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在學生體質日益下降的背景下,通過研究不同鍛煉水平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的關系提高大專生身體體質。采用《身體自尊量表》(PSPP)測量不同運動鍛煉水平的大專生,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每次運動鍛煉的負荷強度和每周參加運動鍛煉的次數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問卷調查中的3個因素都對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產生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每周參加運動鍛煉的次數。加強大專生運動鍛煉對大專生自尊水平提高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專生? 鍛煉水平? 身體自尊
中圖分類號:G80-0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067-03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creasing physique of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self-esteem and physical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exercise was studied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used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 (PSPP) of the body self-respect scale (PSPP) to carry out a random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sports exercise level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re made on their dur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sports exercise load and the frequency of physical exercise weekly. The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ur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physical exercise load and the frequency of sports exercise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level of physical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is very close.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three factors on the level of physical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requen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exercise.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self-estee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level; Body self-esteem
在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豐富的電子產品的巨大吸引力造成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隨處可見的“低頭族”成為當下大學校園里“別樣的風景”。早上起不了床、晚上下不了線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常態(tài)。2015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報告顯示,7~19 歲的學生群體中,大學生體質下滑最為嚴重[1]。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飲食不當、作息不規(guī)律,使身體機能下降、體質變差、肥胖甚至產生其他疾病,使身體健康狀況變得越來越差,對其身體自尊造成嚴重影響。
身體自尊就是自己對身體各個方面的滿意度或者不滿意評價,身體自尊是整體自尊的一個具體領域,對個人心理健康改善和提高生活滿意度也很重要[2]。在國內外體育心理學領域已成為學者們一個研究的熱點,國外學者Gruber在1986年做的一項元分析表明,在積極進行身體鍛煉前提條件下的兒童比不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兒童擁有更高的身體自尊,這種理論觀點已被接受[3]。有研究表明,身體鍛煉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提高,可以減少和杜絕問題行為的發(fā)生[4]。
在我國注重集體主義的文化背景下,長期以來對自我、個體的研究不夠深入、完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我國社會、教育心理學中開始出現對自尊的研究, 少量對身體自尊的探索性研究也開始活躍在運動和鍛煉心理學領域[5]。本文旨在通過研究和分析不同鍛煉水平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深入調查體育鍛煉是怎樣對大專生心里產生影響的,找出體育鍛煉對大專生心理的促進作用,以此促進大專生心理健康成長,走向陽光明媚的健康生活。大專生不同的體育運動鍛煉水平與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兩者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很值得去研究。
1? 調查對象
徐州醫(yī)藥高等職業(yè)學校2016級的50名學生。
2? 研究目的
通過研究鍛煉對大專生自尊水平的影響,強調鍛煉的重要性,使更多大專生加入體育運動,促進心理健康。
3? 研究方法
3.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與體育鍛煉和身體自尊相關的書籍,通過學校的圖書館、學術期刊網、中國知網搜集了與體育運動鍛煉和身體自尊有關的學習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研究、總結,這些資料為論文的寫作提供了巨大幫助。
3.2 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選用徐霞等人修訂的《身體自尊量表》(簡稱PSPP)作為測量工具。身體自尊量表包括1個主量表身體自我價值感感 (general physical self-worth);4個分量表:運動能力(Sport Competence)、身體狀況 (Condition)、身體吸引力(Body Attraction)、身體素質量 (Strength)。身體自尊量表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克倫巴赫系數范圍在0.72~0.84之間,說明其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6]。
問卷測量表由調查人員在課堂上統(tǒng)一發(fā)放,學生根據調查人員的指導,填寫信息,然后統(tǒng)一回收、整理。本文研究共發(fā)放量表50份,收回50份,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為100%。
3.3 數理統(tǒng)計法
本文利用統(tǒng)計軟件將收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首先利用Excel對調查量表的內容采集的數據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并運用SPSS 17.0軟件對調查問卷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例如求標準差、方差,并進行相關系數分析等。
4? 結果與分析
4.1 體育運動鍛煉負荷與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測體育運動鍛煉負荷的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之間是否存在差異(見表1)。
根據表1所示,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與體育運動鍛煉負荷存在關系,體育運動鍛煉負荷對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大負荷量的運動鍛煉比小負荷量的運動鍛煉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要高;中等負荷量的運動鍛煉比小負荷量的運動鍛煉的大專生自尊水平要高;大負荷量的運動鍛煉和中等負荷量的大專生自尊水平相差較小。
