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明華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孔子的政治哲學中存在“君臣共治”的思想。“共治”是三代政制的核心,流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目前可查閱的資料中,《尹文子》是最早記載“共治”范疇的文獻:“所貴圣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眾共治?!盵1]先秦以降,“共治”作為一種諸子共享的理念在天下傳播開來。而這一理念在漢代為士大夫們所普遍接受,其標志是“共治”范疇散見于漢代的各種典籍。伏生在《尚書大傳·皋繇謨》中有言:“古者諸侯之于天子也,三年一貢士。天子命與諸侯輔助為政,所以通賢共治,示不獨專,重民之至。”[2]在伏生的記載中,在上古時代,“通賢共治”是一種政治運行的模式,諸侯選拔邦內(nèi)賢士,經(jīng)天子審核后,實現(xiàn)天子、諸侯與貢士三位一體,“共治”天下的政治模式?!栋谆⑼āの宀幻穭t記載:“王者臣有不名者五。先王老臣不名,親與先王戮力共治國,同功于天下,故尊而不名也?!盵3]在《白虎通》的記載中,老臣與先王齊心“共治”國家,同功于天下,為表尊敬,任何人是不能直呼老臣名諱的。而劉向在《說苑·政理》則記載了宓子賤“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4]的故事。凡此種種皆體現(xiàn)了漢代士大夫?qū)Α肮仓巍钡目隙ㄅc期望。在漢代士大夫“共治”理想的背后,實際上是漢代士大夫“公天下”的意識,他們認為每位賢者都應該參與到社會的治理中去,而非由君主一人獨裁專制。例如谷永提到:“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盵5]3467而“公天下”的意識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nèi)涵。
《禮記·禮運》載孔子之言:“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盵6]656-658由此可見,孔子認為要實現(xiàn)“公天下”,需要有一位英明的君主“選賢與能”,實現(xiàn)君臣對天下的“共治”。在孔子看來,君主“為政以德”就能做到舉賢任能,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執(zhí)政效果。《論語·為政》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盵7]61孔子在“為政以德”章中用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來比喻為政者以德治國就會得到所有人的擁戴,其背后蘊藏著君主以德治國所能帶來的巨大政治效益。
孔子所謂的“為政以德”,用德性來統(tǒng)治國家,每每被理解為用勞心的、無為的方式來行政。《論語注疏》載包咸曰:“德者無為,猶北辰之不移而眾星共之。”[8]15面對何晏“德者無為”的論斷,毛奇齡提出批評,他在《論語稽求篇》中說:“包注‘德者無為’,此漢儒攙和黃老之言?!侮坍悓W本習講老氏,援儒入道。況出其意見以作集解,固宜獨據(jù)包說,專主無為?!疄檎缘隆?,正是有為,孔子已明下一‘為’字。則縱有無為之治,此節(jié)即斷不可用矣。況為政則尤以無為為戒者?!抖Y記·哀公問》:‘哀公問為政,孔子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孔子此言若預知必有以無為為解,為政者,故不憚諄諄告誡,重言疊語?!瓌t實與《論語》相表里者?!盵9]毛奇齡認為用“無為之說”來解釋孔子的“為政以德”,是用黃老之言來理解儒家的政治哲學。但是,儒家和黃老學派的政治思想迥異,因此,何晏與包咸的解釋并不可取??鬃拥摹盀檎缘隆北厝话鞯挠袨椋凇抖Y記》“哀公問為政”中,孔子反復強調(diào)君主的作為,因此不能用“無為”來理解孔子的“為政以德”。
有趣的是,當我們下意識地將黃老道家的“無為而治”與孔子的“為政以德”做區(qū)別時,殊不知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無為而治”的竟然不是道家先哲而是孔子?!墩撜Z·衛(wèi)靈公》載:“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7]1062《易·說卦》:“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盵10]“南面”實為“面南”,中國地處北半球,所見太陽位置偏南,在上位者面向南方,正對陽光,盡顯尊嚴。所以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天子見諸候,諸侯見群臣,卿大夫見僚屬,都是面南而坐。聯(lián)系“無為而治”章和“為政以德”章,我們發(fā)現(xiàn)“恭己正南面”不就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嗎?如此看來“為政以德”與“無為而治”存在著某種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
