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觀點引路·較真鉆研】
與名校博士生和經(jīng)驗豐富的老警察相比,任飛這個“小民警”如何得到認可?因“魚塘投毒案”的刺激而去潛心研究投毒檢測,因地溝油的刺激而去日夜鉆研試紙,平凡的小民警任飛用行動給出了答案:想被認可,就得死磕。這種較真碰硬的活法,或許正是緣于深沉的愛。
【適用話題】平凡與偉大;執(zhí)著;敬業(yè)
學醫(yī)的任飛2009年畢業(yè)后考進重慶市公安局,2013年11月調(diào)入太原市公安局。他的工作,是從一線干警手中接過裝有各種物證的透明塑料袋,然后化驗。任飛入職后發(fā)現(xiàn),單985、211院校畢業(yè)的博士就有6個,“怎么才能站穩(wěn)腳跟?”他的煩惱和所有普通年輕人一樣。
2010年,任飛接到一個“魚塘投毒案”。在這個案子里,農(nóng)藥檢測一直是理化檢驗的痛點,檢出率只有15%左右?!凹词勾_實是投毒,由于魚塘是擴散狀態(tài),微生物分解快、揮發(fā)快,我們很難檢測出投毒的線索?!比物w只能認定該魚塘沒有被投毒。稍后,他收到一封來自養(yǎng)殖戶的信,信上說:“我們家借款十幾萬元才包下魚塘,一夜之間魚全死了,你們怎么能檢測不出來?!”面對養(yǎng)殖戶的失望,任飛決定:“我就研究魚塘投毒怎么測。”這是任飛的第一個實驗課題。他養(yǎng)魚、給魚投毒、檢測、記錄、摸索規(guī)律、總結(jié),終于研發(fā)出一套利用液質(zhì)聯(lián)用儀檢測魚塘投毒的方法,將魚塘投毒的檢出率從15%提升到80%以上,此后,凡是魚塘投毒的案子,大家都說:“找任飛?!?/p>
2010年的一天,師父問任飛愿不愿做地溝油檢測研究。和刑事技術(shù)處的其他同事一樣,任飛的第一反應是這有些“不務正業(yè)”。第二天,師父帶著任飛來到某縣的一家糧油店。褐色的地溝油從十幾噸的儲油罐里流出來,一股惡臭,查封現(xiàn)場還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圍觀,任飛震驚了,他想到了女兒,“我家孩子要是吃了這個怎么辦?”就這樣,任飛接了地溝油檢測的課題。苦戰(zhàn)1000多個日夜,他每每熬到后半夜三四點,得到的答案都只有一個:這個方法確實不行。任飛放棄了不知道多少次:“我把試管扔了!不干了!到此為止!”“可每當太陽再照到臉上,我就想,今天再試一次,就一次,不行就不試了?!?/p>
直到跟朋友去吃“老火鍋”,任飛終于找到突破口。那家火鍋店特別火,好不容易排上號了,任飛眼看著老板把火鍋從旁邊剛吃完的桌子上端下來,用濾網(wǎng)濾掉里面的食物殘渣,然后徑直把這鍋油端到了自己桌子上。
“這能吃嗎?鍋里還有人吃剩下的料呢?!比物w問。“要不怎么說是老火鍋呢?快吃吧!”朋友勸他。任飛窩著火夾起一塊肉,一嚼,被老鍋底里殘留的綠藤椒麻了一下?!皩ρ剑∥铱梢园涯繕藱z測物換成調(diào)味品!”應用辣椒堿的原理,2013年,任飛研制出了用液質(zhì)聯(lián)用儀檢測地溝油的方法。隨后,這一方法被原國家衛(wèi)計委正式定為地溝油檢測法。在一次查封行動中,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認自己煉的是地溝油,而任飛不但能確定他的哪個油罐里裝的是地溝油,還給出了不同油罐地溝油的不同勾兌比例,進行產(chǎn)地溯源。
但儀器檢測局限性較大,一線執(zhí)法人員操作不便,2018年11月,任飛又研制出了地溝油試紙,并將成果無償轉(zhuǎn)讓給企業(yè)量產(chǎn)。這款地溝油試紙已經(jīng)在全國多個省市揪出了疑似地溝油煉制食用油的線索,幾起大案件正在偵查中。在別人眼里,任飛已是一位“英雄”,但無論成名前還是成名后,他都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有軟肋、有私心,同時也對自己有期待、有要求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