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林笑峰體育思想再審視

2019-11-26 06:04邵天逸齊靜
體育學刊 2019年5期
關鍵詞:競技體質概念

邵天逸 齊靜

摘 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歷史研究法與邏輯分析法對林笑峰體育思想進行再審視,目的在于以客觀的態(tài)度剖析林笑峰體育思想,以期改變學界對于林笑峰的刻板印象,并揭示其體育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認為,體育內涵的模糊化是概念混亂的始作俑者,去偽存真態(tài)度下學科體系的重建成為林笑峰解決體育概念混亂的出路;林笑峰強化“控制體質變化勢態(tài)的意識”對體質建設的影響與作用,有利于引導大眾對體質健康標準與影響的重新思考;基于對國民身體現(xiàn)狀的擔憂,林笑峰將優(yōu)生優(yōu)育確立為未來民族體質優(yōu)化的保障措施。

關 鍵 詞:體育思想;真義體育;體質;身體意識;優(yōu)生優(yōu)育;林笑峰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9)05-0009-0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by means of history study and logic analysis, the authors re-examined LIN Xiao-fengs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s, with the purpose of dissecting LIN Xiao-fengs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s with an objective attitude, hoping to change the academic circles stereotype impression of LIN Xiao-feng, and to reveal their modern valu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s: the fuzzification of sports connotations is the initiator of concept confusion, under the attitude of discarding the false and keeping the tru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became the way out for LIN Xiao-feng to solve sports concept confusion; LIN Xiao-feng intensified the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awareness of controlling fitness changing trend” on fitness construc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guiding the masses to rethink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s and influence; based on his worry about the nationals current physical conditions, LIN Xiao-feng established good birth and good care as an assurance measure for national fitness optimiz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real physical education;fitness;body awareness;good birth and good care;LIN Xiao-feng

在中國學校體育發(fā)展史中,林笑峰是一位與眾不同的人物,他既因孜孜不倦的學術追求而受人尊敬,也因激烈尖銳的陳詞用語而受到質疑。盡管對林笑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林笑峰建立了蘊含個人特色的體育思想體系。自“體質教育思想”正式提出以來,便陸續(xù)有學者對林笑峰體育思想展開研究,所涵蓋的主題涉及“真義體育思想”“體質教育思想”“林笑峰體育思想”3個主要方面,旨在挖掘林笑峰體育思想及其時代價值,探索體質教育之真諦[1-6]。從結果來看,尚有深入探討的空間。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當下學界對林笑峰的觀點仍然比較排斥,其異議之處在于“體質教育的哲學依據(jù)是生物觀、二元論”,但若附帶任何主觀偏向論述林笑峰的體質教育思想容易有失公允;其次,研究者所提煉的林笑峰體育思想未能與現(xiàn)狀精準對接,在此前提下開展的研究工作成效有限?;诖?,本研究秉持客觀中立的態(tài)度,以聚焦現(xiàn)實問題作為研究出發(fā)點,立足于林笑峰本人的論著,著重探索林笑峰體育思想內在邏輯及其現(xiàn)代價值與局限,力求揭示林笑峰犀利語言背后的良苦用心。

1 以概念規(guī)范為學術追求的真假體育之辨

“體育”概念的混亂由來已久,學界至今并未達成共識。其不規(guī)范之處,可概括為兩個基本問題:第一,體育、競技、運動三者的相互替代;第二,作為大概念的體育已成為大眾之共識。由于“體育”一詞所統(tǒng)領或涉及的概念眾多,因此后者的影響力無疑更為深遠。體育大概念的形成與確立,意味著內涵的邊界不斷擴展,那些本與體育無關的概念將會被納入其中,所造成的結果將使“現(xiàn)實的”體育與“原初的”體育漸行漸遠,并催生出相關的認識層面問題。雖如此,鑒于體育大概念的形成屬于歷史發(fā)展的產物,因而這又是學界無法回避的學術問題。

回溯歷史發(fā)現(xiàn),體育概念的混亂始于民國初期,其標志是1920年首次出現(xiàn)的“體育教育”[7]。在此之前,“體育”的含義十分明確,主要指“身體養(yǎng)護”或“身體教育”。但1920年之后,由于“體育場-運動場”、“體育新聞-運動新聞”、“體育消息-運動消息”等概念的多方混淆,體育的概念不斷擴大,甚至一度被“運動”所侵占。在此基礎上,“體育”與教育已無法對等,“體育教育”便應運而生,雖然其表述具有一定邏輯錯誤。這一問題延續(xù)至20世紀50年代,引起了林笑峰的注意,1957年,他在《應取消“體育教育”一詞》一文對“體育教育”一詞的合理性表示質疑,希望學術界取消這一說法[8]。該建議得到了重視,同年,《體育文叢》雜志倡議開展“名詞討論會”,眾多學者對“體育教育”的合理性表達了看法,但是由于兩派各執(zhí)一詞,最終未能形成共識。

