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群
彈指間,我的教育生涯已過28年。在這28年間,我和學生之間的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有快樂的、傷感的,也有令人振奮的、讓人難忘的,點點滴滴,匯浪成海。這些故事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成長,同時也影響我對教育內(nèi)涵的理解,促使我在教師崗位上成熟和成長。
剛走上三尺講臺的我,比學生大5歲左右,看上去還是個大孩子,學生和我既是師生也是姐妹或姐弟。那時教學樓剛蓋好,操場還沒來得及修建,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一到下雨天,到處是泥濘,需要穿塑料膠鞋。后來,學校在泥土上鋪了一層碎石子,看著碎石子鋪的操場,師生甭提有多高興啦!學校坐落在美麗的巢湖邊,到了冬天,辦公室里格外冷,老師們常常凍得跺腳暖身。即使那樣的環(huán)境和條件,只要我走進教室,就忘記了寒冷,熱情高漲地與學生們一起分享課堂樂園的喜悅,因為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環(huán)顧今天的校園、教室、辦公室,一切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坑坑洼洼的泥土操場早已變成塑膠跑道,甚至有了室內(nèi)操場;學生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有些教室還有空調(diào),冬暖夏涼;理化實驗室和音樂美術功能室、錄播室等各類設施設備一應俱全;辦公室安裝了電話、電腦、空調(diào),所有這些看得見的巨變,讓師生和家長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有些學生并不珍惜,他們迷戀手機、游戲、電子小說等,經(jīng)常手機不離手,游戲不離嘴。有些學生一遇到困難,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一節(jié)“扔紙團”的班會課就發(fā)生在我和學生之間。經(jīng)過兩個月的暑假,9月學生重返教室,已經(jīng)開學兩周了,有一些學生仍然沒收心,學習散漫:課前預備鈴響了以后,仍有學生講話,甚至喧鬧;課堂聽課不專心;隔三岔五有幾個學生作業(yè)不按時完成等。其中有個男生表現(xiàn)較為突出,可能因為上學期期末考試不理想,他有點自暴自棄。我和他談心時,他說:“孔老師,你不要在我身上花費時間和精力了,反正無論我怎么努力,也趕不上其他同學。他們總是那么優(yōu)秀,我就是個‘矮子。”我想起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師的倍加呵護?!彼?,我決定開展一次以游戲為主的“扔紙團”班會課。
預備鈴一響,學生們一改平時的狀態(tài),異常興奮,翹首等我。我拿著一沓紙進了教室,說:“今天的班會課,我們將進行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扔紙團。”學生們非常好奇,每個人都瞪大眼睛看著我,沒有人說話。我給每一個學生發(fā)一張同樣大小的紙,并告訴他們座位可以任意調(diào)換。此話一出,教室里可熱鬧了,那些平時好動的學生或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都爭著坐到后面去了,那個有自暴自棄想法的男生也徑直走到了最后一排;性格開朗的學生大部分坐在教室中間;而平時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在教室前幾排的位子上。所有學生都選好了座位,我叫班長把教室后面的紙簍拿到講臺前。一切就緒后,我說:“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將我發(fā)給你們的紙揉成紙團扔進紙簍,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都只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扔紙團,不能站起來或移到教室的其他地方。”看得出來,坐在前排的同學暗自高興,而坐到后排的同學有些后悔。游戲先從前幾排開始,他們向紙簍扔紙團時,其他同學都屏住呼吸。遺憾的是,沒有一個同學將紙團扔進紙簍。因為有前幾排同學“失敗”的教訓,中間同學沒有著急扔,有的同學用眼睛目測與紙簍的距離,有的同學左右斜著身子,看看從哪個角度將紙團扔進紙簍的概率大。只見曉欣同學將身體向左邊微微側了一點,因為她前面的一個同學擋住了她的視線,她靜靜地看了看紙簍,將紙團揉在右手的手心里,然后將右手抬起,向紙簍試投了兩次,又深吸一口氣,將紙團扔向紙簍,正好投進了紙簍。不知誰說了聲“太漂亮了!”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中間部分的其他同學也無一人將紙團扔進紙簍。此時后面的同學異常安靜,他們看到前兩組同學的結果,有人失望,有人竊喜。輪到最后一排,阿特同學坐在位上,他將頭低下,從桌子下方看了看紙簍的位置,然后將頭抬起,將紙團揉好放入右手心,先是緊緊地攥著右手并朝手心吹了一口氣,然后挺直身體,將紙團扔向紙簍,與其說他將紙團扔向紙簍,不如說是沿著一個拋物線拋向了紙簍,紙團砸到了紙簍口,只見紙團在紙簍口轉了轉,然后“骨碌”一聲滾入了簍里。我還沒說話,前排的同學 “刷”地將頭轉向后面,看著阿特同學,熱烈的掌聲又一次在教室里響起……
我示意同學們保持安靜,說道:“首先,再次把掌聲送給曉欣和阿特兩位同學?!苯又f:“起初你們自己選擇座位,實際是在給予每一個同學一次機會,恰恰有些同學選擇了后面的座位,把前排座位錯過了,等于失去了一次機會。座位離紙簍越近的同學,紙團投進紙簍的機會越大,這就是機會。坐在前排的同學,雖然把握了機會,但在游戲過程中可能掉以輕心,結果失敗。曉欣同學在扔紙團之前,排除了外界的干擾,非常認真地準備,最終將紙團扔向紙簍。坐在后排的同學,有些同學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認為自己坐在后面,將紙團扔進紙簍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根本不可能,所以就自暴自棄,隨便一扔,不管它進不進。阿特同學雖坐在最后一排,看不見紙簍放在哪兒,但他沒有放棄,面對困難,他調(diào)整好了心態(tài),并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的不放棄和勇于嘗試和拼搏,幫助他成功了。”
一節(jié)“扔紙團”的班會課結束了,學生們意猶未盡。看著學生們好奇的神情,我說:“擁有機會,不代表一定會成功,沒有機會,也不代表一定會失敗。比如,現(xiàn)在我們擁有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但如果我們不珍惜,那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從開學到現(xiàn)在,有一些同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能靜下心來學習,你們每天都在失去良好的機會。這個游戲也告訴大家,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和挫折,不能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自暴自棄。放棄,那才是真正的失敗,因為成功就是比失敗多嘗試一次。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jīng)歷成功和失敗,否則人生就不會精彩!”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特意將眼光投向最后一排那個自暴自棄的男生,他的眼睛正好和我對視,我停頓了一下,微笑看著他,他的眼睛也一直看著我,嘴角也露出了笑容,我知道他懂了。
28年的教育生涯,我和學生之間發(fā)生了數(shù)不清的教育故事,這些故事讓我擁有一顆更為堅定而充實的心;讓我喜歡堅守著自己的那一塊麥田,精雕細琢每一位學生,精雕細琢每一節(jié)課,精雕細琢自己的教育人生。回望發(fā)生在我和學生之間的教育故事,有歡笑,有汗水,有憶念,有難忘,有幸福,有成長!我仍會一如既往堅守三尺講臺,契合人生的旋律,守望我的幸福教育麥田。
本文系“70年,我的教育故事”主題征文一等獎作品。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陽光中學)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