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翠珍
(南京市江寧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1100)
急性闌尾炎是當前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患病人群大多數是男性,但是一般經過手術治療可以完全治愈。這種病癥在早期發(fā)病中一般呈現上腹部陣痛的癥狀,數小時后右下腹也會出現強烈的疼痛癥狀,但是有些急性闌尾炎患者就不會出現此種情況。所以,急性闌尾炎疾病經常會被誤診為胃腸炎或者急性胃炎等類似疾病。通過相關的研究結果發(fā)現,CT 檢查和血常規(guī)檢查相比,其準確率高達95%,檢查結果明顯比血常規(guī)檢查準確,本次研究中就對其進行了研究,具體如下。
本院隨機選取了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的100 例患者進行研究,并將其隨機分為了兩組,每組50 例患者,對照組實施血常規(guī)診斷的方法,實驗組則使用CT 診斷的方法。在兩組患者中,實驗組有男32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為36 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9 例,女21 例,平均年齡為33.5 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血常規(guī)檢查方法,約95% 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患病后有明顯的白細胞增多癥狀,所以,血常規(guī)檢測是確診急性闌尾炎疾病的重要手段。患有普通闌尾炎疾病的患者白細胞數值一般在(12 ~17)×109/L,急性闌尾炎疾病診斷后可發(fā)現其白細胞數值有明顯增多的現象,嚴重的患者還會超出22×109/L,同時還會伴有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的癥狀。
實驗組實施CT 檢查的方法,具體的檢查方法為:首先也是要求患者采取仰臥的姿勢,患者的所有準備工作做完后,檢察人員要進行CT 檢查的掃描參數設置,將CT 的掃描電流設置在140 ~230mA,掃描電壓設置為120kV,CT 的重建層厚設置參數為5.0mm,掃描間距2.5mm,設置完成后就可以對患者進行腹部檢查。另外,在進行闌尾炎手術后還要對兩組患者的病理情況進行檢查。
通過對患者術后的病理檢查,比較兩組在使用不同的診斷方法下的診斷準確率,診斷的具體內容分別為:單純性的急性闌尾炎、化膿性的急性闌尾炎、穿孔性闌尾炎以及闌尾周圍出現的嚴重膿腫癥狀。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均使用SPSS19.0 進行研究分析,當P<0.05 時,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在術后通過病理檢查均被確診為急性闌尾炎,但是實驗組患者在具體的病情診斷上的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
表 兩組患者的具體病情診斷準確率比較(例)
闌尾炎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多方面影響導致闌尾部分受到感染從而出現發(fā)炎癥狀的疾病,一般闌尾炎疾病經過醫(yī)生的檢查可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慢性闌尾炎在日常生活中的發(fā)病狀況并不明顯,患者偶爾伴有腹痛癥狀。而急性闌尾炎一旦發(fā)生就會出現嚴重的持續(xù)性腹痛癥狀,還會伴有心率升高、白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偏高的癥狀,所以急性闌尾炎疾病是我國近些年來臨床外科治療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2]。出現此種疾病最大的原因就是患者出現階段性腹瀉或者是便秘等影響腸胃功能正常工作的不良癥狀,從而使闌尾部位受到細菌感染,進而出現了闌尾炎疾病,但是在臨床診斷中由于闌尾炎的癥狀與其他疾病的癥狀相似度較高,在臨床中會經常被誤診為其他類型的腸胃疾病,這就導致了醫(yī)務人員的診斷難度增大。
目前臨床上檢查闌尾炎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血常規(guī)檢查和CT 檢查,二者的檢查方式都比較方便,但是血常規(guī)檢查不能有效檢測出患者的具體闌尾炎程度,從而導致檢查結果的準確率較低;而利用CT 掃描進行闌尾炎檢查可以有效對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深入的檢查,從而使其病變部位通過影像的方式清晰地呈現出來,診斷的準確率也就相對較高[3]。通過本次的研究結果發(fā)現,通過兩種不同方式的檢查都能診斷出患者的急性闌尾炎癥狀,但是實驗組利用CT 掃描進行檢查的準確率達到100%,而對照組采用血常規(guī)檢查的準確率僅僅只有30%,實驗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診斷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CT 掃描診斷急性闌尾炎疾病可以清晰的顯示出患者的病變部位,使醫(yī)生準確直觀的看出患者的病灶,所以,CT 掃描與超聲檢查相比,其最后診斷結果的準確率更高,診斷的效果也更好。