對體育概念的討論,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了延續(xù),以體育概念、特點及延伸問題為主題的學術討論會于1980年(體育理論專題座談會)和1982年(煙臺會議)先后召開,其結果是,學術界普遍接受了廣義體育觀,并將大概念的體育編入《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中。1990年,體育概念討論會再度召開(全國體育理論研討會),會后,“體育”作為下位概念的劃分方式得到了眾多學者的支持,大體育觀得到進一步強化,其影響力延續(xù)至今。

就學理而言,概念模糊化將會帶來3方面主要問題:加深大眾對體育的誤解、導致學校體育目標偏離、阻礙學科的有序發(fā)展,其中第一點產生的結果將難以扭轉。為此,21世紀初始,韓丹[9]與郭紅衛(wèi)[10]從Physical Education(體育)與Sport(競技)的詞義流變入手,致力于考究與恢復體育的原初含義。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韓丹、郭紅衛(wèi)從內涵層面上不斷推進對體育概念的重新認識,但收效不大。實際上,要使大眾的體育觀念得到徹底的扭轉,林笑峰的做法或許更為切實有效。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林笑峰就已著手探索體育的本原概念,通過兩年多夜以繼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Sport不是體育的說法[11]4。煙臺會議后,在遭到普遍反對的情形下,仍有少數(shù)學者(如吳翼鑒、陶德悅、林詩娟等)聲援林笑峰,他們大都贊同體育不是競技(運動)的觀點。對體育與競技的區(qū)分,既是林笑峰個人觀點,也是體質教育學派的基本主張。

作為體質教育學派的先鋒人物,林笑峰的觀點與其他學者既相呼應,也有超越。呼應之處在于對體育、競技單一概念的闡釋與區(qū)分;超越之處,在于將體育、競技置于概念群(見圖1)中加以認識。

“體育和競技中的每一個概念,好像天上的一個星體,每個星體都與其他星體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而處于一定的位置”[11]72。在體育(競技)概念之下各有數(shù)十個以體育(競技)為定語的名詞概念,構成了各自的概念群。概念群的交互,形成了體育和競技聯(lián)合的概念體系[11]72。在概念體系中,體育有其固定的位置,本不應任人隨意擺動,但由于名詞概念使用不規(guī)范,體育通常被用于標記其他概念,常見的是“身體文化”“身體娛樂”“身體娛樂教育”“競技”“競技教育”5個概念。林笑峰指出,如果僅用一個詞來思維6個概念,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名詞和概念的多方脫落[11]75。通過引入概念體系,林笑峰更為準確地闡釋了體育的本意。

但是,林笑峰的目標顯然不止于此,為了確保將競技從體育概念中剔除,他提出了“真義體育”的說法,即體育是增強體質的教育,只有增強體質是體育概念中的唯一合法的內容,除此以外的所有內涵均不能得到真義的認證。在此,林笑峰將矛頭指向了“假義體育”即大體育觀,他認為一旦大體育觀成為了權威的指導思想,將會造成體育知識和經費的貧困[11]150,最終“讓身體教育‘消亡,讓增強體質‘淡出”[12]120。通過直白的真假體育之辨,林笑峰成功地引發(fā)大眾對體育概念的反思,與此同時,他的真義體育內涵也在批判聲中得到了不斷豐富與完善。

作為體育學科中的核心概念,體育語詞的模糊化無疑會波及體育及下屬學科的構建,因此體育觀念錯位造成的影響早已超越了概念本身??紤]到這點,林笑峰的思路是重新劃分學科體系,在他的設想下,現(xiàn)有的體系應分為“體育科學體系”與“競技科學體系”:

林笑峰認為:“競技科學和體育科學,從它們的核心部分到它們的邊緣學科,都是有區(qū)別的?!盵11]83這一區(qū)別,表現(xiàn)在體育、競技擁有各自的理論與方法,由此形成的體育(競技)史學、體育(競技)社會學、體育(競技)心理學等必然會有實質的區(qū)別[11]83。即便是名稱一致的“運動力學”“人體生化學”“人體解剖學”,由于目的指向不同(競技訓練或體育鍛煉),其研究對象與研究結果也將有明顯的差異。對學科體系的重新定位,意味著林笑峰的真義體育追求從概念延伸到了學科。

