多吃點肉?!蔽乙魂圀@喜,然后扒拉著母親端來的一大碗紅燒肉,自顧自地吃了起來,絲毫沒有留意到母親早已離開了桌子。吃完,我才發(fā)覺母親在候著鍋里的清燉肉。清燉肉做好,母親先給爺爺奶奶盛好,然后又給我盛了一大碗,再給父親、弟弟盛了些,最后她自己拿著勺子在鍋底盛了點剩下的湯水,細細地品嘗著,我自始至終都沒有看見她吃一塊肉。如今想想,那時候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只顧著自己而沒能好好地回報母親。
轉眼許多年過去了,大大小小的生日過了許多次,但我始終忘不了那年國慶節(jié)過的生日。因為,那天過生日的時候,我吃到了一生中最美味的肉,那肉凝聚著母親的勤勞智慧,同時也包含著母親深深的慈愛。
(選自2018年10月1日《柯橋日報》,有改動)
幾十年前,普通人家平日里飯桌上見不到肉,“連肉沫星子都沒有,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會有幾個葷菜,但也要擺上好多天母親才會讓我們伸筷子”。這種過去很常見的情況對于今天的小朋友們來說可能是難以想象的。經過幾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40余年的發(fā)展,我國的各項事業(yè)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今天的小朋友們可能不僅能經常吃上肉,而且肉的品種多樣。作者回憶小時候在國慶節(jié)過的那個難忘的生日,先交代了家中的境況,這為下文寫“我”聽到母親說公社發(fā)了肉票后“欣喜萬分”、看到父親拎回一刀豬肉“饞得口水直往肚子里咽”做了鋪墊。但對作者而言,那個生日之所以難忘,不僅僅是因為吃到了難得吃上的肉,還因為“那肉凝聚著母親的勤勞智慧,同時也包含著母親深深的慈愛”。作者的母親的勤勞智慧、深深的慈愛,大概也能讓今天的小朋友們深受感動。
本欄目插圖:高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