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橋,馮淑文,陳和景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 廣東 湛江 524037)
急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左心功能異常或急性發(fā)作致使心臟無法全部排出回心血量,降低心肌收縮力,導致肺循環(huán)壓力與周圍循環(huán)阻力上升,引起肺水腫、急性肺淤血等綜合征,常見的為急性左心衰竭[1]。據相關數據資料顯示,急性心衰竭病死率約為3%,2 個月病死率約為9.6%,半年內再住院率為50%[2]。NT-pro BNP 是以往診斷急性心力衰竭常用的診斷方法,盡管診斷效率較高,但無法判定右心衰或左心衰,舒張心力衰竭或收縮心力衰竭,且受多因素影響。有研究指出NT-pro BNP 聯合超聲心動圖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診斷性進一步提高,并顯著改善預后[3]。本研究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86 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給予超聲心動圖與NT-pro BNP 聯合檢測,取得顯著效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7 月—2019 年1 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 例,隨機分為聯合組與參照組各43 例。 其中參照組男25 例, 女18 例,年齡65 ~76 歲,平均年齡(70.12±4.32)歲,PaO2(62.5±17.3)m m H g、P a C O2(38.4±21.7)m m H g、LVEF(45.4±12.1)%。 聯 合 組 男24 例, 女19 例,年齡65 ~77 歲,平均年齡(70.48±4.66)歲,PaO2(64.30±16.4)mmHg、PaCO2(36.7±20.5)mmHg、LVEF(46.5±12.4)%。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滿足歐洲心臟病協會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中關于 “急性心力衰竭” 相關診斷標準;年齡超過65 歲;經我科心血管內科醫(yī)師診斷確診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知曉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疾??;強迫性障礙、軀體形式障礙;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嚴重視力、聽力、語言障礙。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組給予NT-pro BNP 測定,聯合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實施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血漿NT-pro BNP 水平:入院后抽取患者靜脈全血,于常規(guī)生化試管內保存,應用高速離心法將血漿分離,應用電化學發(fā)光雙抗體夾心免疫法對NT-pro BNP 進行測定;應用NT-pro BNP 檢測試劑盒與ReLUA 多功能免疫檢測儀,20min 后可獲得檢測結果。變異系數低于10%、功能靈敏度為20pg/ml,檢測范圍為200~35000pg/ml。
超聲心動圖檢查:患者取左側臥位,休息10min 后應用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測量患者左室后壁徑線、室間隔、主動脈、右室、左室、左房根部、心尖五腔心面、心尖四腔心面、乳頭肌短軸面積胸骨旁長軸面。應用單平面法測量心尖四腔新棉左室射血分數(LVEF),用彩色多普勒血流現象程序檢測心尖五腔面與心尖四腔面。之后,檢測二尖瓣口左室側血流頻譜,測量A 波峰與E 波峰速度,對E 峰減速時間及E/A 值進行計算。測定主動脈血流速度,最后獲得主動脈、二尖瓣血流頻譜后,對Tei 指數進行計算。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病死率、再住院率、平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統計學分析兩種檢測方面的診斷準確性、特異性、敏感性及上述指標。
所有研究數據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病死率為2.33%、再住院率為6.98% 顯著低于參照組的16.28%、20.93%,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再住院率與病死率對比分析[n(%)]
聯合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顯著低于參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對比分析(±s)
表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對比分析(±s)
組別 例數 平均住院時間(d) 平均住院費用(元)聯合組 43 8.1±.07 9357±412參照組 43 11.4±0.6 12451±547 t-23.741 29.627 P-0.001 0.001
聯合組診斷準確率、敏感性為90.70%、95.35%,參照組為72.09%、74.42%,聯合組顯著高于參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聯合組診斷特異性為79.07%,參照組為76.74%,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對比分析[n(%)]
目前來看以往診斷急性左心衰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臨床需求。國內醫(yī)學界提倡可應用超聲心動圖與NT-pro BNP 診斷急性左心衰[4]。然而,在國內外關于上述兩種診斷方法的研究較少。
有研究應用NT-pro BNP 診斷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準確性為75.2%[5]。而本研究應用超聲心動圖與NT-pro BNP 診斷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結果表明聯合組診斷準確性為90.70%,參照組診斷準確性為72.09%,提示聯合組診斷準確性較高。研究中關于NT-pro BNP 測定依據相關文獻診斷標準[6],其超過50 歲以上患者血漿NT-pro BNP水平超過900pg/ml,超過75 歲患者NT-pro BNP 水平超過1800pg/ml。參照相關文獻中關于超聲心動圖診斷標準,評價保留心衰或降低心衰[7]。若保留心衰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伴有慢性心衰體征或癥狀;(2)左室收縮功能輕微異?;蛘?;(3)舒張功能障礙。結合上述標準,經過檢測診斷后發(fā)現聯合組患者敏感性顯著高于參照組,也表明與傳統單純應用NT-pro BNP 檢測相比,NTpro BNP 與超聲心動圖聯合檢測老年急性左心衰準確性較高。
有研究指出,單純應用NT-pro BNP 檢測法評估心衰患者治療效果無法降低其再住院率,而兩種檢測方式聯合評估診斷,可減少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可能,降低病死率及診療費用[8-9]。本研究結果表明,聯合組的病死率及平均住院費用顯著低于參照組,且再住院率及住院時間也顯著低于參照組,有統計學差異,提示聯合檢測超聲心動圖與NT-pro BNP 在評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中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急性左心患者給予超聲心動圖與NT-pro BNP 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準確性,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減少住院費用,在評估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中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