從單一概念(群)的區(qū)分發(fā)展到對學科體系的重建,始終不變的是林笑峰去偽存真的學術態(tài)度,以現(xiàn)實視角加以審視,在體育概念亂象叢生的當下,其倡行的真假體育之辨,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很可能成為解決學科理論困局的一劑良方。

2 以意識培養(yǎng)為思維導向的“體質”觀重塑

“體質健康”作為體育的基本追求,一直以來都受到體育界人士的重點關注。具體而言,國家層面,國家體委努力宣傳高水平運動員作為健康的代言人;學校層面,一線教師積極將健康教育融入體育課程教學之中;大眾層面,專家學者努力探索運動對身體健康正向影響。然而,盡管體育身肩如此重任,但“體質健康”始終未能成為體育固有之功能,也由此,體育的影響力難以突破自身學科的界限。

考其原因,傳統(tǒng)的體育大多不是“身體教育”,而是指以運動項目為中心的“技術教學”或“健身活動”,與作為“身體教育”的體育不同,運動的源頭為Sport,其本質為“游戲”“娛樂”或“玩兒”,按自然體育學者的說法,“健康”乃是體育(運動)的副產品,非為首要目標[13]。在現(xiàn)實中,人們早已將“運動”與體質健康畫上等號,然而,“運動”并不一定指向“體質健康”,它們之間并無直接的因果關聯(lián),因而傳統(tǒng)的“運動”難以滿足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教育需求。有鑒于此,林笑峰致力于重新界定體育與運動(Sport)的基本概念,嘗試從源頭上理清體育的含義與目的,其具體觀點在前面已有詳細闡述。

那么,體質健康實現(xiàn)的最佳路徑何在?傳統(tǒng)觀念認為,醫(yī)療是健康的基本保障,這一觀點固然不錯,但藥物是針對疾病的,并不是維持健康的積極做法,實不宜提倡。更為理性的做法應是培養(yǎng)健康意識,即不斷地反思與覺察自己的健康狀態(tài),以求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對這一思路的明確闡釋,可以舒斯特曼[14]的主張作為參考:“健康的方式并不僅僅是吃藥或針灸,而是可以通過意識到你怎樣建構你自己和你的感覺來達到,通過感覺你就可以知道你疲憊與否?!痹谑嫠固芈磥恚眢w意識有助于提升感官知覺的敏感性,以此更清晰地認識身體與世界的交互關系,進而促使個人正確地使用自我。所謂身體意識,是指“具有感知能力的身體”,簡言之,個人的自我意識就是監(jiān)測身體的最有效手段,通過不斷的追蹤、指導和調節(jié),我們的身體裝置會更加健康[15]27。對舒斯特曼而言,身體意識對于人體健康的意義重大。

縱觀舒斯特曼關于身體意識培育方式的論述,他所推崇的大多是瑜伽、禪宗、亞歷山大技法之類追求平靜、注重內修的身體活動[15]244。但這些靜態(tài)身體活動培養(yǎng)身體意識的方式與現(xiàn)行動態(tài)的學校體育活動并不兼容,因此難以廣泛推行。面對這一困境,林笑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試圖通過對“體質變化勢態(tài)的控制”,引導人們關注“控制意識”的培養(yǎng),并將其融入青少年學生群體之中。

在《健身教育論》中,林笑峰重點論述了“對體質變化勢態(tài)的控制”,他認為體質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或弱化或強化,這些“體質變化勢態(tài)”都是必然現(xiàn)象。林笑峰[12]161-164指出,勢態(tài)現(xiàn)象是自身功能的表現(xiàn),完全可由自我控制。至于控制的方法,學習和掌握體質變化勢態(tài)的科學知識是基礎工作,但寫在書本里的知識不會自動地去控制勢態(tài),需要將知識化為個人意識和力量,才能起到對體質變化勢態(tài)控制的作用。其中,體質變化勢態(tài)控制的意識顯得極為重要。體質變化勢態(tài)控制的意識是增強體質的核心,也是體育意識的核心,失掉了這個核心,增強體質和增進健康將淪為空談,“無意去控制,沒有辦法去控制,自己的身體就難免日漸衰弱”,因此樹立控制意識對個人健康而言,意義重大。落實到操作層面,首先要了解體質變化勢態(tài)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知曉了某一現(xiàn)象,要聯(lián)系本質因素去分析、推理和判斷,明白了本質,就能夠掌握體質變化勢態(tài),進而采取適當?shù)拇胧┻M行改善,達到控制的目的。這里所說的應對措施,主要指量身定制的“煉身方式”,主張運動的種類、強度、持續(xù)時間均應視個人體質變化的特點而定,以求勢態(tài)向強化方面發(fā)展。因此,林笑峰將知識、意識與行為三者相聯(lián)系,構建了體質教育思想的核心框架。