《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涊d:“故孔子曰:‘亡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其余盡循堯道,何更為哉?”[5]2518董仲舒通過公羊?qū)W托古改制的理論為舜的“為政以德”提供了一種解釋,毫無疑問,對于剛剛建立王朝或繼位的君主,確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首要的政治作為。然而在更長久的執(zhí)政過程中,有德性的君主的最重要的政治活動,莫過于通過自己的德行來凝聚人心,舉賢任能。何晏在《論語集解》中說:“言任官得其人,故無為而治?!盵8]236根據(jù)《史記·五帝本紀第一》的記載:“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至于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nèi)平外成?!盵11]35由此可見,舜在繼位之后,任用了堯所不能使用的人才,定時序,崇教化,使得五倫和睦,四海升平。
舜“為政以德”,以致獲得人才,通過任用賢才,最終達到“無為而治”。歷來儒者都認為舜的“無為而治”源于其“所任得其人”[12]?!墩撜Z·泰伯》載:“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笨鬃釉唬骸安烹y,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7]552-559在此孔子揭示了舜及周代圣王能夠平治天下的關(guān)鍵,就在于通過自己的德性獲得了人才。在中國古代,一個帝王的德性如何直接決定著他能獲得怎樣的賢才,因此修身成德是每一個有志于成就事業(yè)的君王一生孜孜不倦的行為?!抖Y記·中庸》上說:“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6]1440這里的“為政在人”揭示了人才對于政治運行的重要性,而“取人以身”則預示著執(zhí)政者的修身能夠提高自身的德行,以致于在德性的引領(lǐng)下獲得人才。
在《大戴禮記·主言》中,孔子對曾參強調(diào)說,作為治理國家要以德治國,做到“內(nèi)修七教而不勞,外行三至而不費”。所謂“七教”,孔子說:“上敬老則下益孝,上順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諒,上親賢則下?lián)裼?,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強果則下廉恥。民皆有別,則政亦不勞矣。”所謂“三至”,孔子說:“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說,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和。明主篤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也,天下之士可得而臣也,天下之民可得而用也?!盵13]孔子認為做到了“七教”,就能使上下和睦,社會有序的運行,君主“為政以德”而不勞;做到了“三至”,即為政以禮、賞罰有度、以樂何民,則天下和洽,賢臣得用,臣勞君逸。在孔子看來,帝王作為國家的最高領(lǐng)導者,他所要抓的只是通過道德來引導政治,并且合理地使用人才。君主要不斷地進行道德修養(yǎng),保持自己的德性,而并非處理具體的行政事務。
在孔子的政治理想中,政治得以良好的運行必須由一個有德性的君主來引導,君主的“為政以德”并不是不作為,而是通過修身成德來獲得人才,通過對人才的良好使用,達到君逸臣勞的“無為而治”。因此,孔子在現(xiàn)實政治中,每每強調(diào)舉賢任能的重要性。因此,魯哀公問:“何為則民服?”,孔子的回答是:“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盵7]117孔子認為有德之君舉賢任能,國家能得到善治,百姓會服從領(lǐng)導。反之,國家的領(lǐng)導者任用不當之人治國,會導致民心的悖逆。
孔子向往的最佳政治境況是由一個有德之君引領(lǐng)的政治,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每每令人失望。如何化解君主失德的制度性難題,讓社會得到善治,是擺在孔子面前的一大問題,這也是儒家政治哲學需要化解的重大理論問題。隨著君主繼承制度的推行,很難保證有德之主的前后相續(xù),西周的禮崩樂壞,在一定程度上就歸咎于君主的無德。天下既然無有德之主,這就給臣下的作為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在孔子“君臣共治”的理想支配下,孔子開始周游列國,尋找任賢之主。有德之君主導的“君臣共治”是孔子理想的政治生態(tài),而舉賢之主用賢治國則是孔子“君臣共治”思想的次一等追求。
