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
習語是一個短語,諺語或具有隱喻意義的固定詞組。在人類漫長的發(fā)展時期中,習語已經(jīng)成為文化的載體之一,也是語言的本質(zhì)。在漫長的歷史中,動物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這種關系使人類向動物表達他們的喜愛,厭惡,同情,恐懼和其他復雜的情感。人們經(jīng)常借用一些形象如動物、植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許多動物習語出現(xiàn)并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蘇珊·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譯學派的佼佼者,在國際翻譯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她的文化翻譯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逐漸成熟。1990年,蘇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爾共同出版了《翻譯,歷史和文化》一書。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得出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
1.文化應被視為翻譯單位,翻譯不應停留在話語層面。
2.翻譯不是解碼和記錄的過程,而是跨文化交流。
3.翻譯應擺脫語義對等的局限,實現(xiàn)文化的對等。翻譯的等同性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應該是多維的。
4.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翻譯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原則和規(guī)范。(Bassnett,Susan&Lefevere,Andre.1990)
在文化翻譯理論方面,翻譯側(cè)重于文化交流,因此文化是第一位的,而信息則是第二位。蘇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要求我們在翻譯中盡可能地保留原始語言的文化差異,這與傳統(tǒng)的翻譯概念完全相反。郭建中先生認為,近年來,翻譯研究出現(xiàn)了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倡導翻譯應重視交際;另一個是提倡翻譯應注意文化傳播而不是語言遷移。(趙莉,何大順.38-39)
3.1 自然環(huán)境。沒有哪一種文化可以與其地理環(huán)境分離,由于地理,氣候和環(huán)境的不同,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點。西方國家,以英國為例,英國是一個島國,因為它被海洋包圍,所以它海產(chǎn)品富足且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在歷史上,英國航海業(yè)曾一度稱霸世界,并逐漸成為那個時期的海洋霸主。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實際上對習語是有影響的。在英國處處可見與魚相關的習語。例如,“fish in the air”意味著人們因錯誤的方向而無法實現(xiàn)目標;“l(fā)ike a fish out of water”生動地表達了窒息、不舒服的感覺。
然而,魚在中國習語中沒有什么含義。因為中國人大多居住在亞洲大陸,人民的生活與土地緊密相連,而牛與耕地密不可分,因而在中國有許多關于牛的習語。例如,“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字面意思是牛的力量非常強大,但人們?nèi)匀挥修k法擊倒它,比喻無論你的競爭對手多么強大,你還是有打敗他的方法。
3.2 風俗習慣。風俗習慣是一個國家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國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原則。西方國家和中國的人們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事物,人們經(jīng)常將某些特性或特征與某些動物或物體聯(lián)系起來,所以即使是同樣的動物也經(jīng)常會是不同的形象。
在中西方國家的神話傳說中,龍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在中國,龍是神圣的,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征,因此,中國人常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并且隨處可見與“龍”有關的習語。例如,“龍鳳呈祥”意味著龍與鳳會帶來繁榮與幸福,“龍馬精神”是指人精神旺盛。在西方國家,圣經(jīng)中龍(Dragon)是撒旦的另一個名字?!癉ragon’s teeth”意味著斗爭的根源。當談到龍時,英國人可能會告訴你,龍是一個丑陋而兇悍的怪物,是混亂和邪惡的化身?!癏ere be drago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習語通常在18世紀使用,特別是會在地圖上標出,以告訴人們這個地方有怪物。
3.3 宗教信仰。宗教在人們的思想和社會文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宗教信仰也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習語反映了宗教對語言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圣經(jīng)對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響,其中許多文字成為英語習語的來源(張穎,155-156)。在西方文化中,綿羊和山羊具有完全不同的含義。在圣經(jīng)中,耶穌稱自己為牧羊人,并稱教區(qū)的人為羊,在馬太的福音中,耶穌將綿羊放在右邊,山羊放在左邊,他讓善良的人在右邊,讓他們永遠活著;讓邪惡的人在左邊受到懲罰。西方人們會用綿羊來比喻任性,而綿羊容易走丟,因而有了“l(fā)ost sheep”這個習語。而中國的宗教信仰則更為復雜。中國最大的宗教是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千年前,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是佛教寺廟和寶塔。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對中國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有許多佛教相關的習語,例如“借花獻佛”意味著用別人的東西來制作它的禮物,然后送給另一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