林笑峰以體質變化勢態(tài)作為切入點,扭轉了過去大眾對運動行為效果的認知,將培養(yǎng)體質變化勢態(tài)的意識作為人們參與運動的主導條件,由此,“意識培養(yǎng)”成為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時,為了使“意識培養(yǎng)”的觀念能從思想中凸顯出來,林笑峰對體質概念與本質進行了重塑。在論述體質的含義時,首先顛覆了傳統(tǒng)的體質內涵,認為身體形態(tài)、素質、機能等概念都只是體質的表象,并未觸及本質,“體質”的本原含義,應為身體的實質(即筋骨)[12]128。其次,認為體質不是固化的,是一個變化態(tài),變化的本質在于人體的新陳代謝。按林笑峰的劃分,體質變化的勢態(tài)可分為:強化態(tài)、健康態(tài)(時空態(tài)與務化態(tài));弱化態(tài)、疾化態(tài)(時空態(tài)與務化態(tài))。再次,認為人可以通過“意識”控制自身體質的勢態(tài)。因此,他強調“培養(yǎng)人們體質勢態(tài)的意識與能力,應該是體育的一項任務”[12]163。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林笑峰認為應具備一定的體質勢態(tài)變化及其規(guī)律的知識和了解自己的身體,疾病痛苦的發(fā)生與缺乏體質弱化態(tài)和疾化態(tài)的知識有莫大的關系[12]153。關于如何了解自己的身體,林笑峰在其著作中也有涉及:“晨脈、早晨醒來的感覺和表現(xiàn),是個人在平常生活中考察自身體質和掌握孩子體質變化的方法”,“感到輕松、舒適、起床爽快,這是體質強化態(tài)的表現(xiàn)。”[12]152觀察身體的意義,還在于反思體質變化勢態(tài)的現(xiàn)象,“皮膚表面出現(xiàn)小紅點,消化不好,睡眠不好,心情煩躁……很可能是肝的弱化與疾化勢態(tài)表露出來的現(xiàn)象?!盵12]162其中皮膚、消化、睡眠、心情等都是典型的身體認知,而認知的發(fā)生需個體具備敏銳的“身體感覺”,將林笑峰的觀點作適當延伸,可知“意識”既是認識“現(xiàn)象”的前提,亦是溝通“現(xiàn)象”與“本質”的橋梁(見圖2)。

總之,從身體關懷的立場出發(fā),林笑峰深刻揭示了體質的內涵與本質,同時指出“有意識地控制”是增強體質的重要前提,而“控制意識”的形成,有賴于科學知識的掌握,“理性認識”是形成“控制意識”的先決條件。至此,林笑峰堅持了“知識”改變“行為”的立場,至于知識轉化意識的方法,他還未作進一步討論,只是暫時將該問題拋給教育[12]163,這恰恰是林笑峰體質教育思想的未竟之處。但無論如何,林笑峰的觀點改變了以“身體素質”長期自居的體質觀,重塑了新型的體質觀:體質處于不斷變化的勢態(tài)之中,人可以通過掌握科學知識與“意識培養(yǎng)”有效控制體質變化的勢態(tài)。

3 以民族興盛為終極關懷的體質優(yōu)化倡導

國民體質弱化問題,在近現(xiàn)代學校體育發(fā)展史中留有明顯的印記,概括起來,主要分為3個重要時期:第一,維新運動之前,在“重文輕武”“靜以修身”傳統(tǒng)觀念的持續(xù)影響下,百姓追逐“科舉功名”,不尚運動,身體沿著主張“靜”而排斥“動”的脈絡發(fā)展[16]。此后,形成了如毛澤東所言的“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之局面[17]。第二,新中國建立早期,戰(zhàn)火剛息,民族飽受摧殘,國家百廢待興,由于醫(yī)療條件的匱乏和身體鍛煉意識的淡薄,學生的體質普遍較差,健康問題頻出。針對這一問題,毛澤東兩度致信時任教育部長馬敘倫,主張教育要遵循“健康第一,學習第二”,力求為學生減負。第三,文革時期,在“大躍進”方針導向下,“以勞代體”“以軍代體”思維與行為盛行,致使學校體育工作長期錯位,學生的健康問題再次凸顯。