孔子的周游列國是一個尋找任賢之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衛(wèi)國是孔子生平去過最多的一個國家,在周游列國期間,一共4 次經(jīng)過衛(wèi)國??鬃宇l頻去衛(wèi),并不是作為周游的中轉(zhuǎn)站,而是孔子有意在衛(wèi)國出仕。孔子第一次到衛(wèi)國求仕,衛(wèi)靈公使人“致粟六萬”[11]1919,后因人向衛(wèi)靈公進讒,孔子不得不離開衛(wèi)國??鬃拥诙蔚竭_衛(wèi)國,發(fā)生了著名的“子見南子”事件,為此子路還與孔子發(fā)生了爭執(zhí),然孔子出仕之心急切,故通權(quán)達變,會見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孔子在見南子之后,“居衛(wèi)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盵11]1921孔子面對“好德如好色”的衛(wèi)靈公,哀嘆不已,深以為丑,又離開了衛(wèi)國。孔子第三次到衛(wèi)國,衛(wèi)靈公聞孔子來,十分歡喜,郊迎孔子,并向孔子請教是否可以對蒲用兵??鬃淤澇蓪ζ延帽?,然而衛(wèi)靈公最終接受衛(wèi)國大臣的建議,沒有出兵。孔子不見用于衛(wèi)靈公,且靈公越發(fā)老邁怠政,孔子喟然嘆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盵11]1924于是又離開了衛(wèi)國。孔子第四次返回衛(wèi)國,仍然抱著出仕之心,此時的衛(wèi)靈公很關(guān)心征伐的事宜,以“兵陳”之事問孔子??鬃踊卮鹫f:“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11]1926之后衛(wèi)靈公對孔子漫不經(jīng)心,孔子感到懷才不遇,又離開了衛(wèi)國??鬃铀娜胨某鲂l(wèi)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衛(wèi)靈公的愛才,從孔子第二次到達衛(wèi)國。靈公出郊喜迎來看,靈公的確很重視人才的引進和使用。在衛(wèi)靈公身上,孔子看到了衛(wèi)國得以強大的希望,并愿意在衛(wèi)國為官,像其他賢人那樣輔助衛(wèi)靈公。
在孔子眼中,衛(wèi)靈公雖然“無道”,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任賢之主,這符合孔子對亂世之君的期待。透過《論語·憲問》“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章,可以管窺孔子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墩撜Z·憲問》記載,孔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也,季康子問:“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7]997《孔子家語·賢君篇》中有一則相似的對話可為此章作擴展閱讀:
哀公問于孔子曰:“當今之君,孰為最賢?”孔子對曰:“臣未之得見也。抑有衛(wèi)靈公乎?”公曰:“吾聞其閨門之內(nèi)無別,而子次之賢,何也?”孔子曰:“臣語其朝廷行事,不論其私家之際也?!惫唬骸捌涫潞稳??”孔子對曰:“靈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公愛而任之。又有士曰林國者,見賢必進至,而退與分其祿,是以衛(wèi)無游敖之士,公賢而尊之。又有士曰慶足者,衛(wèi)國有大事,則必起而治之,國無事則退而容賢,公悅而敬之。又有大夫史鰍,以道去衛(wèi),而靈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鰍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雖次于賢,不亦可乎?”[14]
在《論語·憲問》中,孔子言衛(wèi)靈公無道,而在《孔子家語》中,孔子在魯哀公的逼問下,稱衛(wèi)靈公大概可以算做一個賢君。對于衛(wèi)靈公的“不賢”與“賢”,我們要做一分析。衛(wèi)靈公的“不賢”即是《孔子家語》中說的“閨門之內(nèi)無別”。衛(wèi)靈公有一夫人,名曰南子。南子生性淫亂,與宋國公子朝私通。衛(wèi)靈公不加阻止,反而縱容南子,召公子朝與其在洮地相會。衛(wèi)靈公的太子蒯聵知道南子私通之事后,非常憤怒,便和家臣戲陽速商量,在朝見南子時趁機刺殺她。結(jié)果戲陽速反悔沒有行動,被南子所察覺,蒯聵于是逃亡宋國,衛(wèi)靈公將蒯聵黨羽全部趕走。衛(wèi)靈公死后,南子立衛(wèi)靈公的孫子輒為衛(wèi)君,是為衛(wèi)出公。而衛(wèi)靈公之子、衛(wèi)出公之父蒯聵在趙國的幫助下回國奪位,從此衛(wèi)國大亂。因此,衛(wèi)靈公寵幸淫亂的南子,為衛(wèi)國動亂的前因,由此足見衛(wèi)靈公的“不賢”。
