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遍喿x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有效的對話與交流是保障高效閱讀的關鍵。在如今的教學理念中,有效對話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理解語文課程中各種基本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在實施教學對話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對“對話”的實質(zhì)認識不清,出現(xiàn)“盲從”或“機械”的現(xiàn)象,教學效果難如人意。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對話”?
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出錯”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即便是在課堂上鬧出了笑話,但這種情形,教師要給予積極地“善待”。要走進學生的心靈,送去理解和關切,特別是在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jīng)有了自尊心,如果教師嚴厲地批評或指責,反而消解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例如,在《師恩難忘》一課學習中,我請一位學生來讀一讀田老師講故事的部分,學生表現(xiàn)積極。我指名一名平時不怎么讀書的同學來讀。他很興奮,讀得也很認真?!拔衣牭煤苷J真……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刀(下),我才驚醒?!鳖D時教室里哄堂大笑,他也羞紅了臉。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迅速插入解圍評價:“今天,**同學讀得很認真,積極參與朗讀也很開心,一激動就出了點小意外。我們再給他一次機會,讀好這一句?!蔽易叩剿磉叄呐乃募?,他再次朗讀這句話,比之前讀得更響亮,更認真了。學生們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此刻的他,盡管臉上還泛著紅光,但他的眼睛是明亮的、神采是飛揚的,我欣慰地笑了。因此,教師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想法,要鼓勵學生,拉近師生心理距離,讓閱讀課堂充滿熱情、喜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我們應該保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保護這份熱情,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從感悟中展示自己的理解。
例如,《盧溝橋烽火》一課以時間順序敘述了“盧溝橋事變”的經(jīng)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并謳歌了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頑強精神。學習該文,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這一歷史事件,另一方面,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進行文本閱讀時,感情基調(diào)應該是嚴肅的、認真的、懇切的。通過對全文的瀏覽,也沒有“搞笑”的只言片語。但在閱讀時卻發(fā)生了意外,原本面對敵人的侵略,課堂氛圍是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的濃郁情感,但在讀到“日本兵被殺得哭爹喊娘、狼狽逃竄,尸橫橋頭”時,有同學不禁笑了起來,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是不是太“出格”了,但我還是想聽一聽他們的想法。我找了幾個笑的同學來說,他們都說我仿佛看到了我軍的英勇,日本鬼子丟盔棄甲的樣子,感覺到很痛快。當孩子們說完,我反而要為他們點贊,原來這“笑”中,他們是體會到了作者要表達的那種“痛快”。對于每一個學生,在對文本的理解都是鮮活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生,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不能按部就班地循規(guī)蹈矩,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智慧,讓閱讀課堂情趣橫生。
閱讀文本,師生之間要融入有效對話。怎樣來運用對話,拓展閱讀課堂?對于閱讀中的“字詞”探究,引領學生從中拓展思維,辨析詞語的感情色彩,分析其在語境中的不同意義,教師要給予引導、點撥,激發(fā)學生的“出新”思維。
曾經(jīng)學習過這樣一個教學片段,一位老師在教學《三借芭蕉扇》時,故意把“孫悟空大怒,叫來豬八戒,又請來眾神仙,把一座翠云山圍得水泄不通?!币痪渲械摹罢垺薄敖小弊x反了。引出一個問題“請”與“叫”能否進行調(diào)換。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同學說:“他們是師兄弟,可以隨便一些?!边€有學生提出:“孫悟空是個聰明人,如果他對眾神仙大喊大叫的話,可能沒有神仙會買他的賬?!边€有學生提出:“孫悟空是個急性子,通常是不愿意恭敬求人的。但為了幫助唐僧西天取經(jīng),為了借到芭蕉扇,只好委屈自己,用‘請’字來表現(xiàn)孫悟空以大局為重的胸懷?!?/p>
總之,高年級學生在閱讀對話中,教師要善待學生的“出錯”,呵護學生的“出格”,妙引學生的“出新”,唯有此,才能讓學生從閱讀中走向深刻理解,從閱讀中走進文本,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因此,教師要關注師生對話,要聯(lián)系學生學情,結(jié)合文本閱讀,恰到好處、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造師生探究的話題,讓閱讀課堂更加新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