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摘 要]低年級識字教學要重視對兒童思維力的培養(yǎng);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抓住識字難點”“設(shè)計游戲活動”“識字糾錯活動”等方面引領(lǐng)學生們在識字過程中經(jīng)歷思維發(fā)展的全過程,以提升識字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識字教學;兒童;思維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5-0096-01
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曾提出要為學生設(shè)計“學有挑戰(zhàn)的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好的挑戰(zhàn)其實就是思維的挑戰(zhàn),那么,在識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jīng)歷“思維的挑戰(zhàn)”,進而使學生的思維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呢?
一、在難點突破中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力
在識字教學中,每個生字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在一些生字學習的難點部分,巧設(shè)問題,促進學生們思考,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而且還可以有效突破識字難點,使學生對生字的印象更加深刻。
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樹之歌》這一課時,教師把“楊、桐、松、棉、楓、柏、杉、桂”這8個帶有“木字旁”的生字展示給學生看,并讓學生們仔細觀察以后說說這些生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當學生回答出這些生字都是木字旁以后,教師接著問:為什么這些生字都有木字旁?學生們立馬回答道:“因為這些生字都與樹木有關(guān)?!睂τ趯W生的回答教師予以肯定以后繼續(xù)追問:這些生字除了都是木字旁以外,還有哪些特點?有學生繼續(xù)說:“好多生字都是形聲字。”當教師讓學生們說說哪些是形聲字,哪些不是形聲字的時候,學生們?yōu)殡y了,他們不確定“杉、松、楊,棉”這些生字到底是不是形聲字,面對學生的學習難點,教師告知學生在《康熙字典》里杉字最早的讀音是“shan”,它的右邊部分表示木頭的紋理的意思。那么,“松,柏,楊”這些生字是不是形聲字呢?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有學生說:“松字是形聲字,因為它右邊的‘公與‘松字讀音的韻母相同。”有學生說:“柏字……”就這樣,學生們的思維力被激發(fā),紛紛表達著自己對這些生字的認識,演繹了生字教學的無限精彩。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學生們識字的難點進行巧妙點撥,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
二、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力
兒童喜歡用自己的身體去感知觸摸新學到的事物,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組織兒童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幫助學生們積極思考,在識字中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力。
如在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操場上》一課時,教師課前先讓學生們把“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這些詞語制作成生字卡片,然后讓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要求:組長任意抽出一張卡片,要求組員能夠大聲、準確地把這個生字讀下來,接著再讓學生給這些詞語進行分類,想一想,該如何分類?再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在巡視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這三種情況:1.把由兩個生字組詞的詞語分為一類,三個字組詞的詞語分為另一類。2.表示球類的詞語分為一類,其他詞語分為另一類。3.跟手有關(guān)的動作分為一類,跟腳有關(guān)的動作分為另一類。在學生們分完以后,教師再問,你們覺得怎樣分類最合適?學生們普遍認為這些詞語都跟動作有關(guān),應(yīng)該從動作分類最為合適,也就是把“打球、拔河、拍皮球”分為一類,把“跳高、跑步、踢足球”分為另一類。這樣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在這樣由初級到高級階段的分類過程中,學生們對這些生字的印象也更加深刻,真正使學生的思維力得到了培養(yǎng)。
三、在錯誤修正中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力
在識字教學中,最常見的就是學生們生字讀不準的情況,在學生們讀錯字音的時候,教師是選擇直接矯正還是讓學生就錯誤處展開學習,其學習效果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前者只是糾錯,后者則能從學生的錯誤處生發(fā),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寒號鳥》一課時,當教師讓學生讀課題的時候,有學生把“寒號鳥”的“號”字讀成了第四聲,這時候有學生說就是讀四聲,有學生說讀二聲,到底應(yīng)該怎樣讀這個“號”字呢?教師并沒有馬上點明,而是讓學生先自己讀課文,去課文中尋找答案,當學生讀完課文以后,教師再來讓學生說說這個字應(yīng)該讀什么音的時候,學生們言辭鑿鑿地說應(yīng)該讀第二聲,因為文中“呼號,號叫”都是讀第二聲,是大聲哭,大聲叫的意思,寒號鳥的“哀號”也是這個意思。這樣教學,學生們不僅明白了這個字的讀音,而且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
由此可見,在低段詞語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讀音錯誤不是告知,而是采取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的方法,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而且學生的思維力也會得到很大的培養(yǎng)。
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只有始終把發(fā)展學生思維放在重要位置,并且能夠采取有效的策略,那么,才能真正實現(xiàn)讓學生們邊讀邊識,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