但是,衛(wèi)靈公亦有其“賢”之處,即他善于用賢臣,讓賢臣治國,以致其治內(nèi)衛(wèi)國不亂。在《論語》中出現(xiàn)的三個大臣中,仲孫圉,即孔文子也,每每為孔子贊許,可謂德才兼?zhèn)?。其余二人雖未具有極高之德行,然祝鮀善口才,王孫賈有武略,皆是衛(wèi)國賢臣。而《孔子家語》中出現(xiàn)的靈公之弟曰公子渠牟、林國、慶足和大夫史鰍在孔子看來皆是德才兼?zhèn)涞馁t臣。眾賢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衛(wèi)靈公德性的不足,并且各司其職,共同承擔了衛(wèi)國的政事。在眾多賢臣的輔助下,衛(wèi)國在亂世中彰顯出了一定的活力,成為孔子非常想出仕的國家。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孔子心中存在一個理想的政治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有一個先決條件即是君主“為政以德”并舉賢任能。但是,孔子所處的時代沒有德性無暇的君主。在這樣的境況下,孔子只能選擇次一等的政治模式,即君主不賢卻能任用人才。我們通過孔子四出四入衛(wèi)國,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十分希望能輔佐用賢治國的衛(wèi)靈公。在孔子的政治哲學中,政治的運行不完全取決于君主的有德和無德,而是依仗于君主和臣下的相互配合。
有德之君“無為而治”是孔子的理想政治生態(tài),不賢之主舉賢任能是孔子心中次等的政治生態(tài)。當現(xiàn)實政治不具備一個善于用人的有德之君時,孔子選擇了為善于用人的不賢之主效力。在孔子看來,社會得到善治是君主和臣下配合的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臣下對政事的擔當能彌補君主的不賢,促成政治的穩(wěn)定。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不僅倡導君主的“為政以德”,而且推崇臣下對政事的擔當。然而,在《論語》中出現(xiàn)了兩則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語錄,卻讓學人大惑不解,難道孔子會為了出仕放棄自己的道德操守嗎?筆者為化解學者的困惑,茲將二則語錄錄寫于下,再加分析: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弊釉唬骸胺蛘傥艺叨M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7]1194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孔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7]1206
第一則對話記載的公山弗擾召孔子出仕,孔子顯得非常積極。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定公八年公山弗擾不得意于季氏,正好在該年陽虎起事欲廢三桓之嫡,公山弗擾參與其事。后陽虎戰(zhàn)敗,逃亡他國,公山弗擾則留在費,其召孔子大約應該在該年之后。公山弗擾割據(jù)費郡對抗魯國,他是費郡此時的主政者。公山弗擾的背叛魯國、割據(jù)地方是一種不義的行為,然而面對又一個不義之主,孔子出仕的態(tài)度卻越發(fā)堅定??鬃诱f:“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對于孔子的這句話,歷代注家的解釋基本一致,即孔子欲“興周道于東方?!盵8]266由此可見,孔子對自己輔政公山弗擾的抱負與信心。然而,其中也體現(xiàn)了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事實。
第二則對話同樣涉及孔子欲仕不義之主。佛肸為晉國趙簡子家臣,于公元前490 年在趙簡子封地中牟反叛了自己的主子,其召孔子也應在其時。再次面對不義之主的召喚,孔子仍然愿往出仕。面對孔子的意愿,子路極其反對,子路認為君子不與不善的人為伍。然而孔子在申明自己的高潔之志后,卻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認為自己存在的價值必須通過參與政治才能體現(xiàn)。面對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觀念,如何為“圣人”孔子解套,著實讓后世學者傷透了腦筋。
皇侃在《論語義疏》中引江熙之言曰:“夫子豈實之公山、弗肸乎?故欲往之意耶。泛示無系,以觀門人之情,如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耳。子路見形而不及道,故聞乘桴而喜,聞之公山而不悅,升堂而未入室,安知圣人之趣哉!”[15]在皇侃的理解中,孔子是有意試探弟子是否愿意仕不義之主,看看居于亂邦的弟子們意志是否堅定。然而皇侃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在這則對話中反對孔子的子路恰恰在后來成為了魯國權(quán)臣季氏的家宰??鬃釉囂阶勇芬詫崿F(xiàn)自己探賾弟子不愿出仕的決心,卻推薦子路、子貢和冉有為不義之主季氏的家臣,如此不是顯得抵牾嗎?