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大負荷的身體運動鍛煉(運動量大;運動強度大于80%VO2)可能降低應激,負荷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身體自尊的提高。體育運動負荷過大,造成機體過度疲勞,還會帶來一些傷病的困擾,甚至會對體育運動鍛煉失去興趣,產生一定的厭惡感,不利于體育運動的參與;運動負荷過小,對機體的刺激過小,不會產生鍛煉效果;所以運動負荷不能太大,同時也不能太小,中等的體育運動鍛煉負荷才對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產生積極作用。
4.2 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與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測每次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不同的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是否存在差異(見表2)。
依據表2所示,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在30~60min的大專生和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大于60min的大學生比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小于30min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明顯較高,且差異較為明顯,而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大于60min的大專生與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在30~60min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差距不是很大。
通過數據分析,不同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的大專生在身體自尊方面存在差異,所以,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不小于30min,才能對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的提高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我國體育人口與非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之一。
4.3 體育運動鍛煉頻率與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測每周體育運動鍛煉頻率不同的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是否存在差異(見表3)。
依據表3可知,大專生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次數(每周3次或3次以上和1~2次/周)對身體自尊水平的影響相對較大,其中每周參加運動鍛煉的次數大于或等于3次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得分最高,從不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大專生,在身體自尊量表中的得分最低。
由表3數據分析可得知,大專生每周運動鍛煉的次數越多其身體自尊水平越高,所以增加運動鍛煉的頻率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
4.4 體育運動鍛煉負荷、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體育運動鍛煉頻率與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
對大專生體育運動鍛煉負荷、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體育運動鍛煉頻率與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進行Spearman相關系數分析。
根據表4可知,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與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體育運動鍛煉負荷、體育運動鍛煉次數呈高度正相關,并隨著這3個要素的增加而增加。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和體育運動鍛煉頻率的相關系數最高,為0.894;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和體育運動鍛煉負荷與大專生的身體自尊水平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43和0.881。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1)體育運動鍛煉在大負荷和中等負荷時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高于小負荷體育運動鍛煉的大專生,大負荷運動鍛煉和小負荷運動鍛煉不利于大專生自尊水平的提高,中等運動鍛煉負荷對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產生積極作用。
(2)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與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的時間也呈較強的正相關,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大于60min的大專生和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在30~60min的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比每次參加體育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小于30min的大專生相對較高。
(3)體育運動鍛煉頻率對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影響最大,體育運動鍛煉頻率和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的相關性較高,大專生每周參加運動鍛煉的次數越多,身體自尊水平也就越好。
(4)通過研究分析表明:大專生運動鍛煉的負荷對身體自尊水平產生一定影響;大專生運動鍛煉持續(xù)時間對身體自尊水平產生一定影響;大專生運動鍛煉頻率對身體自尊水平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其中運動鍛煉頻率對大專生身體自尊水平的影響最大。
5.2 建議
(1)在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中應當適當增加體育運動的負荷量和強度,體育運動鍛煉沒有負荷量對提高身體自尊水平起不到效果,但是一定要對體育運動鍛煉的負荷量進行把握,負荷量太大,容易造成一些不好的運動體驗,使他們失去運動鍛煉的興趣,對體育運動鍛煉產生厭惡感。
(2)在教學過程中,多開展一些能夠長時間進行運動的項目,提倡開展一些以有氧運動供能系統(tǒng)為主的運動,這些運動比較符合大專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例如游泳、乒乓球、啦啦操等比較有趣味性的運動項目,進行這樣的趣味項目比跑步、跨欄等項目進行的時間較會更長。學校應多開展一些體育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還可以創(chuàng)辦一些體育俱樂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培養(yǎng)學生運動鍛煉興趣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鍛煉頻率,在體育運動鍛煉中身體自尊水平也得到相應提高。每周運動鍛煉的次數最好在3次以上,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身體自尊水平。
(3)學校需要多關注一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水平測試,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的開導,并且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幫助他們改善心理問題,學校也可以通過更多的體育活動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宋清華.缺乏力量訓練是致使學生身體素質較差的主要誘因[J].田徑,2018(10):45.
[2] 廖會軍,劉潔.體育鍛煉對人的身體自尊之影響[J].柳州專學報,2006(4):109-111.
[3] 邢棟.關于青少年身體自尊問題研究綜述[J].民學科技,2014(1):268.
[4] 李京成.身體鍛煉心理某些領域的研究綜述[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11(3):42-47.
[5] 徐霞,姚家新.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體育科學,2001(2):78-81.
[6] 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