基于泰特勒和巴斯奈特的思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翻譯者,我們必須了解文化差異,以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翻譯方式,并且應該靈活地使用翻譯方法。
4.1 直譯。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nèi)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英語和漢語在語言結(jié)構(gòu)和文學結(jié)構(gòu)上具有相同的外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直譯。中英文化中的一些動物的文化內(nèi)涵略有偏差,但在一些習語中,它們的形象完全相同,可以根據(jù)字面意義直接翻譯。
故事“狐貍與山羊”說,一只不幸的狐貍陷入深井,無法逃脫,一只山羊經(jīng)過時,他欺騙山羊跳進井里,然后他立即跳到山羊的背上,爬出井口。這樣的故事很多,但是狐貍的狡猾形象被人們熟知。因此,“as sly as a fox”的習語可以直接用其字面意義來翻譯。
為了實現(xiàn)文化的等同,直譯是一種好方法。這些例子展示了動物的特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中英文化的相似性。所以像這樣的習語可以直接翻譯,不需要改變它的形式。
4.2 直譯與注釋。巴斯奈特倡導實現(xiàn)文化對等,因此有時我們必須對習語進行注釋或解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
“To watch the stump and wait for a hare”(守株待兔):這個習語對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對外國人來說可能很奇怪。因此,我們最好給出一個注釋,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
4.3 意譯。與直譯不同,意譯應在文化翻譯理論的第四部分下進行,即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翻譯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原則和規(guī)范。
有大量的習語我們無法直接翻譯,主要有兩種情況:動物形象丟失和動物形象替代。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其表達的含義將英語習語翻譯成中文。
首先,習語中的動物形象丟失。例如,“Teach fish to swim”:教魚游泳。中國人用“班門弄斧”來對應它。魯班是制作精密儀器的專家,民間人一直把他視為木匠的祖先。沒什么人敢在魯班面前炫耀斧頭的技巧,也就是說,在專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是不自量力的。可以看出,“Teach fish to swim”和“班門弄斧”的意義相互契合。這是考慮文化差異的典型例子。
其次,習語中的動物形象被替代。由于文化差異,中國和西方國家的一些動物形象差異很大。文化因素不能直接翻譯,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傳遞或移植動物形象的意義,要找到最合適的單詞來替換原始習語中的單詞,以便清楚地表達意思。在這種情況下,替代更受歡迎。例如,“Like a cat on hot tin roof”,我們可以理解字面意思,但如果我們想翻譯它,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表達來告訴讀者意義。不難發(fā)現(xiàn)“熱鍋上的螞蟻”要好得多,中國讀者更容易理解這個習語而很難理解為什么貓會在熱的鐵皮屋頂上。
4.4 增譯。中國人比外國人更喜歡使用習語,而且,中國習語是很簡潔的。我們通常使用增譯法將漢語習語翻譯成英語。但這并不意味著在翻譯英語時,我們不需要增譯。因此,在翻譯時,要考慮語義,把文化背景和歷史因素聯(lián)系起來,運用適當翻譯方法,使內(nèi)容順暢。
例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國演義》是中國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所以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諸葛亮是誰,但外國人卻不知道。因此,在翻譯時有必要對它們進行解釋。所以它可以這樣翻譯:“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
在文化翻譯理論方面,巴斯奈特認為文化應該是首要的,然后才是信息。翻譯是一種讓國內(nèi)外人士了解對方文化的活動,也就是說,翻譯是一種直接的跨文化交流方式。
動物習語的數(shù)量有限,但它們很有趣,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在翻譯或文化交流過程中語義會有一些分歧和缺失,在這個過程中,譯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譯者應考慮文化差異,給讀者詳細解釋或正確表達習語的含義。
因此,在翻譯實踐時,我們應該從文化背景出發(fā),尋找兩種語言和中英文化的最佳結(jié)合,使動物習語的翻譯不僅能夠展現(xiàn)出自己的文化特征,也能保留原有文化內(nèi)涵,達到準確傳播文化信息的目的,促進中西文化兩種語言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