翟灝《四書考異》則說:“佛肸之畔,畔趙簡子也。簡子挾晉侯以攻范中行,佛肸為范中行家邑宰,因簡子致伐,距之。于晉為畔,于范中行猶為義也。且圣人神能知幾,范中行滅,則三分晉地之勢成。三分晉地之勢成,則大夫自為諸侯之禍起,其為不善,較佛肸孰大小哉?”[16]翟灝主要表達兩層意思,第一,佛肸是范中行家臣,范中行受趙簡子不義之伐,佛肸畔中牟以距,護主有義。第二,孔子是圣人,當他受到佛肸的召用時,已經(jīng)洞察到了晉國極有可能被三家所分。如果孔子不受佛肸之昭,那么“三家分晉”之勢成,而“三家分晉”后,比如導致晉國政治秩序的大亂。翟灝的論述義正辭嚴,卻漏洞百出。首先,佛肸不僅是范中行家臣,他更是晉國的臣下,以中牟畔,雖然護主有義,卻是對晉國的不義。佛肸以中牟畔與其說是正義之舉,不如說是一種政治站隊。第二,翟灝以孔子洞察到了“三家分晉”的未來作為他解釋孔子受召佛肸的原因,將孔子“圣人化”到了極致。如果誠如翟灝所說,孔子面對子路的詰難,何以答之:“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翟灝將孔子“圣人化”的解釋與孔子的回答有天壤之別。
面對孔子欲仕不義之主,不乏學者捍衛(wèi)孔子的圣人形象,但也有學者對孔子提出了質(zhì)疑。王充針對孔子欲仕佛肸說:
子路引孔子往時所言以非孔子也。往前孔子出此言,欲令弟子法而行之,子路引之以諫,孔子曉之,不曰“前言戲”,若非而不可行,而曰“有是言”者,審有當行之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孔子言此言者,能解子路難乎?“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解之,宜[曰]:佛未為不善,尚猶可入?!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枉道食篡畔之祿,所謂“浮云”者非也?或權(quán)時欲行道也?即權(quán)時行道,子路難之,當云“行道”,不[當]言[食]。有權(quán)時以行道,無權(quán)時以求食?!鬃又裕唤庾勇分y。子路難孔子,豈孔子不當仕也哉?當擇善國而入之也。孔子自比匏瓜,孔子欲安食也。且孔之言,何其鄙也![17]
王充認為,孔子面對子路對他欲仕佛肸的質(zhì)疑,承認自己說過“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這是對子路觀點的認可。在這一觀點的基礎(chǔ)上,孔子用潔身自好的道理無法化解子路的疑惑。在王充的解釋系統(tǒng)里,孔子最好的答疑方式是說:“佛未為不善,尚猶可入?!比欢鬃臃堑珱]有如此表述,反而說出了:“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們知道孔子十分重視權(quán)時行道的智慧,王充認為孔子應該傳達權(quán)變的精神,而不應當屈從于現(xiàn)實。王充非常不滿意孔子的回答,認為孔子的回答不僅不能化解子路的疑問,并且相當鄙陋。
王充的解釋未免偏激,然而其點明了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念頭。無論是公山弗擾召孔子出仕,還是佛肸召,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念頭都相當明顯。透過這兩章,我們看到了孔子身處亂世,積極出仕的選擇。究其原因,孔子不僅是一個懷抱理想的從政之人,他也是一個面對現(xiàn)實的從政之人。在孔子所處的春秋之世,政治秩序至上而下潰亂,有德之君不復存在,不義之主處處可見。誠如劉寶楠所說:“且其時天下失政久矣,諸侯畔天子,大夫畔諸侯,少加長,下凌上,相沿成習,恬不為怪。若必欲棄之而不與易,則淘淘皆是,天下安得復治?”[18]孔子的仕或不仕并不能改變君主是否有德,然而孔子的出仕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有助于國家的治理。
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政治選擇是孔子“君臣共治”的政治思想的末等追求,在孔子看來,決定自己是否從政的主要條件不是君主的義與不義,而是君主是否愿意使用自己。基于這樣的意識,當公山弗擾和佛肸這兩位不義之主有意召而用孔子的時候,他欣然愿往,并有大展宏圖的志向。思想史上對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誤解,主要源于學者不能理解春秋時的政治背景和孔子的政治思想。周代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對于賢士的尊重,而周代封邦建國的國家組織模式,又促成了士人可以憑借自己的所學“選擇”為哪個諸侯國的執(zhí)政者效勞。