表層而言,由于健康問題與歷史事件同步,體質弱化似乎可歸咎于歷史使然,但若從動機—行為視角考其本原,體質問題應與身體鍛煉觀念淡薄密切相關。由此,歷來精英人物大多希望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運動習慣,形成體育意識。近代時期,教育界人士陸續(xù)推行軍國民教育、武術教育、體育軍事化等訓練民眾的手段,以此符合國家抵御外侮、振興民族的需要。新中國成立初期,模仿蘇聯(lián)體育思想的引領下,體育鍛煉標準與勞衛(wèi)制得到廣泛推行,全民身體素質短期內明顯提升。文革結束后,在徐英超關注學生體質健康的呼聲下,國家尋求盡快改善學生體質狀況,確立了“以增強體質為主”的工作方針。在此,徐英超觀點的提出是基于對全國各地區(qū)中學生身體狀態(tài)的調研結果,他指出兩億接班人體質健康關乎國力強弱,亟應得到增強[18]。

同處于文革后學校體育重整與恢復階段,林笑峰延續(xù)了徐英超的體質教育態(tài)度,不斷思考增強體質的理論與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林笑峰與徐英超對于青少年學生體質問題的立場既有相似之處,更有不同之處。

相似之處在于林笑峰同樣十分關注當時的青少年學生體質弱化問題。首先他認為傳統(tǒng)的“增強體質”的認識有誤,“有人嘴上講的是‘以增體質為主,而實際搞的還是‘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主”。之所以會形成以上“運動技術教學坐上了主位”的現(xiàn)象,他認為原因在于傳統(tǒng)的運動教育思想和體制的影響[19]。其次,林笑峰提出了體育課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獨特內容與方法,“增強體質的運動形式內容和手段方法,要按學生身體形態(tài)機能和能力的實際情況與需要來選擇配備這些身體運動。要把配方道理和方法的知識作為教材去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健身運動配方”[19]。

不同之處在于林笑峰提出了關乎民族興盛的未來體質觀。在其晚年著作《健身教育論》的末章中,呼吁學界應重點研究體質優(yōu)化的課題,實行優(yōu)生優(yōu)育健身?!叭梭w的優(yōu)化是有關家族、民族、國民身體完善和身體建設很有價值的一大工程”[12]279,希望通過體質優(yōu)化工程,造就千百萬體質優(yōu)化的精英人才,使中華民族興旺發(fā)達[12]299。

在林笑峰看來,由于人體質內的基因由大自然定型,因此人生來由自然注定,身體發(fā)展隨自然變化而變。先天體質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后天的發(fā)展,后天的鍛煉對身體發(fā)展的作用有限,無法改變天然的遺傳基因?!耙粋€天然遺傳的弱者靠鍛煉不可能變成強者”[12]270。在此,林笑峰立足于“自然決定論”的視角,吸收了物種起源與遺傳變異的理論,將基因確定為塑造體質的主導要素。

基因雖然是由自然決定,但并非一成不變,遺傳物質在大自然諸多因素作用下,可以得到正常發(fā)展,也會有異常或不良的變態(tài)[12]275。這需要我們了解自然奧秘并順應宇宙規(guī)律,“人類優(yōu)生的根本問題在于如何利用大自然中有利于人體優(yōu)化的物質,避開妨礙體質變化強化態(tài)有害的物質”[12]275。了解自然的方式,一方面依賴科學研究深化;另一方面,需要落實到教育中。林笑峰強調,為了增強國民體質,體育應承擔人種改良與體質優(yōu)化的教育責任。

林笑峰此舉的目的是希望以科學的態(tài)度破除基于“神秘主義”的傳統(tǒng)體質認識,引導人們正確理解體質優(yōu)化的規(guī)律。在體質變化規(guī)律中,一個基本的常識是,男女體質劣化的遺傳基因一旦結合,其劣化表象便會表現(xiàn)在所生子女的身體上。因此,為了避免劣化因子相遇,婚前優(yōu)生體質檢查十分必要[12]296。但是當時的中國(2008年)尚未形成體質優(yōu)化意識,林笑峰援引了北京、上海、江蘇、廣西、甘肅等五地的調查數(shù)據(jù),指出當時中國“丁克”與“近親結婚”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兩者都將導致人類體質劣化[12]285。

