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儒
【摘 要】目的:分析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在普外臨床上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普外患者60例,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實施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方法,比較結果。結果:觀察組的患者在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體重指數以及感染的發(fā)生率幾個方面都比對照組更優(yōu),P小于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結論:對普外患者實施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能夠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在治療期間,也有效的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普外;效果
Application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in general practice.Methods: Sixty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7 and January 2018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methods, 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result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hemoglobin, serum albumin,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P was less than 0.05.Conclusion: Complete parenteral nutri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physical condi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during treatment.
Key word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general parenteral nutri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5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2
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是指經過靜脈,給無法直接進食的患者提供身體所需的基本營養(yǎng)素,來維持正常的營養(yǎng)消耗,保證患者更好地恢復健康[1]。這種方式在目前臨床上有比較廣泛的應用,而且效果比較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間的普外患者6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一組有30例,觀察組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12例,年齡從23歲到75歲之間,平均年齡48歲;對照組中,男性有19位,女性11位,年齡在21到78歲之間,平均年齡4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資料方面都沒有明顯差異,P大于0.05。
1.2 方法
1.2.1 營養(yǎng)液的配制 TPN配方主要包括水、維生素、微量元素、脂肪、糖類、還有電解質等等,其中脂肪乳作為主要的營養(yǎng)素。對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進行葡萄糖與胰島素的合適配比,為保證營養(yǎng)的攝入量,要做好常規(guī)的補充工作。
1.2.2 TPN配制的注意事項 需要在專門的配制室進行營養(yǎng)液的配制,要進行空氣的凈化,在制作前,做嚴格的消毒處理,并用紫外線照射,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1.3 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血紅蛋白、白血清蛋白、體重指數,還有感染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方法 選用spss20.0統(tǒng)計學的軟件進行分析,計數的資料用卡方檢驗,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比較 觀察組的患者在進行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之后,各項營養(yǎng)指標都超過了對照組,而且差異比較明顯,P小于0.05,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結果見表一。
2.2 兩組患者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在進行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后,觀察組的患者感染的發(fā)生率比較低,而且差異顯著,p小于0.05,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結果見表二。
3 討論
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有些人自然營養(yǎng)攝入不足,或者出現周圍靜脈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或者不適合胃腸內營養(yǎng)都可以采用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的方式,這樣會給患者補充有效的營養(yǎng),均衡體內的營養(yǎng)素,增強患者的免疫能力,對疾病的恢復有幫助作用[2-3]。營養(yǎng)液的配置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含有維生素、微量元素、脂肪等,而且要根據患者具體的狀況來確定營養(yǎng)物質的添加與否[4]。在配置時,還要進行無菌操作,防止細菌進入營養(yǎng)液中。在輸液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比如有可能會出現感染、拔管的并發(fā)癥,或者出現代謝并發(fā)癥。嚴格注意以上并發(fā)癥情況的出現,并做好及時的處理。
在本次的研究中,進行胃腸外營養(yǎng)的患者都根據嚴格的要求進行操作,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患者改善的效果比較明顯,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比較低,比對照組有更好的結果,值得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師俊萍, 林兵兵, 滕倩倩.腸外營養(yǎng)在普外科臨床應用分析[C]// 中華醫(y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yǎng)學分會第八屆全國腸外腸內營養(yǎng)學術大會.2014.
朱忠俊, 孫海燕, 陳維麗.PICC在普外科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海軍醫(yī)學雜志, 2003, 24(3):254-254.
王濱男, 鄭宇, 韓禮歐, et al.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在腹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 2001, 23(5):365-366.
蔣家順, 雷紹奎.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在普外臨床中的應用[J].現代養(yǎng)生, 201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