因此,周代的政制特性賦予士人極大的獨立人格,孔子就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7]197孔子認為,當君主禮遇臣下的時候,臣下才會對君主忠誠。孟子則更激烈地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荀子亦有“從道不從君”[19]的經(jīng)典論述。所以,這種時代背景賦予了孔子選擇君主的極大主動性,面對君主的召用,懷抱“共治”理想的孔子也愿意一展身手,這就是孔子欲仕不義之主的原因。
孔子的政治思想存在著理想之域和現(xiàn)實之境,“有道”的理想和“無道”的現(xiàn)實構(gòu)成了孔子對政治的理解,觸發(fā)他做出仕、進、退、隱的選擇??鬃拥膹恼肥强部赖?,他的出仕選擇也分外糾結(jié),透過《論語》中對孔子言論的記載會發(fā)現(xiàn),但凡孔子論及“有道”,一定會同時申以“無道”(見表1)。
表1 孔子論及“有道”與“無道”
我們注意到,但凡他提到“有道”之國家時,必定會加上“無道”之國家做進一步闡發(fā)。國家的“有道”是孔子理想的政治境況,國家的“無道”是孔子身處的政治現(xiàn)實,二者構(gòu)成了孔子在現(xiàn)實政治中的狀態(tài)和出仕選擇??鬃诱f:“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7]946,他認為在無道之邦出仕,獲得國君的俸祿是一種恥辱。孔子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可卷而懷之”[7]1068,他認為在無道之邦,最好的選擇不是出仕,而是退隱??鬃舆€指明了在無道之邦必須謹慎自己的言行,《論語·憲問》記載:“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7]950。而子貢問孔子:“有美玉于斯,韞匱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孔子的回答是:“沽之哉!沽之哉!我待沽者也?!盵7]601由此可見,孔子出仕的愿望相當急切。身處“無道”之邦,仕與退,可謂是孔子內(nèi)心的一組糾結(jié)。但是,孔子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并不如其分析“有道”與“無道”那樣辯證,而是始終保持積極的求仕之心。
孔子的出仕經(jīng)歷豐富且坎坷。根據(jù)《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早年是積極出仕的。公元前535 年,孔子17 歲之后出仕為官,當時從事的是“季氏史”,也曾做過“司職吏”[11]1909。公元前517年,孔子35 歲時,因魯國內(nèi)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11]1910。在齊國期間,齊景公一度也很欣賞孔子,先是準備把尼溪那塊田賞封給他,后來又準備“以季、孟之間待之”[11]1911。然而封尼溪田一事,因晏嬰在齊景公面前說了一通儒者華而不實的話,景公取消了這一念頭。后因齊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離開齊國,回到了魯國。在孔子回到魯國后,孔子主要從事教學的工作,然而就在這一時期公山弗擾和佛肸欲召孔子出仕,孔子都表現(xiàn)出了出仕的欲望。公元前502 年,孔子50歲,“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11]1915,孔子在“知天命”之年達到了從政生涯的巔峰。公元前498 年,孔子56 歲,因為“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11]1918,孔子失望地離開魯國,周游列國,另謀仕途??鬃又苡瘟袊还?4 年,一直尋找合適的機會,并在衛(wèi)國行“際可之仕”(衛(wèi)靈公)和“公養(yǎng)之仕”(衛(wèi)出公)[20]。公元前483 年,孔子69 歲返魯,“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從此專行教道直至老死。從孔子的求仕經(jīng)歷可以看出,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從政或找尋從政的機會,只有在定公初年魯國內(nèi)亂和哀公十一年周游列國返魯?shù)膬蓚€時期專門從事教化工作。