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 要]讀是語文永恒的主題,文本品讀是理解文本內(nèi)容,領悟作者情感的主要方法和途徑。通過抓關鍵詞句、讀精彩片段、借媒體輔助、解文章結(jié)構(gòu)等多種方法,去品味文本在語言、意境、結(jié)構(gòu)、表達方法上的獨到之處,能夠提高學生對文本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閱讀教學;四讀代講;品讀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8-0060-0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四讀代講”法是指通過初讀、精讀、品讀、誦讀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達成以讀代講的教學目標。其中,品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品味文本在語言、意境、結(jié)構(gòu)、表達等方面的獨到之處,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們該如何指導學生品讀呢?
一、抓關鍵詞句,理解內(nèi)容,感悟作者之情
于永正老師說:“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里?語文的味道在哪里?在關鍵的詞句里?!弊プ£P鍵詞句,才能準確地解讀文本,才能進一步感受到文本的思想感情。
如教學《慈母情深》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從“震耳欲聾的噪音”和“烤”字中體會母親工作環(huán)境的艱苦,從“瘦弱的脊背、疲憊的眼神、龜裂的手指”中感受母親的飽經(jīng)風霜和辛苦操勞,從“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中理解母親的收入微薄??墒?,為了讓我看書,母親卻毫不猶豫地將錢掏了出來,這就是母愛的偉大,這就是慈母的深情。可見,抓住課文的精妙詞句悉心品味,就能很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就能激發(fā)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二、讀精彩片段,揣摩推敲,感受語言之妙
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課文情感濃郁,文質(zhì)兼美,語言表達各具特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捕捉文章的閃光點,引領學生細品精彩片段,感受語言之妙。
如教學《珍珠鳥》一文,我這樣引導學生:“因為有了作者的呵護和關愛,這只怕人的珍珠鳥才由原來的膽怯變成了現(xiàn)在的自在無憂。從課文的哪段描寫中你感受到了這種沒有絲毫戒備的信賴?”學生很快抓住了這段精彩描寫:“有一天,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師:你能結(jié)合具體的詞語或句子來談談感受嗎?
生1:我認為“趴”字用得巧妙。珍珠鳥趴在作者肩頭就像嬰兒依偎在媽媽的懷中一樣,睡得那樣的安穩(wěn)甜蜜。
生2:我覺得這樣的畫面好溫馨。你看,睡夢中的珍珠鳥還咂咂嘴,肯定是夢見和作者一起享用美味了。
師:這正是作者語言的巧妙傳神之處,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從中體會到他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三、借媒體輔助,展開想象,品味意境之美
古詩詞語言優(yōu)美,意蘊深刻,只有品味欣賞其意境,才能得其精華。在古詩詞的品讀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的輔助,讓情境再現(xiàn),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發(fā)揮想象,體會詩詞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
例如,《清平樂 村居》一詞,詞人將如茵的綠草、潺潺的小溪、低矮的茅房、微醉的翁媼、幸福的三兒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幅畫面里。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聲像結(jié)合、圖文并茂的特點,展示課文插圖,與詩詞互為襯托,并配以悠揚的古箏曲,師生伴著音樂或低吟淺唱,或大聲誦讀,調(diào)動視、聽多重感官去體會詩詞意境。在品讀“醉里吳音相媚好”一句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猜測:“這對鶴發(fā)童顏,微微醺醉的老夫婦,他們會親熱地聊些什么呢?”學生說:“他們可能在感嘆自己真是好福氣,有三個好兒子,也可能在夸他們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勤勞能干,還可能在嗔怪小兒子太調(diào)皮了呢??傊?,這樣的交談都說明了他們晚年生活的幸福和滿足。”通過想象,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這道詞的內(nèi)涵,感悟到了詞人對農(nóng)村寧靜生活的喜愛和向往。
四、解文章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賞析表達之巧
文章的思路就是作者考慮問題的途徑,即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再說什么,落實在紙面上就是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段落層次。要想把握好文章結(jié)構(gòu),就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文體進行分析。
寫景類的文章,大多以地點和空間的轉(zhuǎn)換為線索?!队浗鹑A的雙龍洞》一文,每個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句話就點明了作者的觀察點,將它們連起來就是文章的線索:沿途美景→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這樣的結(jié)構(gòu),移步換景,脈絡清晰。說明文的布局特點則是先概述后分述,以條理清楚見長。如《松鼠》一文,先總體介紹松鼠的特點,后具體介紹它的漂亮、馴良、乖巧和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這樣的結(jié)構(gòu),枝葉分明,清晰而嚴謹。學生只有理清寫作思路,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領會文章的表達之巧,并遷移應用到寫作中。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去品讀文章,鑒賞文章的獨到之處,以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