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
古村里一甲涼亭兩側的木板凳上坐著不少光著黝黑膀子的老年人,他們手拿蒲扇,悠閑自得,靜享清幽時光。先前他們還是一個個在田壟、溪畔玩耍的孩童,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臉、額頭、脖頸和手上布滿深褐色老年斑,兩鬢雙白,在一甲涼亭里坐成了一道風景。一甲涼亭修建于明正統(tǒng)二年,其間雖遇到年久失修,但卻從未被毀損。想必也是高椅古村一茬一茬生命的存在,讓高椅的黒瓦灰墻、青石板巷、木格雕窗等一切古老厚重的物件延續(xù)著幾百年的風姿。
走進高椅古村,透過弧瓦雉堞的安靜和窗格雕花的樸舊,可想而知,高椅是一個充滿神奇、最有福蔭的山水毓秀之地,這里的人們過著隱喻一般的永續(xù)日子。高椅人家門楣上高掛著“關西世家”、“耕讀傳家”、“清白世家”、“四知堂”等牌匾。老建筑的基腳或墻面上,細心的人可以找尋到刻有建造房屋年代的青磚。一百零四棟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緒七年間的古民建筑,五百多年的歲月依舊,山川依舊,只是粉墻斑駁,在澄澈透藍的天空下盡情坦露在“椅面”上。屋頂挨挨擠擠,飛檐翹角,錯落有致。這些古民建筑以五通廟為中心,坐北朝南,巷道與封閉式庭院呈八卦陣式,將村落分為五個自然村莊,優(yōu)雅平和猶如一朵盛開的梅花。村落三面環(huán)山,北面較高宛若椅背,東西群山較低似若扶手,這便是“高椅”名字的由來。
整個高椅古村共有五百九十多戶兩千兩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村民為楊姓。據(jù)史料記載,威遠候楊再思第三代孫楊通碧在北方一帶為官,因對朝廷不滿,決定棄政從商,想尋找一塊風水寶地定居下來。于是花了124年的時間,消磨了五代人的心血,先后搬遷六次,幾度擇地。后到了楊再思的第五代世孫楊盛隆、楊盛榜兩位始祖在元代至大四年才找到了高椅這塊心目中的風水寶地。從此,楊家子孫就在高椅廣闊的歲月中耕耘、捕獵、收獲、繁衍。
“店小二”,這個身體里流淌著高椅血脈的楊氏小伙子,從我們啟程開往高椅開始,他就像歡暢的鳥兒,一直亮著“店小二”獨有的嗓門,做起了我們的免費導游。此刻,高椅古村上空飄蕩著楊氏后裔“店小二”歡快的聲音,帶著我們在高椅古村清透的水色里優(yōu)游。那些手捧“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擺著各種姿勢,將牌匾、花窗、馬頭墻、醉月樓、紅黑魚池幾百年的光陰定格在鏡頭里,完成了它們的經(jīng)年不朽。高椅古村一家連著一家,即獨立又相連,跨過這家的門,或拐過一道門墻,就不知進了誰家。在她們木格雕窗的廊前屋后,齊齊整整的堆碼著干柴,詩意的擺放著鋤頭、鐮刀、斗笠、蓑衣。這里的一扇、一窗、一門、一墻、一欄桿,設計都十分精巧,圖案深含吉祥寓意,就連一臺階,高椅人也要修得一級比一級寬、一步比一步高,告誡后人在家處處好,出門時時難。七月抵臨高椅,幾池荷花開得正艷,在村落間亭亭玉立,把高椅古村映襯得格外光亮鮮活,賞心悅目。
高椅古村前的巫水河在這里拐了一個很大的回水灣,水域闊朗豐盈,在陽光下散發(fā)著清香的迷人氣息。河水右前方正是來水之天門,兩岸河道非常開闊;河道的出口兩岸山坡壁立,猶如地門緊閉,很有龜蛇鎖大江的氣勢。風水學云:水之來者曰天門,水之去者曰地門;天門宜開,地門宜閉;山管人丁水愛財,聚水即聚財。如此聚財?shù)乃?,在風水學中堪稱上品。千百精瘦或健壯的楊氏后人棄政從商,他們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高高矗立的桅桿,撐掛起父母、妻子、兒女生活和希望的風帆,順著巫水河外出做生意發(fā)大財,又悄無聲息地回到高椅修屋建瓦,壘筑屬于自己的一方世外桃源?;氐焦世锏母咭螡h子們,在高椅清香甜蜜的的夜色里一片鼾聲大作,此起彼伏,就像巫水河晝夜流蕩不息的遠去的水聲。這條巫水河,流走的是咸濕的汗水,流進的是滾滾財富。古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是楊氏先祖的眼光看準了高椅這塊風水寶地,使得楊氏后人一脈生生永續(xù),永葆盛世太平。
高椅原是一處古渡,唐宋以前叫渡輪田。水運交通繁盛的年代,昔日高椅古碼頭是熱鬧的,水面上灣泊著不少大小木船。那些即將上船或下了船的高椅漢子們,他們坐在古碼頭的酒館里,大碗喝酒,大快朵頤,開始了一番曠古的饕餮和熱烈的話語。當我在二十世紀的某個下午時光走進高椅時,那些喝酒的人、來往的木船頃刻消隱在了舊時光里,眼前還是那條巫水河,只是水面上停留著的是隨著水波搖搖晃晃的三兩只漁船,漁船上站立著一排昂著脖子等候主人喂食的鸕鶿,幾只鴨子和鵝劃開水波向河心游去。高椅群峰蒼翠似乎釀成了酒,綠得醉人。那綠在陽光下泛著油光,從山上漫漶下來,漫過高椅古屋,漫過田野,最后漫進村前的巫水河。我在巫水河岸靜靜地禪定成一座雕像,看著巫水河,巫水河也看著我,彼此和諧相融,平靜安詳。
離開高椅時,我在車上望見一個叫楊宣的農(nóng)村文藝青年,他站在斑駁的屋檐下,對我們戀戀不舍,憂傷無語,如一棵烈日下沉默低垂的楊柳。在他二十多歲時開始瘋狂地愛上了剪紙和根雕。當他拿著他的作品展示給我們看時,我就想到他身上是滲透著高椅先民深厚的人文血脈的。高椅古村民風淳樸,農(nóng)閑時光圍坐一塊下石子棋、雕刻、繪畫、書法與寫作,他們不求聞達于世,只是骨髓里深蘊著對藝術的追求。我默默地祈禱,祝愿下次再見到楊宣時,他的新娘從他的畫紙里走了出來,他所有的愿望與夢想都從他的剪紙里走了出來,古老的院落里兒女成對,雞鴨成群。
我想,我一定還會再來。在一個美好而短暫的夜里,聽巫水河水聲的柔情絮語,那樣的寧靜,是我一生的眷戀與歡喜。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