由此可見,孔子的求仕欲望并不因亂世而衰減。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國時,曾讓子路向隱士長沮和桀溺詢問渡口,然而子路并沒有得到答案,卻被申之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7]1265-1270其意為在亂世之中,孔子應當追隨隱士的辟世的方法,而不是選擇辟人的方法,周游列國而無所成功。面對隱士的質(zhì)疑,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敝祆錇榇司渥髯⒌剑骸皯撊?,猶悵然,惜其不喻己意也。言所當與同群者,斯人而已,豈可絕人逃世以為潔哉?天下若已平治,則我無用變易之。正為天下無道,故欲以道易之耳。”[21]從孔子的喟嘆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正因為“天下無道”,才需要積極出仕的人去化解天下的亂象。然而,孔子在魯哀公十一年結(jié)束周游列國,返回魯國專致教化。早年那個積極出仕的孔子,變成了一個專門從事教化的孔子,“或人”“子奚不為政”的困惑正是由此而發(fā)??鬃訉⒆约和砟甑膶P薪袒ㄐ詾橐环N參與政治的方式,正是在“天下無道”之時代背景下的一種選擇。
《論語·季氏》記載了一則孔子討論“天下有道”的言論:“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盵7]1141在這一則語錄中,共出現(xiàn)三次“天下有道”,這使我們有意愿探究何為孔子所謂的“天下有道”?!暗馈备哂趪摇⑸鐣?、政治等萬物之上,它是與天下國家、君主仕者、黎民百姓緊密相關(guān)的,是這一切所要遵循的準則。而“天下無道”,就是國家、社會、政治失去了其應具有的準則,其表現(xiàn)則是天子、諸侯不依道行事和黎明百信的貶議。馮友蘭曾經(jīng)把孔子所說的“天下無道”總結(jié)為三種情況:一是“禮樂征伐”的大權(quán)層層下移。二是政在大夫,甚而至于在“陪臣”手里。三是庶人也議論政事。[22]
“天下無道”狀態(tài)下君主權(quán)力的下移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君主的失德。何晏是這樣解釋“天下有道”章的:“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平王東遷,周始微弱。諸侯自作禮樂,專行征伐,始于隱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于乾侯矣??自唬骸疚淖映醯谜粱缸游迨?,為家臣陽虎所囚?!盵8]254-255何晏描述了此章所揭示的權(quán)力下移現(xiàn)象,而若分析失政的君主,從周幽王到魯召公,再到季桓子,皆有明顯失德的君主。中國古代政治穩(wěn)定的先決條件就是擁有具備德性的君主,從這個意義上說,君主的德性代表著政治的合法性。
“天下無道”的本質(zhì)原因是君主的失德,君主失德便失去了足夠的領(lǐng)導力來引導政治。而臣下的失德,使天下失序的狀態(tài)進一步惡化?!洞蟠鞫Y記·曾子制言篇》:“今之所謂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強立之,天下無道故。若天下有道,則有司之所求也?!盵13]89在“天下無道”的國家狀態(tài)下,臣下為所欲為,犯上凌下,橫行霸道。而天子又沒有足夠的實力對破壞禮制的臣下予以警告和懲罰,以致于社會秩序惡性循環(huán)。
在社會秩序每況愈下的狀態(tài)下,執(zhí)政者最害怕的就是因人心浮動而造成的社會動亂。中國政治的穩(wěn)定性是建立在民眾的信任之上的,民心的向背直接關(guān)系到政治的穩(wěn)定或崩潰,因此百姓對政治的議論成為了評價政治好壞的標準之一?!秶Z》有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3],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對政治報以極大的怨恨和貶議,意味著這個國家在治理上出現(xiàn)了巨大的問題??鬃忧逍训卣J識到國家“無道”的本質(zhì)原因是君主和臣下的失德,因此要化解國家的亂象,就要對執(zhí)政者進行教化。因此,孔子在晚年專門從事教化,希望通過教化來引導政治。在孔子看來,教化執(zhí)政者實際上也是一種參與政治的行為,儒師通過對現(xiàn)實政治的引導,踐行著自己對政治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