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承 王楠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為陽性樹種,不耐庇蔭,喜溫、喜光,耐貧瘠,也是重要的用材樹種。菌根真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循環(huán)和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植物根系與菌根真菌形成的互利共生體,對植物營養(yǎng)獲取和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菌根的主要作用是擴大植物根系吸收面,增加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能力,以及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比如增強抗病、抗旱、重金屬耐受性方面的作用。在造林活動中,菌根化造林已是普遍要求。菌根真菌對馬尾松的作用研究已較多,但不同林齡馬尾松苗接種外生菌根真菌的效應的差異研究較少。本文旨在探明接種彩色豆馬勃在不同林齡馬尾松上產(chǎn)生效應的差異,為馬尾松菌根化育苗和造林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qū)西天目鄉(xiāng)的試驗大棚,地處北緯30°18′30.59″,東經(jīng)119°24′25.30″,海拔400米,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年均溫16℃,無霜期240天,年日照時數(shù)1820小時,年輻射總量107.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1500毫米,年相對濕度為82%以上。
1.2 試驗材料與處理
馬尾松(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苗來源于臨安區(qū)種苗管理站,供試土壤為黃紅壤,苗木移栽前用0.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土壤。接種材料為彩色豆馬勃菌劑,來自中國林科院林木菌根研究開發(fā)中心。試驗設計2個區(qū)組,分別為接種區(qū)和不接種區(qū),每區(qū)組5個林齡,每個林齡10株,共計100盆。塑料盆高度約40厘米,上口徑約40厘米,底徑20厘米,每盆裝等量土壤,采用點穴式接種。2019年2月初,選長勢良好的馬尾松苗移入盆內(nèi)栽培,每盆1株,置于試驗大棚中,進行常規(guī)管理。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根系測定 2019年8月取樣帶回實驗室,用60目標準土壤篩(0.28毫米孔徑)將根系與土壤分離,用自來水反復沖洗干凈,利用EPSON根系掃描儀獲得根系樣品圖像,采用WinRHIZO Pro STD1600+型根系圖像分析系統(tǒng)(Regent Instruments Inc.,Quebec,Canada)進行分析。
1.3.2 ?生物量測定 ?流水沖洗掉培養(yǎng)基后吸干水分,稱植株鮮重。然后在烘箱中105℃殺青20分鐘,置于80℃烘箱烘干48小時,烘干至質(zhì)量恒定,取出后放置于干燥皿中冷卻至室溫,稱植株的干重,計算總生物量。
1.3.3 礦質(zhì)元素含量測定 將馬尾松苗烘干切斷,稱取0.30克放入壓力罐,加入8毫升65%硝酸和2毫升30%過氧化氫,按照微波消解工作程序(溫度120℃,功率800瓦,保留時間3分鐘)進行消化處理。消化后的樣品定容至100毫升后過濾,樣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鉀、鎂、鐵、錳、鋅、銅等6種元素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擴散定氮法測定全氮。計算公式:礦質(zhì)元素含量(毫克/公斤)=(C×n×V)/m。式中:C為樣品元素的質(zhì)量濃度(微克/毫升);n為待測樣品原液的稀釋倍數(shù);V為樣品定容體積(毫升),此處為100毫升;m為樣品的質(zhì)量(克)。
2 結(jié)果與分析
接種彩色豆馬勃180天不同林齡馬尾松的生物量、根系等指標見表1。接種彩色豆馬勃180天不同林齡馬尾松礦物質(zhì)元素含量見表2。
3 結(jié)論與討論
選用代表當?shù)厣鷳B(tài)條件的彩色豆馬勃(Pisolithus arhizus),采用點穴式接種方式,處理(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苗,試驗180天。結(jié)果表明,第一,各林齡馬尾松苗感染率達100%,均形成菌套和哈氏網(wǎng),菌根化幼苗的成活率、地徑、苗高、側(cè)根數(shù)、地下干重、主根長、總根長、根表面積均呈現(xiàn)出接種效應,這與前人研究一致。第二,對比未接種同齡苗,考查地徑指標差,發(fā)現(xiàn)1年生(0.03)<2年生(0.13)<3年生(0.25)<4年生(0.32)>5年生(0.13),4年生苗的地徑增量效果最明顯,為0.32厘米,其中2年生苗與5年生苗增量相同為0.13厘米。苗高增量指標1年生(0.22)>2年生(0.18)<3年生(4.14)<4年生(7.00)<5年生(12.4),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側(cè)根數(shù)、地下干重、主根長、總根長、根表面積指標增量均呈現(xiàn)不同程度擴大趨勢。由此可見,接種彩色豆馬勃,菌根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且在5年生生苗上增量最大,說明菌根真菌在成年苗上的作用比幼苗上的效應更明顯。地徑5年生和苗高2年生的反??赡苁窃囼炚`差導致。第三,考察礦物質(zhì)元素吸收情況,發(fā)現(xiàn)每公斤植株干重含礦質(zhì)元素的量隨林齡增加而增長,這可能是隨著林齡增長,植物生理機能增強所致;對比未接種同齡植株,接種效應均有所體現(xiàn)。第四,對比未接種植株,外生菌根真菌接種效應隨林齡增加,增量總體呈現(xiàn)擴大趨勢;其中鉀4年生、氮3年生、鎂3年生、鐵4年生、錳2年生數(shù)據(jù)出現(xiàn)異常,可能是植株生長不同時期所需礦質(zhì)元素的量的差異,也可能是試驗誤差所致。第五,由于試驗條件所限等原因,無法考察10年生、15年生、20年生等林齡馬尾松菌根的效應,不能確定菌根效應是否隨齡林一直增加或者到某一點達到最大,確定某一齡林或某種生態(tài)環(huán)境因子使菌根發(fā)揮最佳效應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基金項目:本研究得到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為LY15C16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