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實驗小學 傅玉梅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边@就明確地指出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即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反過來能夠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進而提高閱讀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時,教師應尋求契合點,從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將讀寫結合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
仿寫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小學生年齡小,認知力和理解力尚處于較低的水平和層次,對寫作這一綜合運用語文基礎知識的過程懷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在開展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從分析教材中的文章入手,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并以此為例進行仿寫訓練,將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
以《火燒云》這篇課文為例,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寫了晚飯過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其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其中,對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描寫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火燒云形象像馬、像狗、像獅子,生動地刻畫了火燒云的萬千形態(tài)。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仔細介紹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妙處,然后讓學生以景物描寫為主題,對課文進行仿寫,將課文中的修辭手法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如此便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良好的遣詞造句能力是寫作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而實現(xiàn)這一能力提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雖大都文質(zhì)兼美,但是語言較為單一、片面,不夠豐富,教師可從一些優(yōu)秀課外讀物中的范文入手,讓學生認識這些范文豐富的語言、新穎的敘述方式,并引導學生將這些句子、段落記錄下來以備背誦,使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選集,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候將其中描寫優(yōu)美的句子照抄下來進行背誦,并以日記的形式寫寫自己對于某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覺得某個句子寫得好的地方在哪里。在閱讀范文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要深入剖析句子的含義,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多樣化表達的妙處所在,從而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要勤于積累、積極思考、勇于動筆寫作,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遣詞造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謀篇布局是指文章的結構安排及形式,簡言之,就是文章的骨架。在寫作文時缺乏一定的布局和結構,文章就會顯得沒有條理,邏輯思維混亂。這種現(xiàn)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突出。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使學生對篇章的結構、布局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寫出條理清晰、有層次、有深度的文章來。
例如,以《生命 生命》這篇課文為例,課文短小精悍,運用簡潔樸實的語言傳遞了含蓄深邃的思想,表達了對生命、對人生的感悟。課文第一段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接下來的幾個段落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以及傾聽心跳幾件小事進行描寫,展示了生命的意義??傮w上采取了“總——分”的結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課文的謀篇布局向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和分析,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作者的寫作思路和篇章結構,從而在自己的寫作中能夠理清思路,在規(guī)劃好文章的布局和前提下再進行寫作。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友情”或“親情”為主題,按照課文的寫作思路進行寫作訓練,如先提出:什么是友情(親情)?再通過具體的小事進行敘述,從而規(guī)劃好篇章的布局和結構。如此便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謀篇布局能力,優(yōu)化了學生的寫作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能,達到了讀與寫的有效結合。
受年齡的限制,小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閱歷,導致在寫作中常常出現(xiàn)提起筆來無話可說,或是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寫出的作文也是內(nèi)容空洞,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及特定情感的表達,導致寫作教學效率低下。而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寫作技能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而大量的閱讀,以此來拓展視野和空間,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以《白鵝》這篇課文為例,文章條理清楚、選才得當,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對白鵝的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吃相等進行了細致的刻畫和描寫,突出了白鵝高傲的特點,作者對白鵝的細心觀察更是凸顯了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僅僅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白鵝,作者尚能夠從多種角度、細致地對其進行刻畫和描寫。教師可以從教材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的形式了解白鵝的特點,加深對如何描寫動物寫作手法的了解,然后在課下搜集并閱讀一些以描寫動物為主的文章,在與課文對比的過程中全面掌握描寫動物類文章的素材,從而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動物描寫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從多種角度對某一動物進行細致的刻畫和描寫。如此,通過廣泛閱讀,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和空間,擴充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使讀寫結合達到了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將二者巧妙結合起來,積極探究和挖掘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使語文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