與之相對,世界上許多國家早已開始體質優(yōu)化試驗。其中日本的成效最為明顯,通過比較日本1972年的資料與中國醫(yī)學科學院1975年的統(tǒng)計資料,發(fā)現(xiàn)我國男性體重、身高、胸圍普遍低于日本,表明日本逐漸在改變其“倭”的特征,這讓林笑峰深感震驚[11]9-11。面對這一現(xiàn)狀,林笑峰指出,假如對體質變化問題持續(xù)缺乏認識,任憑體質自然演化,將會導致劣化系族的衰敗與消亡[12]281。

遵循自然法則來建設人體,是林笑峰晚年對體質的新見解,這種面向“未來”的體質教育觀反映出他作為教育家的民族關懷。從林笑峰早期健身教育理論到后期的優(yōu)生優(yōu)育理論,表現(xiàn)了其體育思想的發(fā)展變化,這一變化呈現(xiàn)出從關注青少年學生體質現(xiàn)狀延伸到注重中華民族體質的轉變。通過后天的“科學知識”與“控制意識”的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學生養(yǎng)成自主鍛煉身體的習慣,聚焦于改善體質弱化的問題;通過優(yōu)生優(yōu)育途徑,改良先天基因,規(guī)避各類遺傳性疾病,此為發(fā)揮先天優(yōu)勢與后天努力補償相結合之法。因此,對當今學校體育而言,優(yōu)生優(yōu)育教育應是體質教育、健康教育的重要補充,若能與傳統(tǒng)健身教育有機結合,勢必對優(yōu)化中華民族體質、提升體育健身效果產生更大的作用。

以概念規(guī)范、意識培養(yǎng)、體質優(yōu)化為目的與導向,林笑峰體育思想的主體脈絡逐漸顯現(xiàn)。其中“概念”與“體質”既是林笑峰長期思索的問題,亦是當下體育界所面臨的難題。毋庸置疑的是,林笑峰的所思所想最終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但是由于其個人直白而激進的學術作風,使他長期飽受非議。筆者認為,語言只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本身沒有意義,對于林笑峰思想的評判,應深入問題中心,理性看待他固執(zhí)己見背后的真實想法。

參考文獻:

[1] 李壽榮. 真義體育思想譜系背后的多重博弈及價值——林笑峰先生《健身教育論》深層價值闡釋[J].體育學刊,2009,16(12):9-12.

[2] 陳琦. 林笑峰體育思想評述[J]. 體育學刊,2011,18(6):1-5.

[3] 韓丹. 林笑峰先生體育思想評析[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32(1):1-12.

[4] 關麗靜,李寧. 林笑峰體育思想的特征及時代價值[J]. 體育學刊,2015,22(1):9-13.

[5] 彭小偉,楊國慶. 體質教育流派審思——基于中層理論視角的分析[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35(5):88-92.

[6] 殷紅,萬茹,毛振明. 論體質教育流派[J]. 體育學刊,2014,21(5):6-11.

[7] 應元道. 社會性質的體育教育[J]. 青年進步,1920(32):61-68.

[8] 林笑峰. 應取消“體育教育”一詞[J]. 體育文叢,1957(2):12-13.

[9] 韓丹. 論體育概念之研究[J]. 體育與科學,2012,33(6):1-11.

[10] 郭紅衛(wèi). Sport考論[J]. 體育科學,2009,29(5):83-97.

[11] 宋繼新. 林笑峰體育文集[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2] 林笑峰. 健身教育論[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3] 方萬邦. 體育原理[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181.

[14] 舒斯特曼,曾繁仁. 身體美學:研究進展及其問題——美國學者與中國學者的對話與論辯[J]. 學術月刊,2007(8):27.

[15] 舒斯特曼. 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8-69.

[16] 張德安. 身體教育的歷史(1368—1919)——關于近世中國教育的身體社會史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88.

[17] 二十八畫生. 體育之研究[J]. 新體育,1958(5):14.

[18] 徐英超. 兩億接班人的中小學體質教育需要調查研究[J]. 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79(3):3-9.

[19] 林笑峰. 我對“以增強體質為主”的認證與探究[J]. 體育學刊,1996,3(2):32-36.

猜你喜歡
競技體質概念
中醫(yī)“體質”問答
中醫(yī)“體質”問答
中醫(yī)“體質”回答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28天吃出易瘦體質
幾樣概念店
競技精神
花與競技少女
競技體育
同臺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